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動物園里有什么?有貓、螞蟻、菜鳥、豬、咸魚…… 看見了吧,你高德搞什么特殊化,還不快來領一個花名。 這就好像我們是一大家子,我叫劉波、他叫二狗,怎么你的名字是龍傲天呢。 必須改名,而且還很急。 你也得帶個動物。都導航到動物園門口了,不領個入場券再走,能說得過去? 用戶打開手機,左邊一只貓、右邊一只鳥,你站在中間,沒個動物名,怎么配得上阿里的生態? 螞蟻啃金融,菜鳥銜快遞,飛豬馱旅行,閑魚出閑置。你高德呢?打算扛著個導航箭頭滿大街跑嗎? 是時候該改名了。 我建議,直接改成“老馬識途”,既復古又科技,既接地氣還帶典故。 你問是哪個老馬?那當然是……識途的老馬哇。不然你在想什么。 這名字,春秋戰國時期就做過背書了。齊國管仲靠著老馬帶路走出山區,這就相當于公元前六百多年的高德導航1.0Beta版。 現在你把這IP撿起來,文化底蘊直接拉滿,企業精神直接吹爆,隔壁百度地圖看了都狠得牙直癢癢。 用戶問路時來上一句“讓老馬帶我走”,瞬間有種讓關公扛刀、讓悟空指路的史詩感。 導航語音包甚至可以直接用馬嘶聲當提示音:“前方五百米拐彎,咴咴——”,走錯路會打響鼻,到達目的地還會發出“吁——”的停泊音效。 導航時遇到復雜立交橋,系統可以說“老馬正在抬頭看路牌”; 遇到鄉間小道,可以說“老馬表示這路我熟”。 這名改的,一舉多得: 文化人覺得你懂典故,科技圈覺得你懂造梗,老一輩覺得親切,Z世代直呼6翻了。 AR功能也別放過,HUD抬頭數顯里,真有一匹虛擬老馬噠噠噠往前跑,你跟著馬屁股走就完事了。 除此還可以推出“馬皮膚”系統,赤兔馬皮膚日行千里,的盧馬皮膚飛躍檀溪,用戶一路收集一路玩,導航從此不再枯燥。 到時候友商一看都懵圈了, 不是做地圖嗎?怎么突然開始搞養成了?玩起賽博養馬了? 高德變成老馬,用戶體驗從“使用導航”變成“召喚坐騎”了,自動駕駛還沒實現,意識流駕駛先落地了。 而且老馬這名字,聽起來就很可靠。 你說“高德導航推薦的路線”,用戶可能懷疑系統算法準不準,不都說你高德就算是個狗洞,只要足夠多的人走過,也會推薦嗎? 但你講“老馬說這條道近”,你就感覺是當地住了幾十年的老土著在給你指路。 這下好了,阿里系全家桶立馬打通:?用天貓買馬糧,用菜鳥送馬鞍,用飛豬訂馬廄,用盒馬點胡蘿卜補給。 真的,這改名改的都不是名,是命啊。 從此高德不再是冷冰冰的地圖軟件了,而是文化傳播使者。 以后說起導航,就想起“老馬識途”,一帶一路的國際友人用了都說好,畢竟絲綢之路,馬可波羅當年也靠馬走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