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為血之余,血虛則發落。―――《丁甘仁醫案》丁甘仁 精足則血足而發盛。―――《類經》明 張景岳 發,血之窮也,千過梳發,發不白。―――《養生要集》唐 張湛 頭發是“血之余、腎之華”,與脾胃、肝、腎都有密切的關系。肝藏血,肝血充分,頭發就能有充足的供血;脾主運化,負責把營養成分運輸到全身,包括毛發;腎中精氣是人體的根本,頭發的生長、健康狀態的維持都與腎密切相關。有的小孩,天生頭發枯黃、細軟,同時,走路、說話、站立、牙齒發育都比同年齡孩子要遲緩,這種情況就屬于腎氣不足。 一、認識頭部經絡 頭部的正中線走的是督脈;督脈的兩側分別是膀胱經和膽經。 兩個耳尖窩走向頭頂的督脈,交匯點教百會穴。百會穴是諸陽之匯,人體的督脈、膀胱經、肝經都在這里交匯,所有的陽氣都聚集在此。 膽經從外眼角沿著兩側走到足的第四腳趾。 二、與頭發相關的兩條經絡 發為腎之華,即頭發是腎的外現。腎主黑色,所以頭發黑不黑、是否澤潤實際上和是腎相關的。腎的一個主要功能是固攝,如果腎氣收藏的能力特別強的話,頭發就不易脫落。 頭發又與肝血有關,發為血之余。(頭發也有一個別名叫“血余”,是頭發的中藥名稱,血余炭可用來止血。)肝主生發,頭發長短與肝血有關。 三、頭發的問題 (1)頭發白是血虛的表現,同時也是腎虛的表現。腎主黑,腎精充足,頭發就會烏黑有光澤;腎精不足,就會出現白發。 (2)兩鬢斑白,是少陽火飄的表現,就是膽經的火偏旺,斂不住了。 (3)黑白相雜的花白頭發,是胃腎兩虛的變現。這種人的性格也如同頭發,一會兒一個注意,情緒不穩定,容易激動也容易消沉。 (4)掉頭發,是脾腎兩虛造成的。中醫認為,肝入脾,脾對應土,而腎對應水,土能克水,如果過食甘味的食物,就會抑制骨頭的凝斂功能,就會頭發脫落。 (5)頭頂脫發,與肝經和脾胃相關。這種人的個性表現出無端思慮過多,思則氣結、傷脾傷血。 (6)斑禿,民間叫“鬼剃頭”,這個人的情志很有關系。如果過度焦慮或生大氣,或者總打不開心結,都有可能造成斑禿。 (7)頭皮屑多,是陰盛陽虛,導致虛火上炎的原因。就是指腎精不足斂不住虛火,上面的火太盛,精血就會慢慢減少,頭皮缺少滋潤自然就產生頭皮屑了。 (8)頭發出油,是脾輸布太過,土不生金,肺的肅降不夠,營養只能在上面飄著。因此這個現象和脾、肺兩臟有關。 (9)頭發為什么叫“煩惱絲”,生理上是火上頭的意思。君子之人應積極進取,有追求燒攀比,就不煩惱。 頭發能夠保護頭皮,減少和避免外來的機械性(如摔、碰、砸、打)和化學性(如酸、堿等)損傷,緩沖對頭部的傷害;阻止或減輕紫外線對頭皮和頭皮內組織器官的損傷;冬季保暖、夏季散熱;經過頭皮將有害重金屬元素(如汞、砷等)排出體外;為皮脂腺和汗腺的分泌物提供出路;另外,頭發不易腐爛,可長期保存。 2.修飾功能 一頭濃密的頭發給人健康和活力的良好印象。女士長發低垂,傳達一種溫婉;短發收束,表現一種干練和俊爽。男士修飾得恰到好處的一頭濃發,顯得神采飛揚。 3.代表某種意義 傳統文化中,頭發代表著一種禮儀,是禮貌、文明的象征。在刑法剛剛設立的時候,髡刑是最嚴厲的刑罰之一,就是剃光犯人的頭發。