向杭州市政府提出,批給他兩畝地,由他建一個別墅,然后金庸把自己在香港、美國的藏書都運回來,建一個藏書樓。之后,金庸提出要在杭州安度晚年。等百年之后,別墅和藏書一起送給杭州。 金庸先生的名氣不必多說,他的武俠小說曾影響了一代人,同時作為生活在中國香港的浙江人,金庸在成名之后總想回到故鄉浙江嘉興,給自己的家鄉做點什么。 但當時金庸應酬太多,各種書會和邀請應接不暇,等先生有空來到嘉興,已經是1992年了。 金庸當時想起了以前自己為家鄉做點好事的想法,于是便耗資千萬,打造了一座圖書館。 這座圖書館最后在1994年成功建成,后來這座圖書館成為了嘉興學院的標志性建筑,并被命名為“金庸圖書館”。 由于金庸這一番作為對社會貢獻極大,推動了嘉興本地的教育,浙江省政府為了獎勵金庸的貢獻,給金庸在杭州市西湖區靈隱路批了二畝地,讓金庸可以隨意使用。 因為金庸是文人出身,愛好閑情雅致,政府給的他的這塊兒地正處于西湖景區內,隨便往外一看就是西湖的美景,于是金庸便嘗試著詢問政府,可否在那里建造一棟別墅,以供自己會客雅聚。 政府當然同意,于是金庸先生就在1994年開始斥資建設這棟別墅,別墅的興建由杭州園林管理局負責,這樣可以保證不破壞西湖美景,讓西湖景區更有協調性。 別墅大體建造完成后,金庸先生又開始聯系裝修公司做內部修飾,這一工作是由金庸信的過的香港的公司完成的,按照金庸要求,別墅的客房、主房都鋪有厚厚的地毯,而且每間屋子里都設有冷暖空調。 要知道,那時可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空調對當時的人來說可是個稀罕物件,而金庸就這么簡簡單單的把這件事搞定了。 別墅建成并裝修完畢后,金庸給這棟別墅取名云松書舍,整座書舍有各具雅號的建筑,比如“耕耘軒”、“松風明月樓”等等,這些都是金庸先生根據別墅里建筑的布局和功能親自命名。 其中更值得說的就是“耕耘軒”,耕耘軒是金庸先生用來宴請賓客、探討文學的場所,這座建筑的主門上貼有一副對聯,乃是先生親手所寫,其中內容正是當時書迷們根據金庸小說書名第一個字而總結凝練出的對仗語句,金庸很喜歡,覺得很有趣,而這個對聯的內容就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后來金庸為了映襯“書舍之名,干脆把自己在香港和美國的藏書全部都運了過來,真正完成這件事后,金庸欣喜不已。 本來故事介紹到這里就應該結束了,金庸先生也可以在內陸好好享受一下閑暇時光,但金庸先生看著自己建成的這棟“云松書舍”太美滿了,而且書舍正好處于西湖景區,和西湖緊密相鄰,金庸沒思考多久,就堅定的認為自己不應該藏私,這樣完美的事物應該分享給大家,讓普通人也能感受到更多的美。 這位大半輩子都浸淫在文學與武俠所構造的世界的大師,最終決定將這棟云松書舍連同里面的藏書無償捐贈給杭州市,杭州市也因為先生這一高風亮節的舉動給予表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