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和靜縣縣市級文保單位簡介

     問道2011 2012-04-07
       科克蘇門遺址[哈爾莫墩鄉覺倫吐爾根村北0.4公里·青銅時代-早期鐵器時代] 遺址分為基本相連的兩片,共一萬余平方米。地層均黃粘土,厚1米余,出夾砂紅陶片、石磨盤、石球、石杵等,其西側農田邊有兩座石堆石棺墓,石堆高2米,直徑8米。 
       哈合仁石陣遺址[哈爾莫墩鄉覺倫吐爾根村西北6公里·青銅時代-早期鐵器時代] 從哈合仁溝出山口南1公里處開始,向南延伸1.5公里,寬0.2公里,為礫石建筑基址,呈方形和長方形,最大者長64米,寬46米。較小者似有門道。地面有灰燼層和夾砂紅陶片,并采集到石鐮、石紡輪等。石鐮弓形、無孔,長11.5厘米。在石陣范圍內還散布或大或小的石堆墓,大的高3米,底圍長65米,小的高0.5米,底圍長8米。共有百余座。
       哈布其罕遺址[和靜鎮烏蘭陶勒蓋村北·青銅時代-早期鐵器時代] 和靜——巴侖臺公路出山口東側,面積5000余平方米。遺址內散見夾砂紅陶片,并有厚10余厘米的文化層。
       肖霍爾城址[哈爾莫墩鄉烏蘭札尕爾村南1.5公里·漢]古城四角各有一個黃土堆。高2.2米,直徑5米左右,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150米,東西寬135米,墻高0.5、寬0.4米。城內陸面見夾砂紅陶片。
       灰日柯城址[克爾古提鄉政府南100米·漢] 古城坐落在臺地南沿,址僅存南墻一部分,長36米,寬5米,高1.5米。1988年調查時采集到夾砂紅陶片。
       哈爾莫墩城址[哈爾莫墩鄉烏蘭札尕爾村南2公里·漢-唐] 南距開都河1.4公里。城內布滿碎石,下面有很厚的黃土層。古城分內外兩重,外城略作圓形,直徑400余米,城墻殘高1——2米,內城為方形,北墻基本完整,長150米,存高2米,城內有一土堆,地面見夾砂紅陶片。1928年,黃文弼先生曾在此調查,稱大城周長1140米,內城周長360米,為漢時焉耆國政治中心。后更正為“疑唐代屯戍之地”。
       墩墩爾城址[巴潤哈爾莫墩鄉阿爾孜尕爾村南·唐] 黃文弼先生1928年調查時記載此城“方城,長468米,寬48米,城內有廢址土堆三個”。地面仍散見大量細泥紅陶片,還有石磨盤,人骨等。
       察汗通古烽火臺[和靜鎮烏蘭陶勒蓋村北·唐-清] 位于和靜磚瓦廠南側,共2座,東西排列,相距80米,東側高8米,方形,邊長16.6米,西側一座高6米,烽體距地面2.5米處夾第一層蘆葦,向上每隔半米再夾一層,共夾5層蘆葦,其余均用大土坯筑成,地面有紅泥陶片和青花瓷片。
       烏拉斯臺烽火臺[巴侖臺鎮烏拉斯臺村] 在村北路西兩條溝交界處的山崖上,矗立著一座存高2.4米,直徑4米的石砌烽燧遺址,不見遺物。
       哈合仁窯址[哈爾莫墩鄉覺倫吐爾根村西北6.5公里] 哈合仁溝出山口左岸邊,兩座,大小形狀略同,保存完好。窯高2.5米,腹徑1.8,口徑0.8米,呈袋狀,火膛口高0.6,寬0.45米,由大礫石砌成,窯內填滿堆積物。
       哈布其罕Ⅰ號墓地[巴倫臺鎮呼斯臺村·青銅時代-早期鐵器時代] 墓地位于溝口內8公里溝南臺地上,在長300米,寬100米的坡地上分布近千座,全部為石圍石室墓。石圍熨斗形,石室袋狀,單人或多人合葬,行仰身屈肢,有彩陶,帶流器發達,墓地最高處設三座祭壇,以一米高巨石圍成1.85米的圓圈。