古語云: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可損傷。剃光犯人的頭發,就是警戒和提醒犯人,你是一個不行孝道的人,現在頭發沒了,在牢里好好呆著思過,改正了錯誤,長出了頭發,才能重獲自由。 還有一個我們都知道的勵志發型,就是清朝人的發型,它是把四周的頭發都剃光,只留中間一點點,然后梳一根大辮子。這是什么含義呢?其實這就代表著清朝人的一種志向,叫做“削平四夷,定鼎中原”。就是把四周的敵人全都打敗,雄霸中原。這是一種典型的通過發型來表達志向的方式,所以清朝人的發型堪稱經典勵志發型。 氣充則發堅,血盛則發濃。發的疏密、粗細、軟硬及其生命力各不相同。除與遺傳因素、頭皮厚薄、皮膚健康狀況、體質強弱等有關以外,還與其對營養吸收狀況和頭發的保養有很大關系。 頭發的粗細不僅存在著個體差異,而且在同一個人的一生中也會發生變化。胚胎毛脫落,而頭發則繼續生長且變得粗狀;成年后的頭發則變得更粗壯,每根頭發的直徑約在00.1毫米之間;上了年紀后,頭發由粗變細,這更多見男性型脫發患者。 頭發的粗細還與種族有關,一般來說;黃色人種的頭發較白種人的粗,也較白種人不易禿發。而營養、代謝等對頭發的色澤、曲直、粗細也有一定影響,蛋白質缺乏時,毛發稀、細、干燥毛脆、無光澤、卷曲易脫。 六、頭發的疾病: 1、禿頂: 中醫講禿頂屬于腎氣發散過度。 2、頭皮屑: 頭皮屑的問題叫做陰盛陽虛。就是腎精斂不住虛火,虛火上炎,總在上面飄著,時間一長,頭皮上的經血慢慢變得偏少,于是頭皮就得不到滋潤,產生了頭皮屑。 3、頭油多: 脾、肺之病。脾氣輸布太過,肺氣下降功能就不夠了,人體油脂往上飄,致使頭出油。 4、發白與脫發: 頭發黑不黑,是否潤澤跟腎氣相關。從中醫的理論上來講,禿頂屬于腎氣發散過度,腎氣的過度耗散就意味著人的性欲會比較強。 有的人掉頭發只掉頭頂的,這一是與前面提的肝血有關,同時還跟脾胃有關。這種人在平時的生活中無端思慮過多,而且常想些沒有用的,思則氣結,人想得多了就會把氣機結住,這叫做思傷脾,同時還會傷血,于是就造成了頭頂掉發。 跟肝血相關,因為肝主生發。頭發還有一個別名,叫做血余,即發為血之余。所以肝血不足,頭發就會變白和干枯,并導致脫發。 中國古代有一味藥就叫血余,血余是一味很好的止血良藥。這里我提供一個很方便的急救止血的小方法。比如我們帶小孩子出去玩兒的時候,如果孩子不小心把頭磕破了,在沒有急救藥品的情況下,可以先用清水把傷口清洗好,然后再把傷口周邊的頭發剪下來,拿打火機點著,燒成炭狀,糊在傷口上,這樣就可以達到止血的目的。 中醫認為,頭發與人的腎氣和肝血最為相關,故稱發為腎之精華,血之余。頭發是腎的花朵,是腎的外觀,腎主要是黑色的,所以,頭發黑不黑與腎的好壞有密切的關系。如果人的腎氣收斂能力強,頭發滋潤,不易脫發,反之亦然。 1、頭發與脾臟的關系 中醫學臟腑生理功能認為:人體氣血津液的生化,依賴于脾所消化吸收的食物營養精微物質,因此,脾為“氣血生化之根源,”又稱脾為“后天之本!”故古代醫學家有一句格言“脾旺百病除”,(意思是:“如有病的人,若然脾氣旺盛,食欲就正常,疾病就容易康復!