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風·防有鵲巢 防有鵲巢,邛有旨苕。誰侜予美?心焉忉忉。 中唐有甓,邛有旨鹝;誰侜予美?心焉惕惕。 一、注音及注釋 邛:qióng 苕:tiáo 侜:zhōu 忉:dāo 甓:pì 虉:yì 惕:tì 防:水壩。 邛:土丘,山丘。 旨苕:味美的,鮮嫩的水草。苕是一種蔓生植物,生長在低濕的地上。 侜:謊言欺騙,挑撥。 予美:我的愛人,心上人。 忉忉:憂愁不安的樣子。 中唐:古代堂前或門內的甬道,泛指庭院中的主要道路。 甓:磚瓦,瓦片。 鹝:通“虉(yì)”,雜色小草,又叫綬草,一般生長在陰濕處。 惕惕:提心吊膽、恐懼不安的樣子。 二、詩歌大意 你見過堤壩上有鵲鳥的巢嗎,你見過山丘上長鮮嫩的水草嗎?是誰在挑撥我的心上人啊,我心里十分憂愁。 你見過在庭院中鋪瓦片嗎,你見過山丘上長鮮嫩的綬草嗎?是誰在挑撥我的心上人啊,我心里十分害怕。 三、詩歌賞析 鳥兒在水壩上筑巢,低濕洼地生長的水草長在了山丘上,用來蓋屋頂的瓦片用來鋪路了……詩人把這些違背自然世間常理的事物放在了一起,想要表達什么呢? 侜,我們在現代漢字極少看見,本意是欺騙,在此處可以理解為用假話欺騙某人,進而達到挑撥兩人關系的意思。詩歌中,有人企圖用假話來挑撥詩人與心愛之人的感情,詩人因此而感到惴惴不安,生怕所愛之人因此受到影響。 在這種不安與擔憂之中,詩人又相信兩人的感情可謂是情比金堅,何以見得?便是前面提到的這些違反常理的事。用自然界和世間常理中不可能發生的現象,來隱喻詩人的感情也不會出現變故。 這首詩是情緒的表達,因愛而憂,因憂而怕,但又寄托了堅定的信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