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橈骨頭的關節面和橈骨縱軸有一定的傾斜度其大小與前臂旋轉活動有關傾斜度的變化會影響環狀韌帶的上下活動在前臂的旋前旋后位這種傾斜度的可變性無疑使之易于脫位當肘關節伸直位手腕或前臂突然受到旋轉動作的縱向牽拉環狀韌帶下部將產生橫行撕裂向下輕微活動肱橈關節間隙變大關節囊及環狀韌帶上部由于關節腔的負壓作用只需滑過橈骨小頭傾斜遠端一部分關節面就可嵌頓于橈骨關節間隙從而阻止了橈骨小頭復位造成橈骨小頭半脫位
- 癥狀體征
-
【臨床表現】
半脫位時肘部疼痛患兒哭鬧肘部半屈曲前臂中度旋前不敢旋后和屈肘不肯舉起和活動患肢橈骨頭部位壓痛X線檢查陰性
【診斷】
1本病多為間接暴力所致如:用雙手牽拉幼兒腕部走路中跌倒;穿衣服時由袖口牽拉幼兒腕部;在床上翻滾時身體將上肢壓在身下迫使肘關節過伸等外力造成
2受傷后不愿上抬患肢前臂不能旋后
3肘關節處于伸展前臂旋前下垂位
4肘關節無腫脹畸形但橈骨小頭處有明顯壓痛
5線片無異常
- 檢查化驗
-
本病X線檢查陰性一般根據臨床表現和病史可以確診不需要進行輔助檢查診斷的要點有以下幾點:
1本病多為間接暴力所致如:用雙手牽拉幼兒腕部走路中跌倒;穿衣服時由袖口牽拉幼兒腕部;在床上翻滾時身體將上肢壓在身下迫使肘關節過伸等外力造成
2受傷后不愿上抬患肢前臂不能旋后
3肘關節處于伸展前臂旋前下垂位
4肘關節無腫脹畸形但橈骨小頭處有明顯壓痛
5線片無異常
- 鑒別診斷
-
在鑒別診斷方面橈骨小頭脫位與橈骨小頭半脫位要區別開來主要有以下的一些鑒別要點:
(1)橈骨小頭半脫位常見于2-4歲小兒因橈骨頭尚未發育完全環狀韌帶較松弛當強力牽拉時易發生脫位橈骨頭被拉至漏斗環狀韌帶的遠側有時部分韌帶嵌于肱橈關節之間
(2)常有提拉患兒手臂上樓梯或走路的受傷史
(3)半脫位時患兒哭鬧肘部疼痛肘部半屈曲前臂中度旋前不敢旋后和屈肘不肯舉起和活動患肢橈骨頭部位壓痛X線檢查陰性
(4) 復位時不用麻醉先將前臂旋后伸肘稍加牽引拇指壓肘前橈骨小頭處屈曲肘關節必要時前后旋轉前臂可感到復位的響聲復位后肘部及前臂可活動自如
(5)復位后用三角巾懸吊一周
(6)如活動時疼痛或復發宜用石膏固定于屈肘90度時間2周應注意勿提拉小兒手臂防止復發
(7)5歲左右橈骨頭長大就不易脫出了
(8)注意橈骨小頭脫位多為先天性很少見小兒無外傷史肘部可捫及脫位的橈骨小頭X線片顯示橈骨小頭脫位即可確定診斷
(9)嬰幼兒期橈骨小頭脫位可試圖閉合復位橈骨小頭后脫位者前臂旋后位及肘關節伸直位固定而橈骨小頭前脫位者肘關節屈曲位固定復位后石膏固定4-6周療效差
(10)橈骨小頭脫位手術治療 年齡要在3歲以后采用橈骨小頭切開復位在橈骨干中部旋前圓肌附著點處短縮截骨環狀韌帶重建術采用克氏針暫時將橈骨小頭與肱骨小頭固定石膏固定6周后拔除克氏針
(11)較大兒童橈骨小頭脫位時因無法復位可到青春期考慮行橈骨小頭切除術
另外臨床上橈骨小頭半脫位還需與肘關節軟組織損傷肱骨外髁骨折橈骨小頭骨折等相鑒別
- 并發癥
-
