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在《青春手記》里和大家分享了一個很多父母都會遇到的難題:如何做一個情緒穩定的父母。親子關系中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并不是學習、作業,而是我們自己和孩子的情緒——煩躁、憤怒、焦慮、緊張,甚至抑郁。很多父母覺得自己是孤軍奮戰,越努力越焦慮。其實,心理學早就給了我們很多科學的方法,能夠幫助父母調整情緒,也能通過言傳身教,讓孩子學會情緒管理,走向更成熟、更幸福的人生。
應邀參加《青春手記》系列演講,我和大家聊一個每位父母都關心的話題:如何成為一個情緒穩定的父母。
在撫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常常發現,最大的挑戰并不在于孩子,而在于如何處理好我們自己的情緒。我曾經開通過心理熱線,父母們最常打進來的問題,不是學習方法,也不是生活安排,而是“親子關系”。而親子關系里,最讓人頭疼的,恰恰是——煩躁、憤怒、焦慮、緊張,甚至抑郁。
陪伴孩子成長,本就是一條充滿挑戰的道路。很多父母覺得自己像孤軍奮戰,越努力越焦慮。那今天,我就想和大家聊聊,怎樣運用心理學的方法,幫助自己和孩子調整情緒,成為更幸福的家庭。
很多人一聽到“情緒”,第一反應就是——不好,要壓抑。
但心理學的研究告訴我們:沒有壞情緒,只有合適的情緒。
憤怒,讓我們在不公和傷害面前產生反抗的力量;
焦慮,讓我們更加專注,進入一種警覺的狀態;
悲傷,讓我們學會反思,找到生活更深的意義。
耶魯大學校長彼得·薩洛維早在20年前提出了“情緒智力”的概念。他強調:情緒不是用來壓抑的,而是用來善用的。
在陪伴孩子的日常中,父母該如何先穩住自己?我總結出三種非常實用的方法。
第一,自我慈悲。
疫情期間,我發現“自我慈悲”是最有效的情緒修復法。沒有人能時刻在你身邊理解你,但你自己隨時可以給自己一點善意。沖一杯茶,靜靜坐五分鐘;翻翻相冊,回想和孩子的甜蜜瞬間;或者在心里默默表揚自己“我已經做得很好”。這就是心理學里最簡單也最有效的“自我慈悲”。
第二,情緒命名。
當你煩躁時,不妨先停下來,問自己:“我現在感受到的是什么情緒?它從哪里來?”心理學研究發現,當我們開始用語言去命名情緒,理性就會接管大腦,情緒強度會明顯下降。這就是“把感受轉化為思考”的力量。
第三,行動改變。
有時候,情緒的出口不是語言,而是動作。深呼吸三次,慢慢吸氣,緩緩吐氣,就能幫助交感神經從亢奮轉為平靜。如果還不奏效,就離開現場。孩子在哭,可以先讓他哭一會兒,父母給自己一個冷靜的間隙,再回頭處理,這叫做“延遲反應”。心理學證明:延遲帶來智慧。
在講座中,我收到過許多父母的提問,幾乎每一個都代表了千千萬萬個家庭的困境。
孩子一哭,我就煩,怎么辦?這是正常的生理反應,因為孩子的哭聲頻率高、音量大,大腦本能地產生應激反應。解決方法有三條:先分析原因,是生理需求,還是情緒表達;學會延遲反應,不必每一次都馬上回應;當孩子能表達后,引導他用語言而不是哭聲來傳達需求。
輔導作業時,情緒容易崩潰。心理學研究發現,父母輔導作業與孩子的長遠成就關系不大。真正重要的,是孩子學會獨立解決問題。如果你感到煩躁,不妨給孩子“探索的時間”,不要立刻給答案;暫停一下,轉移注意力,哪怕是聊聊天、散散步;同時接受孩子的學習不是一條直線,允許他在挫折中成長。
另一半不管孩子,自己很委屈。這不是單純的情緒問題,而是家庭責任的問題。第一,要溝通,不要指責。多用“我感覺到不公平”“孩子需要你”這樣的表達,而不是“你就是自私”。第二,放下完美主義。孩子的成長不只是母親的責任,也不必把所有問題都歸因于自己。第三,看見自己的成就。列一個“父母成就榜”,記錄下每天做得好的地方,別讓自責淹沒了努力。
積極心理學這十年的一個重要發現,就是神經可塑性。
我們的性格、記憶、情緒智力,都是可以改變的。而積極情緒,正是重塑大腦的最好養料。
這意味著,父母的情緒穩定,是可以通過訓練來實現的;孩子的情緒智商,也能在日常家庭互動中慢慢培養。
所以我常常對父母提出一個“三步行動”:
第一,擁抱孩子,讓愛成為最好的穩定劑。
第二,微笑說話,面部表情能反過來影響大腦,讓氣氛緩和。
第三,分享積極心理學,把科學的方法帶入家庭日常,孩子也會耳濡目染。
做一個情緒穩定的父母,不是要壓抑情緒,而是學會善用情緒;不是追求完美,而是接納自己的“不完美”。
當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接納和穩定,他們會更幸福、更自信。情緒穩定,不只是父母的修煉,更是送給孩子一生最寶貴的禮物。
祝愿每一位父母,都能成為心花怒放的父母,陪伴孩子走向幸福的人生。
在彭凱平老師的《積極心理學》課程中,他將系統性講解AI時代如何培養人區別于AI的核心優勢ACE王者之力、八正法與五施法,改變視角、重塑認知,教你如何活出福流澎湃的人生。
《生活中的情緒心理學》是一本送給中國人的情緒生活指南。本書通過對各種情緒困惑案例的觀察、研究與分析,展示了尋找消極情緒的積極意義的策略和方法,指導讀者認知自我情緒,將“情緒負債”轉化為“情緒資源”,進而改善生活質量,感受來自內心深處的福流,成就幸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