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頭久坐,容易造成頸椎疼、肩膀酸軟、后背發麻。 治療頸椎病的經驗方:葛根30克,片姜黃15克,威靈仙15克。稱為頸三藥。 此方可以作為治療此病基礎方,也可以辨證以后加減化裁。一般對癥下藥三天到五天就好。 ![]() 葛根:甘平,可以解肌發表,增液舒筋,升陽止瀉。能夠“主諸痹,起陰氣”,葛根湯主治“項背強幾幾”。葛根 解表退熱,生津,透疹,升陽止瀉。用于外感發熱頭痛、高血壓、頸項疼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熱痢、泄瀉。 姜黃:破血行氣,通經止痛。用于血滯經閉,行經腹痛,胸脅剌痛,風濕痹痛,肩臂疼痛,跌撲損傷。 威靈仙:祛風濕,通經絡,其作用為鎮痛,能治療四肢關節痛,屈伸不利等癥狀。 此為國家級名中醫、湖南中醫藥大學教授、研究生導師熊繼柏教授頸椎病專方,治療頸椎病病人不下10萬人。 延展閱讀: 治療頸椎病效驗方——嚴重頸椎病三劑愈案(葛根湯合真武湯) 葛根30克、桂枝、麻黃、甘草各10克、芍藥15克、生姜12片、大棗12枚、附子30克、茯苓、白術各15克、骨碎補30克、腎四味60克,三劑痊愈。 (注:腎四味即枸杞子,酒泡菟絲子,鹽水補骨脂,仙靈脾,萬病不治求之于腎,常有特效,腎氣強則諸病退。) 葛根12克、麻黃9克、桂枝(去皮)、白芍藥切、炙甘草各6克、生姜9克、大棗(擘)12枚。 用法:如上肢活動受限加桑枝10克,雞血藤15克;肩臂疼痛加姜黃12克。 方解:本方用于治療頸椎病,請根據個人體質,遵醫囑服用! 主要癥狀是頭頸肩背手臂酸痛,經常脖子僵硬,活動受限,頸肩酸疼可放射至頭枕部和上肢,伴有頭暈目眩,甚至有惡心嘔吐,臥床不起;肩背部有沉重感,上至無力,手指發麻,抓不住東西;伴有怕冷,不出汗等表現。麻黃、桂枝能發汗散寒,溫經通絡的作用,芍藥、甘草能養陰止痛。 四君子湯加頸椎三藥 疲勞腰彎背駝頸僵,嚴重時腦子頭暈,一過性腦缺血,腦供血不夠。四君子湯加頸三藥,疲憊感消除,頸僵硬也柔和了。 黨參10克、白術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5克、葛根50克、丹參30克、川芎10克。 頸椎蠲(juan)痹湯 羌活、防風、片姜黃各12克,當歸10克,赤芍、炙黃芪各15克,炙甘草8克。 用法:項臂冷痛加制川烏、青木香各10克、蜈蚣1條。劇痛者再加田七粉6克(分三次沖服);有頭暈目眩者加天麻、鉤藤各10克;血壓偏高加懷牛膝、杜仲各15克;納差加山藥15克,白術10克;腹脹加陳皮10克。每日一劑,水煎服,分三次服。二十天為一個療程。 白芍葛根湯【來源】楊六中 組成:白芍45克,葛根20克,炙麻黃3克,桂枝9克,甘草6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2次,取汁300毫升,分2次服用。5劑為1療程,可連服5~8療程。 焦樹德《用藥心得十講》常用此方加減治療頸椎病,五十肩表現為后頭隱痛,項背牽強,肩臂疼痛酸麻等癥者。 組方如下:葛根15克、麻黃5克、桂枝12克、炙甘草5克、生姜2片、附子6克、姜黃10克、赤芍12克、羌活10克、紅花10克、茯苓15克。 葛根用量常在30~60克,寒濕重者加威靈仙24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