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生于1979年7月21日,在農七師一個團場,長大后籍貫算四川樂至,因為小時候外婆帶她回過老家。 童年不算順利,四五歲才勉強說完整話,性格內向,不愛跟人打交道。九歲回到阿勒泰富蘊縣,跟母親一起住。 母親單身,拉扯她不容易,開雜貨鋪掙錢。家里條件一般,上中學時,因為交不起90元的閱卷費,她直接輟學了。 那時候她成績也不拔尖,家里實在負擔不起,就這么結束了學生時代。 輟學后,她去烏魯木齊找活干,當過流水線女工。工廠里干的都是重復活計,工資低,但總算能養活自己。 后來還做過超市推銷員,幫母親賣雜貨,當裁縫。這些經歷讓她接觸到底層生活,也讓她開始寫東西。 1998年,她投了稿到《人民文學》,文章《九篇雪》發表了。這篇東西一出,周圍人驚訝,編輯也覺得意外,像從普通人堆里挖出寶貝。 她用筆名去年燕子,記錄新疆的雪和生活,文字樸實,帶點野生的味道。 因為這篇文章,她被阿勒泰地委宣傳部看中,調去當辦事員,每月600元。 工作清閑,她有時間繼續寫。2003年,她出版了首部散文集,那時候她跟哈薩克游牧民住過幾個月,寫了《羊道》,40萬字,記錄牧場生活。書里講羊糞取暖、救馬、難產的羊,這些事真實到讀者能感覺到草地的氣息。 批評家說她非學院派,她也不在意,繼續寫自己的。她的書漸漸有市場,《我的阿勒泰》集結了她在阿勒泰的見聞,成了她的代表作。 她的人生選擇跟大多數人不一樣。不結婚不是故意,就是沒遇到合適的。 年輕時談過幾次戀愛,有姐弟戀,在工廠時小五歲的男孩追她,后來散了。做編輯時遇文友,見面后不對勁。網戀去南京住了一年,還是沒成。 村里泥瓦匠提親,她拒絕了。卡車司機路過聊過天,心動過,但也沒下文。這些事讓她覺得一個人更自在,不用維持關系,不用考慮太多。 低物欲讓她生活簡單,不追物質,夠用就好。不生孩子也是自然結果,她說沒孩子不用操心那么多,日子清靜。 2019年,她在紅墩鄉買了那棟老宅,15萬的價格在當地算大戶。占地5畝,她自己動手修,添了些家具。房子對著雪山,她在那喂雞、擠奶、織毛衣。冬天雪大,她鏟雪,夏天種菜。 不上班后,她靠寫書維持,版稅夠花。開了社交賬號,分享院子里的白菜,遛貓,開車去海南4000公里。網友留言熱鬧,她回得風趣,說結婚是想少奮斗二十年。 她的生活像她的文字,輕而靜,遠而淡。 2024年5月,電視劇《我的阿勒泰》播出,改編自她的書,大火。馬伊琍演李文秀,故事講高中輟學女孩在草原生活,追夢當作家。 劇火后,她的書銷量漲,13萬本賣出。她躲在文字后面,不愛露面,但8月做了直播訪談,說心里有新東西在滋生。 訪談里她談寫作,坦然回應讀者擔心,以后怎么寫。她說不知道別的作家怎么想,她就寫自己看到的。 2025年4月,她開公眾號,發了《重生之我在2024搞寫作》,講寫作心得。讀者訂閱多,她繼續分享。4月19日,她獲春風悅讀榜年度跨界敘事獎,肯定了她的非虛構寫作。獎后,她回宅子,繼續寫。她的文字總有種見證式留影,記錄遙遠角落,不加修飾。 她的前半生比書里還跌宕。輟學打工,投稿被拒,感情不順。但她有達觀態度,去愛去生活去受傷。筆下的阿勒泰成了精神避難所,云是吻在天空的,春是重生的,鄉村舞會輕盈。 萬物有深情,她堅信這點。草原風吹年年,白樺林老去,她撫摸樹皮溝壑,覺得像時光史詩。文字是永恒墓碑,她無欲無求,不爭不怒。 現在46歲了,住老宅,不生孩子,不上班,隱居深山。 拋下世俗欲,克服枷鎖,享受苦難。日子過不下去時,她的書像止痛藥,無副作用。沒上大學,沒系統訓練,文字如地里麥子,野生美麗。多年漂泊,文字深刻。 在喧囂時代,她的真實可貴。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