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12位令人醒悟的名人故事: 1. 蘇洵發憤讀書: 宋朝文學家蘇洵27歲才開始發憤立志讀書,他晝夜不息地學習,最終大器晚成,成為唐宋八大家之一。這個故事告訴人們,只要有決心和毅力,什么時候開始努力都不晚。 2. 唐伯虎潛心學畫: 唐伯虎拜師沈周后,因沈周的稱贊逐漸產生自滿情緒。一次,沈周讓唐伯虎去開窗戶,唐伯虎卻發現那竟是沈周的一幅畫,他深感慚愧,從此潛心學畫。這啟示我們要保持謙虛的態度,不斷進取,不能因一點成績就驕傲自滿。 3. 柏拉圖遇見蘇格拉底: 柏拉圖在三十歲時遇到蘇格拉底,七年后第二次會面徹底改變了他的一生。他目睹蘇格拉底被強權逼迫走向死亡,于是放棄寫詩,轉向哲學,在雅典城郊開辦私人學園,傳授哲學。這表明人生中可能會遇到關鍵人物或事件,改變我們的人生軌跡,要善于把握這些契機。 4. 達爾文環球旅行: 達爾文小時候對很多工作都不感興趣,遵循父親意愿學過醫學和神學,但都沒有熱情。1831年,他跟隨“比格犬號”航船出行考察。一路的見聞讓他深深驚訝,也引發了他對自然法則的思考,為他日后創作《物種起源》奠定了基礎。這說明不同的經歷可能會激發人的潛力和興趣,從而找到人生的方向。 5.周恩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周恩來13歲時,在修身課上面對老師“為什么而讀書”的提問,清晰而堅定地回答“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他的一生都在為實現這個目標而奮斗。這個故事展現了遠大的志向對人生的引領作用,激勵著人們為了國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努力。 6 李嘉誠的商業傳奇: 李嘉誠年輕時經歷貧窮困苦,15歲輟學創業,貨物被偷,生意受挫。后來在房地產行業取得初步成功,又在1967年香港暴亂中失去所有房地產資產。但他沒有屈服,創辦長江實業集團,重新崛起,并通過投資英國倫敦房地產市場獲得巨大回報。他的經歷告訴我們,面對挫折要不氣餒,要有堅定的信念和正確的決策,才能走向成功。 7.王冕學畫: 明代畫家王冕少年時放牛,立志要把荷花佳景惟妙惟肖地畫出來。此后他不分晝夜地繪畫,立志不移,最終成為當時著名的畫家。 8. 越王勾踐臥薪嘗膽: 越王勾踐被吳國軍隊打敗后,忍受奇恥大辱,給吳王夫差當奴仆。三年后他被釋放回國,立志洗雪國恥。他臥薪嘗膽,發憤圖強,最終打敗了吳國。 9. 貝多芬與命運抗爭: 貝多芬小時候因家庭貧困沒能上學,十七歲時患了傷寒和天花,之后肺病、關節炎等疾病接踵而至,二十六歲時又失去了聽覺,愛情上也屢遭挫折。但他發誓“要扼住生命的咽喉”,在與生命的頑強拼搏中,他的意志占了上風,在樂曲創作事業上取得了輝煌成就。 10. 莉茲·默里從貧民窟到哈佛: 莉茲·默里出生于紐約貧民窟,父母均為癮君子,她8歲上街乞討,13歲因逃學被送入“問題少女中心”,16歲母親病逝。但她沒有沉淪,而是努力學習,用2年時間學完4年高中課程,全科A+,并獲得《紐約時報》獎學金,最終被哈佛大學錄取。 11. 尼克·胡哲積極面對人生: 尼克·胡哲天生沒有四肢,但他積極面對人生。從19歲進行第一次演講之后,他的足跡遍布全世界,與數千萬人分享自己的故事和經歷,激勵人們把阻礙看作是自身成長、學習的機會。 12. 任正非創立華為: 1987年,45歲的任正非遭遇失業、離婚,還因被騙負債200萬。但他沒有被困難打倒,而是毅然創業,創立了華為。經過多年的努力,華為最終改變了全球通信行業的格局。 分享智慧,傳遞正能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