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熱的時候,這樣熱的天氣,七月流火,瓜卻生遍了互聯網。一時聽著長公主的故事,一時又溜了一耳朵烏賊的腌臜。在這種八卦的氛圍里,我們,迎來了一年一度的,仲夏版武夷山十二金釵。照例是有名叢的,但中火的名叢在當下的武夷山,很少很少。茶農們嫌麻煩,也為了省成本,把耐火的名叢們,一道火焙到了足火高火去。為的是一次性焙透,慢慢賣,可以一直賣到年底,當中不必再焙。因了這種做茶理念與銷售理念,村姑陳花了極大的力氣,去尋找中火的名叢。尤其,當中還有從來沒入圍過的一款名叢,可能列位看官都沒有聽過它的名字——巖中蘭。那清幽的桃香,讓我迷茫了一個下午。怎么可以有如斯的桃香,出現在武夷巖茶里?每次看到“矮腳烏龍”這個名字,眼前總仿佛,時光穿梭,回到了千年前的,那段恢宏的歷史。而新上任的閩主,在趙家兄弟滅了李家的南唐之后,撐不住,也降了。這座茶園位于今天的閩北地界,一個叫“建甌”的地方,數百年后也是這在里,戚少保發(fā)明了流傳千年的軍用食品,“光餅”。這里山青水秀,鳥語花香,地靈人杰,極為適宜茶樹的生長發(fā)育。不得不說,王家入閩之后,把皇家御茶園建在這里,是懂得享受的。而陪伴在水仙之側的矮腳烏龍,也成為了一款古老的,歷經風雨而來的,虬勁的茶樹。是以,每次挑選武夷山十二金釵,村姑陳總希望能有矮腳烏龍入選。同袍水仙成為了茶王,享千年之譽,唯它一直默默無聞,低調平和。那就用入選武夷山十二金釵的方式,讓矮腳烏龍也風光一次。不知道起于何時,但,在有歷史記載的年代,便已經有了金鳳凰的名字。有人說它身處之地,曾經有鳳凰棲息,便命名為金鳳凰。又有人說它的葉片形態(tài)特異,生得極似鳳凰羽毛上的尾片,故得名。我細看過金鳳凰鮮葉的葉片,確實整體略圓而尾部較尖,但春茶季采摘時節(jié),葉片處于發(fā)育階段,還不到大開面就采下來了,委實看不出“鳳凰尾羽”的風采。只是,極為喜歡金鳳凰這個名字,喜歡鳳凰涅槃的故事,喜歡跟鳳這美麗的動物相關的東西。有鳳來儀,林妹妹的住處;飛鸞,寧德的地名,據說曾有南宋宮妃終老于此地男為龍,女為鳳,將美麗女子,喻作鳳凰,跟真龍相比肩,是多么傳統(tǒng)而古典的女權主義情結。據說也是名叢來的,雖然并不是像矮腳烏龍那樣的千年名叢,但至少,也是百年打底的,有底家族。在選擇武夷山十二金釵的時候,如果是足火版、年底時候的那一批,基本是不會選擇金桂的。蓋因,以花香取勝的巖茶,其主要的亮點、吸引人之處,便是它的花香。但,一旦到了年底,不焙到中高火,茶葉恐返青,但若焙到中高火,那濃郁的桂花香,便隨著煙熏火燎之態(tài),消彌于空氣中。所以,只在夏天版的武夷山十二金釵里,才有機會尋到桂花香濃郁馥郁的金桂,放入組合,讓喜歡桂花香的茶友們,一償夙愿。今次的這款金桂,便是在三四款金桂中,費力挑選出來的。桂花香zui濃郁,zui突出,zui明顯,且湯水柔潤清甜。《嶺,上,梅》,短短三個漢字,就是一首清麗雋秀的詩。跟我喜歡的納蘭容若一樣,光看名字,就知道是位鶣鶣濁世佳公子。及至喝到了嶺上梅那特立獨行的梅花香,便更加地后悔了,后悔當時做巖茶組合《梅花三弄》的時候,沒有加入嶺上梅,做成“四梅聚香”。畢竟,在尚未結識嶺上梅之前,孤陋寡聞的村姑陳以為,巖茶界擁有梅花香的茶,只有三種:梅占、水金龜、向天梅。