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配音:羊羊 剪輯&繪圖:十七 | 排版:杳杳 12:00和9:00,誰更早? 其實,在不同的語境下,9:00點更早, 或12:00更早,都有可能。 ![]() ![]() ![]() 先來說9:00更早的情況。 羊大和羊二是同班同學,都住在A市。周末羊大9:00起床,而羊二賴到12:00才起來。很明顯,羊大比羊二起床時間早,9小于12,時刻數越小,越早。 ![]() ![]() ![]() 什么情況下,會是12:00比9:00更早呢? 這,就要放到時間計算的情境中去看了。 地方時,其實表示的是某個地點所在經線與太陽之間的相對位置。來看俯視圖。 當A地轉到正對太陽的位置時,此刻A地的地方時為12點,即正午。 ![]() 當A地轉到背對太陽的位置時,此刻A地的地方時為24:00(即00:00),即子夜。 ![]() 一晝夜為24小時,等分下來,經度每隔15°,地方時相差1小時,經度每隔1°,地方時相差4分鐘,這樣就能得到其他經線位置對應的地方時。 ![]() ![]() ![]() 現在,對比AB兩地的時間早晚情況,A地12:00,位置相對偏西的B地地方時為9:00。 順著地球的自轉方向來看,A地比B地更早經歷日出,更早轉到10:00、11:00、12:00這些位置。 ![]() 所以,相對B地,位置偏東的A地,時刻數更大,地方時更早。 ![]() 現在,我們這把兩種情況做對比。 日常生活中,一般是“同一地點、不同時刻數”之間的早晚比較,羊大羊二都在A地,要比誰先起床,那當然是“時刻數越小,越早”; ![]() 時間計算中,是“不同地點,同一時刻數”的早晚比較,是看這兩個地方中,誰更先(早)經歷某個時間,誰更先轉到某個位置。這時,兩地間,誰的位置相對偏東,誰的時刻數越大,就越早,這就是“東早西晚”。 ![]() ![]() 已知A地(偏東)時間,向西去算B地時間,是從大數算小數,應該減去兩地間的時差。 ![]() 如果,已知B地(偏西)時間,向東去算A地時間,則是從小數算大數,應該加上兩地間的時差。 ![]() 往東算,+時差;往西算,-時差。“東加西減”的原理也就能理解了。 ![]() 不僅是地方時,區時的計算,也同樣適用“東早西晚、東加西減”的原則。 ![]() 每往東1個時區,區時就早1小時,需要+1;每往西1個時區,區時就晚1小時,需要-1。 還有一點要提醒,前文是在日期相同的前提下,對比AB兩地之間的時間早晚。 要是兩地日期不同,該怎么辦呢? 假設,A地為9月23日9:00 ,B地為 9月22日12:00,誰更早呢? 這時,這時就不看時刻數,直接看日期,還是越大越早,23日比22日早,A地比B地早。 ![]() 做個小結:在比較兩個不同地點的時間早晚時,如果日期相同,則時刻數越大,越早;如果日期不同,則日期越大,越早。 ![]() 今天就講到這里,還想聽什么內容,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我是羊羊,我們下期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