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和洛陽都做過唐朝首都,最初唐高祖建立唐朝時定都長安,后來武則天代唐建周,將首都遷往洛陽。而當唐中宗恢復唐朝時,便將都城遷回長安。而唐末時宣武節度使朱溫強迫唐昭宗遷都洛陽,直到唐朝滅亡。
一,唐初
武德元年(618年),唐高祖李淵強迫隋恭帝禪讓而稱帝建唐,以長安為首都。此后唐太宗、唐高宗也以長安為首都。不過唐高宗時洛陽的重要性顯著提高,所以唐高宗升洛陽為東都。此時唐朝實行兩京制,長安與洛陽都是首都。
二,盛唐
天授元年(690年),皇太后武則天逼迫兒子唐睿宗禪讓而稱帝建周,為了表示武周與唐朝不同,武則天選擇定都洛陽。
神龍元年(705年),唐中宗在宰相張柬之等人的幫助下逼迫母親武則天禪讓而恢復唐朝,將都城遷回長安。不過唐中宗也恢復了父親唐高宗時的兩京制,以洛陽為東都。
三,中晚唐
天寶十四載(755年),范陽節度使安祿山叛唐,唐朝由盛轉衰。雖然此時唐朝依然以長安為首都,可是安史之亂后藩鎮割據,多次對抗朝廷。因此唐廷經常與藩鎮反生沖突,導致藩鎮多次進軍長安,而唐朝皇帝不得不時常逃離長安,前往成都或鳳翔避難。
天祐元年(904年),朱溫強迫唐昭宗遷都洛陽,還在不久后弒殺唐昭宗而擁立唐哀帝。天祐四年(907年),朱溫強迫唐哀帝在洛陽禪讓,唐朝滅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