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最辛苦的一天,因為玩迪士尼。排隊兩個多小時,玩不到2分鐘,想到空閑時間會很多,臨出門前我把《針道》塞進了背包。
沒想到的是,因為高溫酷暑,管家給安排的都是室內排隊項目,光線很暗,根本看不清書上的字,所以一天下來只擠時間讀完了“技法入門知識”這一部分。
關于揣穴,之前最心虛的,就是自己沒把握準確定位,每次都是比劃來比劃去的拿不定主意,但左老師告訴我們:實際臨床上不是那么死板,因為身體是活的,穴位也是活的,我們真正取穴的時候,是要在身體上找到具體的反應點,通過眼睛的望診和手的觸診來找到相應的藏病之穴。
所謂藏病之穴,就是在穴位的上下左右按壓一下,找到的那個最敏感、壓痛最明顯之處。如果沒有壓痛點,說明不適合扎此穴位,扎了也沒效,可以再去別的地方找。
關于針具的選擇,我體會最深的是扎月窟針法的時候,用1寸的針和1.5寸的針差別很大。
最初幾次月窟針法,我用的是1.5寸的,整個腹部反應強烈,后來摸到壓痛點比較靠上,接近關節分岔口,就換成了1寸的針,直接從壓痛點斜刺下去。這么一來,效果卻沒有原來好,肚子里也咕嚕響,但是很輕,結束得也快。
試過幾次之后,我又換成了1.5寸的綠色針,不管有沒有壓痛點,從更遠處斜刺向分岔口,往往是一邊太沖穴扎好,肚子就開始有輕微反應了,待把手腳全部扎好,肚子簡直就跟開了鍋似的……
關于觸診和望診,是要用手揣穴,用眼睛望皮膚異常點,如黑痣、小紅點、紅血絲、瘀絡等,找出疾病相應的藏病之穴,這些都需要多操作勤實踐。 8月14日下午返程,剛上高鐵坐好,拿出書來準備讀,忽然就肚子疼,一開始是小腹疼,懷疑是來例假的緣故,沒過多久上腹部也疼起來,胃很不舒服,又以為是餓的,吃了兩塊蝴蝶酥,沒有緩解,反而更疼了。
喝熱水也不管用,疼得額頭開始冒汗,突然想起昨天去迪士尼樂園的時候特意往包里放了兩板針、幾片酒精棉、一包醫用紗布,于是趕緊拿出來——只有扎手是最方便的,我選擇了第二掌骨側緣,在應象小腹區和胃區找到壓痛點,分別扎了一根針,左右手都扎。
扎上就開始睡覺,睡了大約半小時,醒來后已經感覺不到任何不適了,為達到更好的療效,繼續留針20分鐘,起針。
起針之后我用醫用紗布分別按壓針眼五六分鐘,因為車上有空調,就這么直接敞開著不放心。
之后就開始讀“三調技法”,第四天的內容:
一、針刺特效穴~調氣。特效穴的存在是經過驗證的,身體不同部位之間特異相關性確實存在。我們先想到可能會在哪個地方,然后通過眼睛的望診和手的觸診去找到它,再扎到它,就可以了。
進針的時候避開毛孔,避開血管。留針時間半小時以上,我一般留針50分鐘左右,印堂針留的時間更久,甚至帶針睡覺,睡醒一覺再起針。
我起針的時候遇到過兩次滯針的情況,硬拔很疼,輕輕地左右捻轉也松不開,后來嘗試往里再進進針,然后再往外退,就很順暢地退出來了。 左老師認為:氣血流通即為補。讓身體氣血流通起來,身體自己就能恢復正常,達到“補”的效果。比如體寒陽虛之人,找到合適的穴位,扎完針以后,等他體內陽氣起來,自然就會把體內的寒氣排出去。 二、斜刺筋結~調經筋。針刺的具體對象是肌肉。肌肉的勞損主要原因有四個:外傷、靜力性損傷、受寒、情緒壓力。