一直到喝過嶺上梅的飄逸梅香之后,這才改觀,一邊感慨嶺上梅的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一邊想著盡可能多的尋找機會,曝光它,推廣它。光看名字,就透著清雅的馨香,令人食指大動,只想大喝一場。而種植這款素心蘭的茶農,也不負重望,年年都在中火階段,把它的品種香氣,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出來。其實,在當下,武夷巖茶里的名叢們,是很難喝到它們中火或許足火時候的口感的。因為焙火成本太高,大家都想省點成本,省點工夫,不再愿意像曾經那樣,一道一道地焙,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地焙,一種火工一種火工地賣。遂,在走水焙之后,一道火,把家里的名叢們,都焙到高火去。目的就是把火焙透,放著慢慢賣,可以一直賣到年底,工藝過硬的還可以賣到明年三四月去。故而,這款沒有被一道火焙到高火的名叢,素心蘭,是一款極幸運的茶。于是,我們得以,在仲夏時節(jié)的武夷山十二金釵里,看到素心蘭的名字,并喝到它中火時的鮮明蘭花香。春蘭跟前面的素心蘭一樣,都是具有蘭花香的武夷巖茶中的一種。武夷巖茶中的花香品類極多,有桂花香,有茉莉花香,有玫瑰花香,有梔子花香......其中,蘭花香是最大類、茶樹數量最多的。還有黃觀音,金觀音,以及各種真實姓名已經洇沒在茫茫茶海中的奇種們,它們的底香,都是蘭花香。其實,擁有蘭香的茶樹品種雖然多,卻并不互相影響,而是彼此獨立,各具特色。它的蘭香,就不似水仙那種蒼老幽勁的蘭香,而是一股子清新明快的,如鄰家女孩一般的,蘭香。是料峭春寒吹酒醒的初春,那盈盈綻放于溫煦陽光中的,蘭花。這是第一次,在中火的狀態(tài)下,喝到春桃這個品種的,蜜桃香。不知道是不是今年水蜜桃大豐收的緣故,那天海選,試茶,喝到這款春桃中的鮮嫩蜜桃香的那一瞬,疑惑不已,以為,是洗蓋碗的時候跟洗干凈的桃子撂在一個托盤里了,沾染上的。畢竟,最近收到許多許多的水蜜桃,鮮果存放不易,天氣又極酷熱,只能盡快消滅掉,于是,把水蜜桃當飯吃便是最近的日常,且,洗手臺邊上,桌上,四處可見水蜜桃鮮嫩的身影。與蓋碗碰到挨到沾到那成熟的豐腴的果香,并不是難事。到第四沖的時候,心中大定,不是染到的果香,是這款春桃,本身自帶的品種香,鮮嫩蜜桃香。為何村姑陳在喝到春桃中的蜜桃香的時候,會如此猶疑,如此大費周章去驗證?蓋因在春桃中喝到它的品香——蜜桃香的概率,實在實在實在是太低了。大多數時候,制茶師只能做出春桃中的花香,即所謂的蘭底。這么多年來,尋尋覓覓間,也只喝到過這唯一僅有的一次。前面的那一款武夷山十二金釵組合里,也有石乳的身影。原因無它,蓋因村姑陳實在是喜歡石乳這款名叢,喜歡它的醇厚韻味,以及奶油香與花香交織的美妙感受。那種虬勁如老松的湯感,那種內斂渾厚的底韻,并非年輕小樹,年輕小輩們,可以比擬的。尤其,石乳還是古老名叢,它的老樹特質,質樸的木質味叢香,在茶湯里蕩漾時,堪可比美一部分名震天下的慧苑老叢水仙。它的名字,跟嶺上梅,仿佛對仗工整的上下聯,加上一個橫批,就可以貼到某間茶屋的門上了。巖石縫中生出來的蘭花,那得多倔強,生命力多頑強,身體素質多好才可以?那么,它身上的基因里自帶的蘭花香、老樹的木質香以及醇厚的湯水,又該是如何地引人入勝呢?