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文章里,我們聊起的都是個股中報的情況,比如海康、東財、隆基這些,這些公司因為是長期跟蹤,寫文章聊的時候,相對來說也比較有把握。 本周正好是8月末,所有上市公司都已經披露中報了,那我們就從整體的角度來看一下2025年上半年的盈利情況和盈利質量。 還是以大家最熟悉的滬深300為例,看看這300家最具代表性的公司在上半年做得好不好。補充一句,陸家嘴的同行還會把滬深300里面的金融股和油氣資源股等剔除,我們就不搞那么細了。 今年上半年,這300家公司合計盈利2.42萬億元,去年上半年合計盈利2.36萬億元,所以今年上半年盈利同比增長2.5%。 再看季度數據,今年第一季度合計盈利1.21萬億,同比增長3%,而今年第二季度合計盈利也是1.21萬億,同比增長2%。 怎么看呢? 說句實話,不管是看上半年的2.5%的增速,還是看第二季度2%的增速,我感覺都是蠻低于市場預期的。 造成這個局面,回顧一下,其實主要有三方面的因素。 首先是4月初時候關稅戰沖擊的影響,其次是內卷大戶(比如光伏行業)上半年還在殺價格和殺利潤,最后就是房地產行業的拖累。 那站在這個時點,看下半年,情況會好一點嗎? 大洋彼岸的那個國家,目前好像關注點不在我們這邊,感覺能讓他們贏就可以,關稅什么總還能談一下。上篇文章說了,內卷大戶的基本面在未來可能不會更差了(但是好轉還需要時日),房地產還是無解。 所以相對來說,可能增速還是會和一二季度差不多,不太可能更差了,但是要快速增長,還是有些難。 那從中報來看,上半年有沒有什么亮點呢?下半年哪些行業的盈利還能維持? 從利潤增幅最大的幾個行業來看,首先是券商,今年上半年賺的盆滿缽滿,這個大家也能理解,4月以后市場逐步上行,特別是7月以來,交易量更是屢創新高,所以券商能賺錢沒毛病,而且看起來下半年趨勢也不錯。 不過,券商最大的問題就是同質性還是太強,要賺差異化服務的錢還是不容易。 另外就是券商雖然賺錢了,但是賣基金(東方財富的天天基金網)和給券商提供配套服務的金融IT(恒生電子這些)生意還是難做,還需要時間傳導給他們。 其次,今年上半年,科技行業的盈利增幅還不錯,比如寧德比去年多賺了76億元(多說一句,寧德基本上是每個季度都在超預期),藥明多賺了43億元(上半年藥明股價也不錯,投資人表揚說我們選藥明有眼光,其實講真我們賺的都是熬出來的錢),工業富聯、新易盛和天孚通信都非常厲害。 因為現在總體增長比較難,所以有大幅度成長的公司,今年市場都以高溢價作為褒揚,那現在是不是要參與,這個真的是見仁見智了。 回到科技股,我們基金經理小朱(公眾號“圍棋投研”)總結過,科技其實就是看美國的英偉達產業鏈和特斯拉產業鏈,我認為他是看到本質了。 最后是那些周期股。前兩年虧損得比較厲害的,今年上半年也翻身了。像牧原、天齊、隆基(雖然還是虧損,但是扭虧了27億元),海螺和寶鋼等,這些公司下半年應該也還是能維系上半年盈利改善的趨勢。 下半年哪些行業可能還是比較差呢? 房地產可能還需要很長時間,萬科的估值又回到了0.4倍。 白酒呢?如果看一下四家白酒龍頭的中報,如果不是茅臺一家撐著,整體的業績就會非常難看。 ![]() 按照我對白酒行業的理解,今年2025年白酒的這些龍頭企業,可能還是會比較困難一點,白酒的復蘇,需要經歷這樣幾個階段: 1)經銷商從累庫到去庫,打款意愿回升; 2)高端核心大單品的批價企穩回升; 3)白酒廠家不再遮遮掩掩,采取控量挺價的務實政策(這個方面,我真的蠻喜歡瀘州老窖,如果看過4家公司的中報,其實瀘州老窖是講的最清楚,也是把行業困難講的最明白的一家公司)。 所以,白酒行業不會是V型走勢,大概率是一個底部弧度較大的U型走勢。就像大病一場的人,業績如果恢復增長,快則兩三年(從2023年四季度算起),慢則三五年。 目前來看,白酒的商業模式和盈利模式還是很厲害的。而且,股價肯定先于基本面反彈,所以對待白酒,其實關注一個先行指標就行了,就是洋河(最具代表性的公司)的股價。 好了,今天絮絮叨叨也聊了比較多,最后祝大家身體健康,股票賬戶長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