反之,原來無病的,由于脾氣虛弱,就很容易患上疾病。)所以,脾氣健旺則氣血旺盛。若脾氣虛弱,食欲便會減少,則面色淡而無華,又脾氣虛,則血少,血少則發無以得生。 2、頭發與肝臟的關系 中醫五臟學說認為:肝主疏泄、肝主藏血,具有調暢全身氣機和血液的運行作用。所以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則氣機調暢,氣血調和,經脈通利,則心情舒暢,情志活動正常......如果肝的疏泄功能不足,肝氣郁結不暢,則臟腑氣血不調,心情抑郁,疑慮、郁悶、或精神壓抑,導致肝的藏血功能失常,則出現肝血不足,又因肝主藏血、腎主藏精,“精血本同源”故肝血不足發何生矣! 3、頭發與肺臟的關系 肺在中醫學中的生理特點:主氣,呼吸......肺主皮毛......,肺氣充盛正常者,則腠理實,皮毛潤澤,反之則皮毛憔悴枯槁等現象。《難經.二十四難》說到“肺氣弗營,則皮毛焦,皮毛焦則津減去.....。津去者......則皮枯毛抑。(抑者:這里指頭發停止生長或緩慢生......) 4、頭發與腎臟的關系 腎藏精,其華在發。毛發的營養雖然來源于血,其生機實根于腎。腎為先天之本,是藏精之臟,不僅藏先天之本,還藏五臟六腑水谷化生之精氣,即后天之精,能滋養臟腑和人體全部組織,是維持生命和生長發育的基本物質。 體內腎氣的盛衰在外部的表現,能從頭發上顯露出來。再進一步剖析腎和毛發的關系主要表現在腎中的精氣對毛發的生理作用上,腎藏精,精生血,說明血的生成,本源于先天之精,化生血液以營養毛發。人的元氣根源于腎,乃由腎中精氣所化生。元氣為人體生命運化之原動力,能激發和促進毛發的生長。 腎對毛發的生理作用主要有三種形式。 第一,腎精化生血液,營養毛發。 第二,腎精化生元氣,激發促使毛發生長。 第三,腎精通過督脈和經氣作用而充養毛發。 督脈從脊里分出屬腎。故毛發的營養來源于氣血,而其生機則根于腎。人體腎精充足,頭發則發育正常,表現為濃密、光亮、柔潤;反之則稀少、枯萎、不澤。故中醫美發第一法即為補腎。 肝藏血,所以血液的正常運營,以及貯藏、調節,與肝密切相關。只有肝功能正常,全身各臟器及毛發才能得到血液的滋養。另外,肝主疏泄,當肝失疏泄,氣機郁結時,可致氣血運行不暢,毛發營養供應受阻。 血對毛發起營養作用。血營養全身組織和器官,同樣也對肌膚、毛發起營養作用。血的運行,必然需要在氣的推動下,上注于肺,行于經脈之中,均勻地分布于全身。“發為血之余”,血氣旺盛,則毛發也旺盛,血氣虛虧,則毛發枯萎、稀少或脫落。 由于血氣和毛發關系密切,故當各種原因造成血液病變時,如血淤、血熱、血燥等,將會引起毛發的病變,如脫發、白發。 傳統醫學認為,“腎藏精,其華在發,腎氣衰,發脫落,發早白”,“發為血之余”;“肝藏血”,精血同源相互轉化,所以頭發生長的好壞與肝腎和氣血有直接的關系,脫發患者多是肝腎兩虛,氣血虧虛。肝腎不足,則精不化血,血不養發,發無生長之源,毛根空虛而脫落;氣血虛損,不能榮養全身,則可出現衰老現象,表現在外部可見脫發;突發的精神刺激或長期的精神壓力也會造成氣血肝腎虧虛而致早禿、脫發、斑禿等。 