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橙子,陪你一起走過中年的一地雞毛,共破人生路上的妖魔鬼怪。 你總覺得社會不公,卻一直說不清什么才叫社會?大多數人對社會只有一個模糊的概念,根本無法看清它的運行規律。 看不清,就不知道自己處在什么位置,也就不知道如何掙脫當下的苦逼角色,那么不公就會如影隨形,始終把你踩在腳底。 想要看清一個社會的本質,不止是看它的政治、文化和經濟,更要去看它最終的利益分配機制。 只有把利益分配規則看清了,才會明白不公的根源在哪里。 比如,社會現有的利益分配規則是分層而定的:上層按權分配,中層按資分配,底層按勞分配。 社會通過制定這種利益分配規則,來決定權力,資源,財富和各種機會的流向。扎心的是,大多數人都處于“按勞分配”這個層級。 可悲的是,大部分人在內心深處是認同這個分配模式的,所以會形成這樣一種認知: “多勞多得,少勞少得,沒毛病,只要我勤勞肯干,不懶不滑,該加班加班,就一定能通過努力干活改變命運。” “只要我苦干幾年,就能買上一套房,攢足一筆彩禮,買入一輛還不錯的汽車……” 而實際上,一個人就是再勤奮,他的單位時間是固定的,一天只有24小時,單純用勞動換取報酬,能創造的價值也是有限的。而且還不能生病,不能請假,除非你是個鐵人全年無休才可能比別人多賺點報酬。 你再勤奮,也難以突破時間和體力的瓶頸。這種財富累積方式一是速度緩慢,二是身體損傷大。一旦你身體健康出了問題,無法參與勞動,則分文難入。 對于“按資分配”的中層來說,他們更多的是通過資本這個杠桿實現財富的增值。比如房租、利息、股票收益等,企業里的高管和中層則以分紅等方式滾起財富雪球。這些人不缺人脈,手里掌握了信息差,還有資金或固定資產傍身,就能成倍地放大財富收益,要么通過內幕信息、整合現有資源人脈和流動資本創業成功,實現財富上的進階。 而“按權分配”的上層,則根本不需要勞力勞形,他們只需勞心,利用好手中的權力制定行業規則和資源分配流向,直接決定蛋糕怎么切——不管這個蛋糕怎么切,最后的利益都繞不開他們,因為他們就是分配鏈頂端的掌控者。 當你明白了這一點,就知道了,一個人的生活為什么那么苦逼,跟他所處的生態位有關,有時并不完全是你不努力的原因。 身為底層群體,看清了分配模式,不意味著就此躺平得過且過,而是時刻要有危機感提醒自己,當下的安穩感只是暫時的: 我今年累死累活賺了一點錢,不代表明年后年也能賺到,萬一健康有恙呢?萬一年齡再大點失業呢?從而明白單純靠賣苦力終究不是長久之計,而要在有所積累時多思考下一步出路,嘗試做點低成本的小生意或其他副業,盡快轉型,擺脫對體力勞動賺取收入的依賴。 那么,中層是否就高枕無憂呢?非也。 中層是很脆弱的,只要社會規則(政策)稍有一點風吹草動,財富就很快縮水或清零。比如這幾年房地產的蕭條,導致固定資產快速貶值甚至成為負資產,很多中層都在這一波打擊中滑到了底層。 所以,每隔一段時期,階層就會重新洗牌。 權力階層也如此,因為這個群體之間同樣存在斗爭,曾經風光無限的大員,轉瞬之間就可能成為階下囚。 任何階層都不是萬年不變、穩固如山的,安全感永遠是種虛幻的東西。一個人越早看清社會的真相,越懂得未雨綢繆,人生也就越不至于行至絕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