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新聲-60-《竹竿》《竹竿》 籊籊竹竿,以釣于淇。豈不爾思?遠莫致之。 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女子有行,遠兄弟父母。 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瑳,佩玉之儺。 淇水滺滺,檜楫松舟。駕言出游,以寫我憂。 【端木持易講解】 1.籊(tì)籊:長而尖削貌。 2.泉源:淇水的源頭。即百泉,在衛之西北,而東南流入淇水。 3.行:遠嫁。 4.瑳(cuō):玉色潔白,這里指露齒巧笑狀。 5.儺(nuó):通“娜”,婀娜。一說行動有節奏的樣子。 6.滺(yōu)滺:水流貌。 7.楫(jí):船槳。檜、松:木名。檜(guì),柏葉松身。 8.駕言:假言,托詞。 9.寫(xiè):通“瀉”,宣泄,排解 本詩寫的是女子出嫁遠離故鄉而思念家鄉的詩歌。前兩段寫的實景,后兩段寫的是虛景。 實景寫的是什么呢?寫的是女子遠嫁他鄉,因為路途遙遠想回去卻回不去了,這是空間的阻隔。 虛景寫的是什么呢?寫的是回憶,年輕時候的自己“嫣然一笑皓齒露,身佩美玉賽天仙”,時光一去不復返了。 所以,女子有兩層回不去,一個是空間難回,一個是時間難回。空間是遠,時間也是遠。虛實結合,讓人不禁非常難過。 這種寫法,在紅樓夢里面,比比皆是。可以說,紅樓夢將這種時空虛實真假的融合,達到了極高的境界。也可以說,紅樓夢繼承和發揚了詩經的風格,是從這里找到了靈感的。紅樓夢里,也有很多關于詩經典故的應用,那是更直接的發揮。 全詩翻譯如下: 修長細竹作釣竿,當年此時釣水岸。怎會不把鄉思念?路遠難返徒悵然。 泉水潺潺在左邊,淇河滾滾流右岸。女兒出嫁到遠方,告別兄弟與爹娘。 夢里輕舟去漂游,聊遣心中思鄉愁。淇河仍向右奔流,泉水也還繞左邊。 憶我巧笑露白齒,佩玉叮當步履嫻。淇水悠悠流不休,松木小舟檜木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