勞損的肌肉都會存在一個攣縮狀態,特點是變短、變粗、變硬、壓痛。肌肉變短,有些動作就受限。肌肉勞損攣縮在臨床上是不可忽略的,左老師治療腰椎間盤突出,因為考慮到肌肉這部分,90%以上的患者都能通過針灸治好。
而且,對于勞損攣縮的肌肉,一定要用針斜刺硬結,這樣才能更有效,直刺效果要差好多。
如果肌肉很長一段都是硬的,那就并排多扎幾針,或者扎一針用不同斜度瞄準。關于這個不同斜度瞄準,我之前沒領會明白,給冉同學肩部解筋結的時候,用同一個針孔分別朝不同方向輻射狀刺,大方向上是斜向上的,但不在同一條投影線,不知道效果會有什么不同,等按不同斜度再試一試。
左老師說,幾乎所有的病痛,包括外在軀體病變、內臟病變,都會在體表的某些特定部位上,在肌肉層面上找到特異的反應找到依據,甚至一些異常的情緒壓力也會在肌肉上留下痕跡。
所以還是要好好練習手感。 三、血絡放血~調血。瘀絡,就是形狀顏色異常的血管,用眼睛就能看得到。最重要的陽絡刺血區域是:肘部及前臂、手掌、手指、膕窩及小腿,頭部太陽穴區域,體壁。
每個部位放血的功效,左老師在書中都做了詳細講解,而我之前忽略的一點就是,小腿內側面,也就是脛骨內側面,左老師劃分為上下兩部分:一些心肺疾患,甚至胃病患者,在脛骨內側上半部分容易出現瘀絡;一些腹腔特別是盆腔的問題、泌尿生殖系統的問題,在脛骨內側的下半部分容易出現瘀絡。
至于體壁放血,往往是找到瘀絡淺刺,然后拔罐出血,留罐15分鐘,放血效果更好。
當然,放血的前提是,患者一定要符合瘀血辨證。能看見明顯瘀絡的沒問題,如果體表看不到明顯瘀絡,那就要進行瘀血辨證了。
瘀血辨證有兩個層面:一是病癥本身具備瘀血特點,主要是通過病癥的發作特點來判定,比如夜間加重,白天減輕,休息加重,活動緩解,痛有定處、痛有定時、痛如針刺等等。
二是從患者整體的體質進行瘀血辨證。首先是舌診,舌質青紫的,舌下血管怒張、青黑的,就是典型的瘀血體質。然后是腹診,肚臍左下方一兩寸區域,如果摸到一個點,輕輕一壓,患者表現為劇痛,就被稱為瘀血腹癥。女性月經如果顏色發黑、發暗、有血塊,也屬于瘀血體質。
外傷也是引起瘀血體質的一個重要原因。所以有外傷千萬不要忽略了,尤其是傷到一個重要位置,用藥千萬不要忽略了活血化瘀,用針千萬不要忽略了放血。
很重要的一點:一個有瘀血體質的患者,如果你沒有注意到他整體的瘀血體質情況,只是針對患者所描述的毛病去治,那么就算你針扎得挺好,特效穴選得很準,局部經筋也處理得挺好,一開始效果是不錯的,但到了一定程度后,會發現老留點尾巴,不久他又犯病了,療效不徹底,反反復復,所以整體的瘀血體質辨識很重要。
本章的最后部分,左老師講到了手掌應象刺血,操作起來很方便,我用中指微絡刺血最多,對頭面部問題效果很好,另外對一些心臟病、胸部不舒服的、女性宮寒的、小孩身上存在的一些問題,都有效。
總之,就像左老師說的:學針灸,上手是最重要的。針灸當然不僅僅是一項技能,技能之上還有哲學,還有思想,還有理論,但是它首先是一門技能。關于這門技能的學習,哪怕你不知道為什么,但知道怎么做就行了,先上手再說。你可以盡可能理解一些背后的原理,實在沒理解的,先干再說,在執行中加強理解。
我目前就是這種狀態,先上手再說,先干再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