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據彭博社9月1日報道,三菱重工業株式會社(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宣布,計劃在未來兩年內將燃氣輪機產能翻倍,以應對全球范圍內因設備更新和數據中心需求激增帶來的市場需求。 ![]() 需求驅動:老舊設備替換與新興產業擴張 三菱重工社長伊藤榮作(Eisaku Ito)在周五的采訪中表示,訂單激增的部分原因是數十年前安裝的燃氣輪機已接近使用壽命。“我們原本計劃將產能提升30%,但這已不足以滿足增長的需求,”他強調,“完成現有訂單是我們的首要任務。” 消息公布后,三菱重工股價一度上漲2.5%,成為當日日本東證指數(Topix)的主要上漲貢獻股之一。 當前全球燃氣輪機需求升溫,背后有多重推動力:數據中心的快速擴張、新制造業的興起以及持續的電氣化進程。天然氣被視為風能和太陽能的穩定替代能源,相比煤炭更清潔,且比核能更易獲取。通用電氣可再生能源公司(GE Vernova Inc.)等同行也正經歷訂單增長。 彭博情報高級工業分析師馬伊恩(Ian Ma)指出,此次產能擴張可能使該業務板塊實現“超預期增長”:“這將有助于消化三菱重工能源部門5.3萬億日元的訂單積壓,并為承接新訂單騰出空間。” 產能擴張挑戰:平衡成本與長期需求 伊藤榮作透露,公司正通過提升生產鏈效率來擴大產出,但過去幾年間,由于原材料、供應鏈及人力成本上漲,燃氣輪機制造成本已接近翻倍。 燃氣輪機需求存在周期性波動,長期投資風險較高,尤其是數據中心未來需求的增速和規模仍存在不確定性。伊藤表示,三菱重工的支出將保持審慎:“目標是盡可能精簡運營,盡管未來十年需求預計將保持強勁。” 業務多元化:從民用設備到軍工領域 三菱重工業務涵蓋叉車、重型運載火箭等多個領域,是全球最大的燃氣輪機制造商之一。伊藤于今年4月初接任社長一職。 本月早些時候,三菱重工被選定為澳大利亞艦隊建造項目的優先競標者,這是該公司首次承接此類訂單,也為日本成為主要軍事裝備出口國的野心提供了助力。“這些軍艦的制造比其他類型的船舶復雜得多,”伊藤表示,“但如果國家層面有此類需求,我們將努力滿足。” 分析認為,三菱重工的產能擴張不僅是對當前市場需求的回應,更反映了全球能源轉型中燃氣輪機作為過渡能源設備的戰略價值。然而,如何在成本壓力與長期需求波動中找到平衡,將是其未來面臨的關鍵挑戰。 相關閱讀: 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來自@兩機動力控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