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女子周子琪和閨蜜欣欣,二人是很要好的朋友,二人經常一起去逛零食店,零售店里人擠人,非常的火爆。 有一天在逛零食店的時候,二人突發奇想,何不自己開一家?干嘛每天996的辛苦上班,自己當老板多爽,現在零食店這么火爆,開一家店肯定能賺錢。 于是二人便回到了惠州老家,在老家惠州的街邊開了一家零食店,一共投入了50萬,但遺憾的是,半年后店鋪就宣布停業了。 由于零食店生意并不好,閨蜜二人經常爭吵不休,最后散伙時因為店鋪空調的歸屬問題,二人大打出手,曾經的好閨蜜,如今徹底變成了仇人。 這場始于浪漫幻想的創業,最終以50萬血本無歸和友情破裂收場,周子琪傷心不已,總結了自己的4個失敗原因,希望對想開店的朋友有些啟發。 一、選址不當 "當時覺得十字路口人擠人,肯定穩賺。"周子琪回憶道。她們將店鋪開在惠城區某菜市場旁,日均人流量超5000人次,人流量很不錯。 但是她卻忽略了核心問題:提著菜籃的中老年群體,與零食店目標客群學生和年輕人完全錯位了,這就導致開業首月,進店轉化率不足5%,日均營業額勉強突破1500元。 更糟的是,菜市場周圍500米只有她這一家零食店,沒有形成聚群效應,大家就算買零食,也更愿意去零食店扎堆的地方,兩位創業者直到第三個月才意識到,真正的黃金位置其實在1公里外的中學商圈。 二、進貨成本太高 二人都沒有開過店,也沒有進貨渠道,于是便選擇了加盟,雖然加盟費2萬不算貴,但是接下來的支出才是大頭。 光是裝修就花費了15萬塊錢,接下來店里的進貨8萬,進貨還要交押金3萬,還有收銀設備、冰箱設備,空調等等一系列的成本都不低。 更關鍵的是周子琪發現門店的進貨成本太高了,"一包海苔,我們拿貨價要5塊錢,隔壁超市促銷才賣6.8元。"欣欣翻著賬本苦笑。 當周子琪打開采購合同一看,這才發現自己徹底上當了,因為合同中的"禁止外采"條款已牢牢鎖死了她們的退路 三、不懂得經營門店 二人都沒有開過店,連最簡單的成本,利潤都不算計算,更別說門店運營技巧了,連門店坪效都不會算。 當同類競爭對手用"零食盲盒"吸引年輕人時,她們還在用"買三送一"的傳統促銷,某次暴雨天后,價值2萬元的進口餅干因倉庫漏雨全部報廢,暴露了庫存管理的混亂。 更諷刺的是,總部派來的"督導"每月收取3000元服務費,給出的方案竟是"在菜市場門口試吃":端著榴蓮味餅干向嫌棄掩鼻的大爺大媽推銷的場景,成為壓垮信心的最后一根稻草。 四、為了一臺空調大打出手 關店清算時,賬上僅剩5000元,但二手設備估價卻引發激烈沖突,店里有一臺中央空調,當時是花了上萬塊錢買的,如今這最后一臺空調到底應該給誰,二人發生了爭執。 欣欣堅持按出資比例分割,子琪卻認為"天天守店的是我該多分",當維修工拆外機時,兩人竟當街廝打,最終報警調解。 沒想到曾經手挽手逛零食的好朋友,最終卻是為了一臺空調,在大街上廝打了起來,實在是讓人唏噓不已。 當周子琪將收銀臺上自己的東西收拾完畢,收銀臺那個半年前的照片上的"姐妹同心其利斷金"的合影,早已蒙上一層厚厚的灰塵,她萬分后悔自己當初辭職跟風開零食店,不僅損失了自己的全部積蓄,連友情也損失殆盡了。 最后麻煩大家點個贊支持一下,非常感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