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能想不到,女性白帶增多和脾虛還有關系。 這是怎么回事呢? 原來脾主運化水濕,脾虛的話就無力運化水濕,這樣水濕就會在體內滯留,水濕要是下注于下焦,就會導致白帶增多。 怎么判斷白帶增多是脾虛導致的呢? 例如:白帶量多、色白且稀薄,伴有頭身困重、倦怠乏力、食欲不振等癥狀。 我們今天分享一個對應的中成藥。 婦科白帶膠囊:白術(炒)、蒼術、黨參、山藥、柴胡、白芍(炒)、陳皮、荊芥、車前子(炒)、甘草。 這個中成藥出自《傅青主女科》中的完帶湯,是完帶湯的中成藥制劑。 針對脾虛,我們用黨參來健脾,增強脾胃的運化功能,炒白術也能增強脾臟的運化功能,另外炒白術還能通過健脾作用間接祛除體內的濕邪。 接著我們還用了蒼術,白術和蒼術雖然名字相近,但它們在功效、應用范圍上有所不同:白術用于健脾燥濕,而蒼術用于燥濕健脾。 說明蒼術是以燥濕為主的,它辛香燥烈,善于除濕,可以將體內的濕氣去除。 接著我們再用陳皮調理脾胃的氣滯,其辛散溫燥之性,還能燥濕,幫助去除體內的濕氣。 車前子能夠利尿,它通過促進尿液排出,排除人體內多余的水濕。 這五味藥專注于健脾和祛濕。 接著我們還用了白芍、柴胡、荊芥。 為什么要用這三味藥呢? 原來脾虛還要想到調理肝郁,脾虛雖然不一定是由肝郁導致的,但肝郁一定會引發脾虛。 肝主疏泄,脾胃之氣的升降和消化功能的正常均依賴于肝的疏泄功能,假如肝的疏泄功能失常,就會導致氣機郁滯,從而影響脾胃的運化功能,進而引發脾虛。 所以調理肝郁也很重要。 白芍能夠進入肝經滋補肝血,肝主藏血,肝血足了才能維護肝臟的正常功能。 柴胡疏肝解郁,能夠調理肝氣的郁結。 荊芥有著辛散之性,一方面可以疏解肝氣,另一方面輕揚升發,可以宣散濕邪。 這三味藥幫助恢復肝的正常疏泄功能。 我們一直專注于祛濕,但要是長期、大量的祛濕可能還會傷陰,為防止這種情況出現,我們再加入一味山藥。 山藥味甘性平,可以益氣養陰,有效地補充身體中被耗損的津液。 最后用一味甘草調和諸藥。 除了治療白帶增多外,這個中成藥還可以用于治療脾虛肝郁、濕濁下注導致的慢性陰道炎、慢性宮頸炎、子宮附件炎等疾病。 婦科白帶膠囊:健脾舒肝、除濕止帶,用于脾虛濕盛、白帶連綿、腰腿酸痛。 版 | 權 | 申 | 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