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玉雕是江蘇揚州傳統民間雕刻藝術之一, 是中國玉雕工藝的一大流派。 江蘇揚州市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歷史的古城, 文化積淀厚重,尤其自明清以來, 即為中國三大玉雕重地之一。 …… 揚州琢玉 源遠流長 揚州琢玉工藝源遠流長, 幾千年來,玉器先輩藝師嘔心瀝血, 勤奮實踐,繼承發展中國玉器優良傳統, 創制了數量眾多,形式各異, 工精藝巧的玉器珍寶。 歷史源流 — 渾厚、圓潤、儒雅、靈秀、精巧— 千百年揚州玉雕工藝 揚州的玉雕歷史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夏代。在古籍《書經·禹貢篇》中有"雍州貢琳瑯"、"揚州貢瑤琨"的記述。 △ 1977年在揚州蜀崗,發現新石器時代的石器、陶器、玉器等以及氏族公共墓葬60多處,證明在夏代時的揚州一帶已有了玉器制作工藝。 △ 隨著揚州的三度繁榮,琢玉工藝出現過漢、唐、清三次高峰。清代中葉,揚州成為全國琢玉中心。揚州玉雕千百年來形成了"渾厚、圓潤、儒雅、靈秀、精巧"的基本特征。 △ 唐代的揚州玉器工藝又達到新高峰,貴族豪門用玉件裝飾樓閣,所謂"雕欄玉戶"。唐僖宗時,鹽鐵史高駢在揚州建有"御樓",用金玉制作蟠龍蹙鳳數十萬件,裝飾其中,并將多年搜刮的揚州玉器珠寶數萬件獻給朝廷。而唐代民間以玉器為佩、飾品亦漸開風氣。同時揚州玉器和琢玉技藝也陸續對外交流。 △ 宋、元、明時代,揚州玉器已向陳列品方面發展。宋代揚州玉雕出現了鏤雕和練條技藝,為后來特色技藝的形成打下了基礎,宋代揚州玉器已向陳設品發展,花鳥、爐瓶等品種日益豐富,造型、琢磨藝術水平大為提高。 △ 清代民間玉雕工藝主要集中在北京、揚州、蘇州、杭州、南京和天津等地,并且似有明確的分工,其中揚州善雕大件玉器,揚州玉匠又善于把玉雕藝術和書畫藝術結合起來,于造型、紋飾方面,借用繪畫中的透視效果,鏤雕多層花紋,由近而深,由大到小,呈現出具有故事情節的生動畫面。 △ 到了清代中葉,揚州玉雕可以說諸品齊備,藝術水平空前提高,尤其是乾隆年間揚州玉雕進入全盛時期,揚州成為全國玉材主要集散地和玉器主產制作中心之一。 1840年后,揚州琢玉行業逐年衰弱,揚州玉工流向上海和香港等地,留在本地的多從事平面玉件的雕琢。 藝術特色 — 成分、色澤、形態、大小 — "琢玉"與"碾玉" 揚州本地并不產玉,但古代揚州的便利交通及富庶市民卻為玉雕的形成與發展創造了便利條件。來自全國各地的珍貴玉石都在這里加工,頓時身份百倍。 △ 每一塊玉石的成分、色澤、形態、大小均不相同,玉雕大師善于依照它們各自不同的特點,首先構思出玉器的造型,然后才進行仔細的雕琢。有時候一件大的玉雕作品要一個人雕刻十幾年。 △ 揚州玉雕所用玉石質地堅硬縝密,硬度為摩氏4至8度,手工雕琢技術較為復雜,其工藝特點是琢磨,即"琢玉"與"碾玉"。 △ 揚州玉雕使用的玉料有新疆的白玉、青玉、碧玉,遼寧的岫玉、瑪瑙、黃玉,江蘇的水晶,湖北的綠苗、松耳石,廣東的南方玉及巴西的玉石,緬甸的翡翠,阿富汗的青金,加拿大的碧玉和日本的珊瑚等。 △ 歷代揚州玉雕分別保留了不同時期的藝術特征,如西漢的《白玉蟬》以和闐玉雕成,采用"漢八雕"的手法,線條凝練挺拔,推磨極見功夫。 △ 揚州玉雕創造性地將陰線刻、深淺浮雕、立體圓雕、鏤空雕等多種技法融于一體,形成了"渾厚、圓潤、儒雅、靈秀、精巧"的基本特征,以其獨有的藝術魅力著稱于世。 △ 今天的揚州玉雕構圖新穎、造型優美、做工精致。其中,尤以"山子雕"及"練子活"技藝獨具一格,顯示了揚州玉雕藝人精湛的技藝。 北京奧運會“金鑲玉”獎牌 — 北京奧運會“金鑲玉”獎牌 — 奧運獎牌的最后一道工序:金鑲玉 2008年北京奧運會,揚州生產的3030枚玉環在上海造幣廠,進行了奧運獎牌的最后一道工序:金鑲玉。 △ 獎牌直徑70毫米,厚6毫米,重150克,正面為插上翅膀站立的希臘勝利女神和希臘潘納辛納科斯競技場,背面鑲嵌著中國古代龍紋玉璧造型的“揚州工”玉璧,背面正中的金屬圖形上鐫刻著北京奧運會會徽中國印。 傳承意義 — 東方藝術之最— 現代揚州玉器 現代的揚州玉器,全面繼承和發展了傳統優良技藝。藝師們設計制作了大批造型優美、琢工精致的玉器,藝術水平仍居前列,產品在國際市場上享有盛譽。 △ 在近幾年來的全國、全省工藝美術百花獎評比中,揚州玉器在同行業中一直處于前列地位。如今這簇古老而絢麗的工藝美術之花,正在繼承傳統,發展創新的道路上繼續成長。 文化遺產信息 — 工精藝巧的玉器珍寶 — 揚州玉雕優秀技藝 中文名:揚州玉雕 遺產類別:傳統美術 非遺級別:國家級 批準時間:2006年5月20日 申報地區:江蘇省揚州市 遺產編號:Ⅶ-28 源遠流長 代代相傳 生活 豈止于美 你的個性就是我的個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