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進,字文進,號靜庵,又號玉泉山人,浙江錢塘(今杭州)人,一生經歷坎坷,是明代最具影響力畫家之一。其父親戴景祥是一位職業畫家,且頗有造詣。戴進少年時期,當過銀匠,學習金銀器制作,這段經歷培養了他對線條和造型的敏銳感知力。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戴進 《歸田祝壽圖》 故宮博物院 戴進廣泛臨摹宋元名家作品,尤其深受南宋院體畫家李唐、劉松年、馬遠、夏圭等人的影響。在研習南宋院體畫的同時,他也吸收了北宋李成、郭熙等北方畫派的某些特點,形成了南北兼融的藝術風格。此外,元代畫家如趙孟頫、黃公望等人的文人畫傳統也對戴進有所啟發,使他的作品在院體畫的嚴謹之外,又增添了幾分文人畫的意趣。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戴進 《三顧草廬圖》北京故宮博物院 戴進的藝術人生可謂大起大落,充滿了戲劇性。宣德年間,戴進因畫藝高超被薦入宮廷,成為宮廷畫家,一時間聲名鵲起。在宮廷中,他的才能得到了充分展示,創作了許多受到皇室贊賞的作品。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戴進 《風雨歸舟圖》臺北故宮博物院 離開宮廷后,戴進回到了故鄉杭州,過上了以賣畫為生的生活。遠離宮廷束縛后,戴進的畫風更加自由奔放,個性特征愈發鮮明。他在杭州廣收門徒,逐漸形成了一個以他為核心的畫家群體,這就是后世所稱的“浙派”。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戴進 《雪景山水圖》 北京故宮博物院 人物畫是戴進的另一強項。他筆下的人物形象生動傳神,線條流暢而富有力度。與同時代畫家相比,戴進的人物畫更注重動態表現和個性刻畫,往往能通過簡潔的筆觸捕捉人物最典型的神態。他尤其擅長描繪歷史人物和道教神仙題材,如《鐘馗夜游圖》《達摩六代祖師圖》等,都展現了他非凡的人物畫造詣。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戴進 《鐘馗夜游圖》 北京故宮博物院 在構圖方面,戴進打破了南宋院體畫常見的邊角構圖模式,創造出更為宏大、完整的畫面空間。他善于將高遠、深遠、平遠三種透視法結合運用,使畫面既有壯闊的氣勢,又不乏細膩的層次變化。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戴進 《春耕圖軸》 浙江博物館 戴進的繪畫風格對后世產生了深遠影響。他創立的“浙派”在明代中前期占據畫壇主流地位,追隨者眾多,如吳偉、張路等人都深受其影響。即使到了明代后期,雖然“吳門畫派”興起并逐漸取代了“浙派”的主流地位,但戴進的藝術成就依然受到高度評價。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戴進 《達摩六代祖師圖》 遼寧省博物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