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黃申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朕死后無面目見祖宗,故以發覆面。江山任爾取之,勿傷百姓一人”,這些話語,仿佛穿越了時空的塵埃,訴說著明崇禎帝在王朝覆滅之際的無奈與悲涼。 公元1644年4月25日,李自成率領的農民軍攻破京師,大明王朝的天空瞬間烏云密布。在這生死存亡的時刻,崇禎帝做出了令人痛心的抉擇,他將后妃子女(除太子外)盡數殺死,隨后與太監王承恩在煤山上吊自殺。死前,他在衣服上悲憤地寫道:“朕涼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諸臣誤朕。朕死無面目見祖宗,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勿傷百姓一人。” ![]() 彼時,清軍的鐵騎如虎狼般在山海關外虎視眈眈,而中原大地上的喊殺聲卻愈發驚天動地。公元1643年,李自成在襄陽成立新順政權,自封“奉天倡義文武大元帥”,他的政治野心隨著勢力的壯大而日益膨脹。農歷九月,農民軍揮師向陜西進軍,渴望謀求更大的發展空間。十月,李自成親自率軍攻破潼關,勢如破竹。轉年正月,李自成成功攻占西安,并恢復其古名長安,將其定為都城,建立大順國,自稱為大順王。 李自成的終極目標,是直搗北京,建立一個全國性的政權。為了達成這一目標,他早早便開始精心布局。他派遣眾多人手,化裝成陜西、山西的富商,潛入京城,在市面上開設商店,以此為掩護,刺探明朝的情報。還有些人則通過賄賂官員,混入衙門當差,以便獲取更機密的消息。而對于明朝派來的間諜,李自成的農民軍也十分警覺,一旦察覺,便會將其擒獲,不僅好酒好菜款待,還設法讓他們為自己所用,這些間諜反而成了農民軍的情報人員,為其送來真實情報,帶回虛假消息。因此,明朝的一舉一動,都在農民軍的掌握之中。他們得知京城守衛極為空虛,于是在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領大軍兵分兩路,氣勢洶洶地向北京進軍。 李自成親自率領其中一路軍隊,渡過黃河,直逼太原。沿途的明軍和官員,大多望風而降,農民群眾更是熱烈歡迎農民軍的到來。崇禎帝聽聞這些消息,憂愁得每日在朝堂上長吁短嘆。大學士李建泰上奏說:“臣家在山西,尚有不少財產,愿捐獻出來充當軍餉,并率領一支軍隊前往山西阻擊賊寇。”崇禎帝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趕忙命他帶兵出征,還親自為其送行,直到李建泰的帥旗消失在視線中,才黯然回宮。然而,李建泰帶著大軍,卻在途中磨磨蹭蹭,逗留不前。原來,他的老家早已被農民軍占領,家財也成了農民軍的戰利品。如此一來,他的軍隊很快便軍心渙散,崩潰瓦解。 崇禎帝此時已如熱鍋上的螞蟻,病急亂投醫。他先是下“罪己詔”,承認自己治理國家的過失,期望以此安撫民心;接著征集天下軍隊進京勤王,試圖挽救危局;同時要求王公大臣、外戚權貴捐獻家財充當軍餉,組織抵抗。 ![]() 然而,這些舉措都未能得到積極響應。外戚周奎坐擁幾十萬兩金子的家財,卻裝窮叫苦,聲稱沒錢。即便崇禎帝親自出面勸說,他也僅僅答應捐獻二萬兩銀子。 崇禎帝無奈之下,將管理宮門和各城門防守的軍權,都托付給了親信太監。可這些太監平日里只知作威作福,根本無心幫他辦事,反而打擊了一些真心為國效力的將軍和大臣的積極性。此時的崇禎帝,要人沒人,要兵沒兵,要錢沒錢,要糧沒糧,甚至連個能出主意、商量對策的人都找不到,真正成了孤家寡人。有一次在朝堂上,他接連詢問好幾件事,卻沒有一個大臣回應,氣得他大罵:“我不是亡國之君,你們都是亡國之臣。一群飯桶!”隨后怒氣沖沖地回到后宮。 農民軍的攻勢銳不可當,如同秋風掃落葉一般。三月十八日,農民軍已兵臨北京城下。崇禎帝趕忙派太監和士兵上城防守,然而,搜遍全城,也只湊出六七千老弱殘兵,這些士兵缺衣少食,上了城樓后,大多倒地大睡,根本無人認真防守。督戰的軍官急得用鞭子抽打,可這邊起來一個,那邊又躺下一個。十九日,守城太監曹化淳打開城門,迎接農民軍入城。李自成騎著高頭大馬,威風凜凜地踏入紫禁城,窮苦百姓紛紛夾道歡迎農民軍的到來。 崇禎帝得知農民軍進城的消息,那些平日里圍繞在他身邊的官員、太監早已逃得無影無蹤,唯有太監王承恩還忠心耿耿地跟隨著他。崇禎帝本想逃出城去,又想找個外戚的府第暫時躲避,然而,所到之處,皆吃了閉門羹。無奈之下,他只得折回宮中,逼皇后上吊自盡,又親手砍下十五歲公主的手臂。隨后,在王承恩的陪同下,崇禎帝來到紫禁城北面的萬歲山(又名煤山、景山)壽皇亭下,與王承恩雙雙上吊自殺。他在自己的衣服上留下遺言,稱是朝中大臣誤了他的大事,還說任憑敵人處置自己的尸體,只求不要傷害百姓。 ![]() 崇禎帝其實有著干一番大事業的雄心壯志,然而,他過于急功近利,生性多疑,對人極不信任,且主觀固執。不管是誰,一旦犯下小錯或稍有疑點,他便會將其罷官、下獄、殺頭或充軍。如此一來,真正有才能的人,在他手下大多難以充分施展拳腳,而一些善于阿諛奉承、毫無真才實學的人,卻常常圍繞在他身邊。隨著他與大臣們的矛盾日益加深,他愈發重用親信宦官。可這些宦官大多是趨炎附勢的小人,在兇險時刻紛紛背叛了他。 明朝的滅亡,實則早有預兆。自世宗、神宗、熹宗以后,明朝政治日益腐敗,民不聊生,財力枯竭,國力已然崩潰,并非人力所能挽回。崇禎帝雖有心挽救,卻無力回天,最終落得個悲慘的下場。統治中國長達二百七十七年的明朝,就此畫上了句號,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作者簡介:黃申,微信公眾號:磬鄉文學苑,安徽省散文家協會會員,宿州市作家協會會員,宿州市散文家協會會員,擅長于散文、隨筆、小小說系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