橈骨小頭半脫位傷勢雖然不重但同樣影響肘關節功能絕大部分患者均需復位才能獲得痊愈但一般通過治療后效果良好無并發癥發生部份就診不及時的患兒可能恢復時間會稍長但同樣無并發癥發生
- 預防保健
-
小兒橈骨小頭半脫位的預防:
?、倨綍r牽拉(提)小兒手部時應同時牽拉衣袖
②防止跌仆
?、鄢扇伺c小兒嘻鬧時應注意方法不能單牽(提)手
?、苋舫霈F上述表現家長可自行復位若不成功則應到醫院就診
?、荼苊夥磸兔撐恍纬闪晳T性
?、薮┮路r應避免手部旋前位牽拉應和衣袖同時拉扯
- 治療用藥
本病的治療主要是依靠手法復位復位時不用麻醉先將前臂旋后伸肘稍加牽引拇指壓肘前橈骨小頭處屈曲肘關節必要時前后旋轉前臂可感到復位的響聲復位后肘部及前臂可活動自如復位后用三角巾懸吊一周如活動時疼痛或復發宜用石膏固定于屈肘90度2周應注意勿提拉小兒手臂防止復發4~6歲后橈骨頭長大即不易脫出
小兒橈骨小頭半脫位是一種常見的兒童肘部損傷。男孩比女孩多,左側比右側多。因為在此年齡兒童的肘關節韌帶、關節囊和肌肉均較松弛,橈骨小頭也尚未發育成熟。
當肘關節突然受到牽拉時,肘關節腔內的負壓將關節囊和環狀韌帶吸入肱橈關節間隙,環狀韌可向上越過尚未發育成熟的橈骨小頭,嵌于肱骨小頭和橈骨小頭之間,阻礙了橈骨小頭的回復原位。
常由于兒童被家長牽手時牽拉過猛,加之兒童體重的反牽引力,導致橈骨小頭半脫位,故也稱之為牽拉肘。
橈骨頭的關節面和橈骨縱軸有一定的傾斜度,其大小與前臂旋轉活動有關。傾斜度的變化會影響環狀韌帶的上下活動,在前臂的旋前旋后位,這種傾斜度的可變性無疑使之易于脫位。當肘關節伸直位手腕或前臂突然受到旋轉動作的縱向牽拉,環狀韌帶下部將產生橫行撕裂,向下輕微活動,肱橈關節間隙變大,關節囊及環狀韌帶上部由于關節腔的負壓作用,只需滑過橈骨小頭傾斜遠端一部分關節面就可嵌頓于橈骨關節間隙,從而阻止了橈骨小頭復位,造成橈骨小頭半脫位。
橈骨小頭半脫位X線檢查陰性,一般根據臨床表現和病史可以確診,不需要進行輔助檢查:
●本病多為間接暴力所致。如:用雙手牽拉幼兒腕部走路中跌倒;穿衣服時由袖口牽拉幼兒腕部;在床上翻滾時,身體將上肢壓在身下,迫使肘關節過伸等外力造成。
●受傷后不愿上抬患肢,前臂不能旋后。
●肘關節處于伸展、前臂旋前下垂位。
●肘關節無腫脹、畸形,但橈骨小頭處有明顯壓痛。
●X線片無異常。
小兒橈骨半脫位后患兒哭鬧不寧,患肢不敢舉動,多由健側上肢托扶患肢或下垂患肢。由于疼痛患肢不敢旋后而處于旋前位,肘關節不能伸屈,橈骨小頭處有明顯壓痛。但X光片可正常。
橈骨小頭半脫位一般不需手術,手法即可復位,其方法簡便易學。
復位手法:以一手握住小兒患肢手腕部稍給以牽引后使前臂旋后,同時以另一手拇指給橈骨小頭以壓力,則可聽到輕微彈響聲,或有滑入腔隙震動感,此時表明已復位。
復位后關節的疼痛及活動受限立即消除?;純嚎梢韵裾r一樣將上肢舉過頭頂或持物玩耍,并能作前臂的屈、伸、旋前或旋后運動,以促進復位。
復位后用三角帶懸吊上肢1周,以防止發生再脫位。如果多次發生脫位,則在復位后石膏固定3周,避免成為習慣性橈骨小頭半脫位。
(實習編輯:古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