果然,這款巖中蘭,沒有辜負我們的期望與想象,它的蘭花香,明麗清嘉,比水仙清雅,比石乳高潔,比玉麒麟濃郁,比金鑰匙柔婉....這是一款第一次入選“武夷山十二金釵”的名叢,故,值得一試。大紅袍的直系后代,在村姑陳的心目中,地位是極高的。是以,每次的武夷山十二金釵組合,想方設法地,總要從中選一個,入圍一下。之前選的,多是奇丹、北斗,這兩個茶樹品種市場上多見,容易尋到山場與工藝都不錯的。而九龍袍,相較于前面兩位兄長,會更少見一些,更稀缺一些。于是,在后面的組合里,如果既有奇丹,又有北斗,還有九龍袍,村姑陳一般會先喝九龍袍。如果工藝沒有問題,能體現品種香,有茶王大紅袍后代的木質味,都會選中它。讓更多的人認識大紅袍后代,讓更多的大紅袍后代展露在世人之前,村姑陳覺得,是一件有意義的事。但喝一喝它的后代們,感受茶王后代不一樣的品種特征與風情萬種,于真正愛茶者而言,亦是一件極好的事。瑞香是后來才培育出來的品種,與水仙,與名叢們相比,它缺了底韻。然而,如果要在高香小品種當中,選擇一款喜歡的來喝,那么,以百變花香聞名茶圈的瑞香,一定是村姑陳不會錯過的一款巖茶。這些花香,香型多樣,有蘭香,有桂香,有茉莉香,有梔子香,有玉蘭香,有含笑香....有一些能辨識出來,而更多的,則是只聞其香,卻不辨其名。它在武夷巖茶里地位穩(wěn)固,還有一個原因,那便是,它是巖茶里,最容易與肉桂混為一談的一個茶樹品種。在某些技術精妙的制茶師的手中,瑞香能做出跟肉桂一樣的香氣與湯感,讓大多數熟悉或不熟悉武夷肉桂的人,都以為它就是一款正宗的肉桂茶。而這種瑞香做出來,又大多被裝進了肉桂的泡袋里,行銷于市。是以,在當下肉桂一枝獨秀的時代,喝到一泡不是被處心積慮按肉桂的風格來制作,而是原汁原味體現出瑞香花香風情的瑞香,真的是太難得太難得了。奇蘭就不必多寫了,奇特的蘭花香,蘭香品種中的佼佼者。跟前面的名叢嶺上梅、巖中蘭相比,奇蘭,普通得只是個外來的到武夷山掛單的和尚。奇蘭沒有高貴的出身,也沒有望族的背景,它只有自己那奇特的,特立獨行的,標新立異的,蘭花香。然而,能在繁花似錦的武夷巖茶里立足,并且,穩(wěn)扎穩(wěn)打,殺出一條路來的,都不是普通的茶。奇蘭那令人喝過便難以忘記的蘭花香,是喜歡喝花香的茶友,首選的一款茶。它的蘭花香,不似瑞香的百花香那樣變化無窮,它香得很直,但,也正是因為香得很直,所以,更加地濃郁,更加地純粹,更加地直白,更加地,直擊茶友的味蕾。與巖中蘭,與素心蘭,與水仙,與黃奇....都不同。當那些禮物,在平臺的程序設定之下,綻放于公屏上的時刻,我突然,就聞到了戀愛的味道。成年人的世界里只有利益,只有年輕人的世界,才有赤忱的愛戀。感謝這個不知名的茶友,讓我們圍觀了一場荷爾蒙分泌的盛宴,仿佛,又重新回到了大學的時光。三八節(jié),李麻花提著大桶的紅玫瑰,在川外的校門口,叫賣。也是那時候,我立下了今生的宏愿,來世一定要生成一個絕世大美女,可以傾國傾城,攪弄風云的那種。 看完這篇文章
# 您或許還對這些內容感興趣 # 點擊下面文字即可閱讀
▼▼▼ 一個新手小白,是如何被包裝成“茶”藝導師的! 退圈 武夷巖茶真的會像鐵觀音一樣崩盤? 新手小白的茶都是怎么來的? 一個普通小白喝茶的血淚成長史! 我們?yōu)槭裁匆扔袡C白茶? 武夷巖茶的精神困境! 經常看到各種金獎之類的茶,含金量高嗎?一定好喝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