       哈布其罕Ⅱ號墓地[巴倫臺鎮呼斯臺村·青銅時代-早期鐵器時代] 位于Ⅰ號墓地西1公里,有兩種類型。一種石圍石室墓。共有600余座。另一種為積石堆墓,分布較散,有50余座,石堆高0.2——1.4米,直徑4——13米不等。(《哈布其罕Ⅱ號墓地》新疆文物,2001年)。
       和鋼墓群[巴倫臺鎮呼斯臺村·早期鐵器時代] 墓地位于和靜鋼鐵廠西一公里,烏庫公路從墓地穿過,現僅見路邊6座,均為石堆墓,三兩座一組,石堆高0.4米,底部直徑1.6米。在路邊斷崖上見到一座被破壞的古墓,土坑豎穴,深1.6米,出土陶器7件,其中有完整的帶流杯,飾三角紋彩陶,還有勺杯、曲腹杯等陶器。
       哈布其罕溝口墓葬[和靜鎮烏蘭陶勒蓋村·早期鐵器時代] 墓葬位于溝口東南1.5公里,分散在山前臺地上,共9座,地表見積石堆,大者直徑5.6米,小者2.8米,石堆高0.4——0.6米,地表見夾砂紅陶片。
       育肥廠墓地[和靜鎮烏蘭陶勒蓋村·早期鐵器時代] 墓地位于育肥廠南0.5公里戈壁上,地表微顯碎石堆,共50余座,為土坑豎穴,墓室都比較小,文物以陶器為主,見夾砂紅陶單耳帶流杯,勺杯和紡輪,器耳上往往有雞冠狀凸起。
       拜勒其爾墓群[巴潤哈爾莫墩鄉拜勒其爾村·早期鐵器時代] 墓地位于開都河出山口右岸臺地上,在東西800米范圍內有三處,東部三座大積石堆墓,鏈狀排列,中間一座高25米,直徑20余米。西部開都河邊有一座封土石堆墓,高3米,直徑33米,中間有40余座石圍石室墓,出土陶器、青銅器、石器、鐵器。
       大山口墓群[哈爾莫墩鄉奎克烏蘇村·早期鐵器時代] 位于開都河出山口內2公里河岸灘地上,散亂分布,在長1.5公里地域內共有墓葬200余座,均為石堆墓,少部分為大礫石堆,多為小礫石堆,石堆高近1米,直徑3米余。
       覺倫吐爾根Ⅱ號墓地[哈爾莫墩鄉覺倫吐爾根村] 墓地在村小學校操場北部,越過圍墻外也有分布,為密集的碎石堆墓,估計有百余座,出土有彩陶碗、通體飾三角網紋和重疊三角紋,陶片也很多。
       巴倫臺溝Ⅱ號墓地[巴倫臺鎮巴倫臺村·戰國] 墓地位于溝內黃廟東4公里,溝南沖積扇坡地上,從南向北共兩排大石堆墓,呈鏈狀分布,每個石堆墓北側有1——3排殉馬坑和小墓,也為積石堆。大墓直徑20余米,高2.3米,小墓石堆高不過1米,直徑0.7——3米不等。共有大墓42座,小積石堆數百個。兩排積石堆之間分布三個方形祭壇,邊長7.2米,高0.5米,周有石砌圍欄。
       巴倫臺溝Ⅰ號墓地[巴倫臺鎮巴倫臺村·戰國-漢·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墓地位于黃廟東1.5公里,共有64座石堆墓,大小不一,大者直徑20余米、高僅0.5米,小者直徑1米,為石堆石室墓,出土夾砂紅陶瓶、青銅鏡等。
       小札克斯臺墓群[巴音布魯克區巴音烏魯鄉藏德圖哈德村·漢] 墓地位于路北草原上,共有60余座,有成片的碎石堆墓和鏈狀土墩墓,大者直徑20余米、高1米,很多小石堆因隱沒于草叢中不易被發現。
       拉爾墩擦汗墓群[巴音布魯克區那熱德(火星)牧場·漢] 位于獨庫公路東側草原上,有20余座石堆墓和兩座大土石墩墓,其一封堆高5米,頂部有凹坑深1.7米,頂直徑30米,底直徑55米,環封堆外圍有卵石圈,寬8——14米,與石圈相連,又有四條長10米,寬4米的卵石放射帶與更外圍兩大石圈連接,大石圈直徑100米,其外還圍一石圈直徑170米。
       擦庫爾坦墓群[巴音布魯克區那熱德牧場·漢] 位于區政府北騰格爾烏拉山南小河出山口右岸臺地上,在南北80米,寬20米的范圍內分布40余座,地表見低積石堆,高出地面0.1——0.2米,直徑2——4米,不見遺物。
