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肝郁導致肝氣強而肺氣腎氣弱心火浮于頭部……十字形死局 從前面的分析可知,肝郁的結果會導致肝氣旺而肺氣弱。若肝氣與肺氣之間的平衡失調,就會導致氣機上升與下降之間平衡的失調。于是人體的整體氣機就會失衡,中醫認為“氣為血之帥”,長期作用的結果,必然帶動血的上升,從而又會導致血壓升高。中醫認為血壓高的一個原因就叫“肝陽上亢”。久而久之,肝陽上亢必然會造成血壅于腦部,從而腦血流不暢,這也是引發腦血管意外及中風的一個重要原因。故肝陽上亢時要注意用一些收斂性的、引導氣血下降藥是非常重要的,好在中藥里這一類藥很多,如五味子、木香、牛膝、降香等等。 肝郁還間接導致了腎陰不足,腎水不足以克制心火,心火將偏旺,中醫稱之為心腎不交,這也會導致心火浮于上。火浮于頭部,在中醫稱為“火上擾腦府”,當入夜之后人就會處于興奮狀態而不能入眠,就會導致長期失眠。失眠雖然不會直接置人于死地,但長期失眠也會大大削減精力,嚴重者甚至會導致患者失去生存的信心而尋短見,這種情況并非罕見。 如果心火浮于頭部,人的熱力中心就處于頭部,而下焦的腎水失去了熱力源,不能蒸騰上升,整個身體的氣機循環就會失去動力。此時又往往會有肝氣橫逆所形成的關格,像一道無形的關卡橫卡在人體的中部,阻礙了氣機上下升降的正常運動,生命就因此而失去活力。我把這種情況稱作“死局”。 中醫認為腎水性涼屬陰,稱之為“陰精”,腎水依賴腎陽之氣與心火之陽氣共同加熱作用,方能蒸騰升發,循督脈上升而入腦滋養腦府。如果處于心腎不交的狀態,陰精缺乏陽氣加熱蒸騰,積累于下焦,其后果只有一條,就是遺精。故古代道家把下焦的陰精稱為處于三岔路口,一條是提升入腦府,稱為“還精補腦”;另一條是遺漏,一般人認為“精滿自溢”,實非也! 加之心火上浮于腦,腦府受撓為夢而成夢遺。心腎不交所致夢遺是困惑男子的極大難題,這在修行人群中并非罕見,甚至是某些老修行也在所難免,已成為一種普遍的遺憾與難言之隱。往往有修行人向筆者索求“堵漏”之良藥,訴說修行狀況稍一見好,卻一夜之中“流水落花春去也”,修行功德片傾之間訴諸東流。依愚見,只能是綜合治理,并無一劑之良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