許多人到了中年,以往烏黑亮麗的頭發往往會出現不少白發,甚至有的剛二十出頭的青年小伙和妙齡少女在某個早晨,也會驚訝地發現自己頭上無故增添了幾根白發。頭發變白警惕疾病侵襲...【詳細 青春期鈣的需要量也就特別多。常年在室內學習較少見陽光的青少年容易缺鈣。因為陽光中的紫外線可以促進鈣質的吸收,沒有紫外線的照射,吃再多的鈣質,也不會長成骨骼。【詳細 “腎其華在發,發又為血之所余,血盛則發潤,血虧則發枯”,這句話說的是中醫所講的腎與血、發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系,頭發的生長、脫落、潤澤、枯槁,都與人的腎及氣血有關系。 進入中老年期后,人的頭發就慢慢開始變白了,這是由于肝血不足、腎氣變虛造成的。青壯年甚至少年長白發俗稱“少白頭”,主要是由于血熱內蘊、多憂慮、精神緊張所致。 那么,“少年白發”形成的因素是什么呢,至今在醫學上還尚無一個令人滿意的確切答案,據研究,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 人的頭發一般分為“中性”、“油性”、“干燥性”和“混合性”4種類型。“中性”發質屬于健康。 而“油性”發質可見:頭發、頭皮有較多油膩、污垢,并有臭味,此類發質的人,飲食中要注意不宜多吃堅果、冰淇淋、腌臘品、黃油、奶酪、油炸食物、魚子醬等,而應多吃新鮮水果、蔬菜,食用含蛋白質、維生素C、維生素E及含微量元素鋅、硒的食品。
“干燥性”發質可見:頭皮粗糙,頭屑多,發質暗淡無光,干燥不澤,易斷、裂梢、纏結、分叉等,此類發質的人,不宜吃腌臘食品,要低鹽飲食,多吃水果、蔬菜、堅果,宜食干酪、牛奶,并補充維生素A、維生素D、胡蘿卜素等營養素。
“混合性”頭發常見:頭發干燥而頭皮多油,這類發質的人,其飲食應少腌臘,多吃新鮮果蔬,補充維生素C、維生素D等。所以頭發的保養,還要根據不同發質來加以調護。
【銀耳鴿蛋羹】 配料銀耳50克,鴿蛋12枚,核桃仁20克,荸薺60克。 制法銀耳,水發,去耳根,洗凈;鴿蛋,放鍋中,用清水煮沸10分鐘,浸入冷水中,去殼;核桃仁,炒后去衣,并切成米粒大小;荸薺,切片。銀耳放沙鍋中,加水用小火燉1小時,加入荸薺片、核桃仁、鴿蛋、冰糖,再燉半小時使成羹,即可食用。 功能益氣補肺,育腎烏發。本膳用銀耳,滋陰潤肺;荸薺,化痰清肺;核桃仁,溫命門,補腎氣,能烏發養發;鴿蛋,既是高蛋白,又有益氣作用(如無鴿蛋可用鵪鶉蛋代之)。 【美容烏發糕】 配料黑芝麻200克,淮山藥80克,制首烏100克,旱蓮草50克,女貞子40克,糯米粉500克,白糖適量。 制法將山藥、女貞子、旱蓮草、首烏4 味中藥洗凈,晾干,打成粉末;芝麻,用鍋炒后,研細末。將糯米粉與所有粉末充分和勻,加清水、白糖揉勻,制成米糕,上籠蒸30分鐘,即可食用。 功能滋養肝腎,烏發美容。本膳用首烏,味甘,性微溫,長于補腎精,益肝血,而烏須發;女貞、旱蓮,強肝腎,補精血,補下而榮上者;山藥,滋養脾陰;糯米,和中安胃;黑芝麻,含亞油酸、亞麻酸、多種氨基酸,故能滋補肝腎,有黑發之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