       開門德廷墓群 [巴音布魯克區那熱德牧場·漢] 位于區政府西北4公里山前草原上,呈鏈狀南北一字排開共8座,總長110米,為封土石堆墓,土墩高3米,直徑25米余。
       阿勒吞尕松墓群[巴音布魯克區巴音烏魯鄉阿勒吞尕松村·漢] 村東600米山前草原上,墓葬封土墩南北向排列,共8座,間距40——60米不等,北面最大者高2.5、徑16米,南最小者高1.4米,直徑7.5米。
        阿爾貝墓群[巴音布魯克區額勒再特烏魯鄉·漢] 位于阿爾夏東7.5公里山前草原上,面積3平方公里,有一鏈狀排列的大土墩墓,一排16座,大者高3米,直徑16米,還有成片的石堆墓。總數在100座以上。
       阿爾夏Ⅰ號墓地[巴音布魯克區額勒再特烏魯鄉蓋干塔克勒根村·漢] 天山支脈額勒再特烏魯山向東延伸至此呈岬角狀,其南北分布4個大墓群,總數不下于800座,最南邊一片長280米,寬近100米,共有260余座。全為積石堆墓,北部較大,分布密集。并有兒童附葬和祭祀坑圍繞主墓。這些設施在地表也有小積石堆。
       阿爾夏Ⅲ號墓地[巴音布魯克區額勒再特烏魯鄉蓋干塔克勒根村·漢] 位于鄉政府東2公里山前沖積扇上。地表見積石堆,高0.8、直徑3米,共有14座。
       阿爾夏Ⅳ號墓地[巴音布魯克區額勒再特烏魯鄉蓋干塔克勒根村·漢] 位于額勒再特烏魯山南公路北側溝坡上,呈鏈狀分布,間距10-15米,共4排,20余座,均為大土墩墓,大者直徑7米,高1.3米。
       灰日柯墓群[克爾古提鄉那英特村·漢] 位于灰日柯東1公里山前坡地上。地表積石堆高近1米,徑3-4米,共15座。
       哈合仁溝墓群 [哈爾莫墩鄉覺倫吐爾根村·漢] 位于哈合仁溝出山口一帶,從山溝深處就有零星石堆墓,從山口南500米處開始有墓葬。有圓頂,有的頂部凹陷,共150余座。積石堆大小懸殊,小的高不足半米,徑2.5米,最大高5米,直徑25米余,外有石圍和殉葬、附葬設施。
       達瑪溝墓群[哈爾莫墩鄉夏爾莫墩村·漢] 位于溝口一帶,墓葬從溝內1.8公里處向溝外均有分布,最集中的一片在溝口南600米之處,均為石堆墓,一般高1.5米,底徑3.6米,有100余座,附近有石結構建筑基址一片,呈方形,石墻高0.6米,寬0.5米,有的門兩邊立石柱。溝內除石堆墓外,還有在地表平鋪一層白石塊者,呈長方形,長2.1米,寬1.4米,應為別類型石墓,其東有大片石圍欄,連在一起形成大小方格,長400米,寬50米,高1.2米,地面見夾砂紅陶片和相同質地的陶紡輪。這類墓葬與溝口石圍墻墓性質相同。
       查汗烏蘇墓群[哈爾莫墩鄉奎克烏蘇村·漢] 位于開都河支流查汗烏蘇河口兩岸,豎穴積石墓,共50余座,地面多為高0.6米,2米左右直徑的石板堆,出夾砂紅陶壺。
       林場墓地[巴潤哈爾莫墩鄉林場·漢] 位于林場北2公里平坦戈壁上,在方圓1公里范圍內共有26座,為土石堆,大者高5米,徑30余米,小者高1米,徑7米,呈鏈狀南北排列,最多一列8座。
       哈布其罕溝Ⅲ號墓地 [巴倫臺鎮呼斯臺村·漢] 位于溝口0.5公里溝南山前坡地上,大積石堆,中間凹坑,高2.5米,直徑20余米,共四座,呈方形四角對峙。 
       阿拉溝Ⅰ號墓地[阿拉溝鄉阿拉溝村·漢] 墓地位于鄉政府東0.6公里阿拉溝河北岸沖積扇上,分兩片呈鏈狀分布,均為隆起的石堆墓,石堆高1-1.5米,直徑4-5米,共36座。墓地東面200米有成排立石。
       阿拉溝Ⅱ號墓地[阿拉溝鄉阿拉溝村·漢] 墓地位于烏拉斯臺查汗牧場之南,阿拉溝河北岸山前坡地上,沿山根散亂分布,在長52米范圍內分布15座,均為圓形尖頂的石堆墓直徑5米左右,高1.2-1.5米,地面不見遺物。
       阿拉溝Ⅲ號墓地[阿拉溝鄉阿拉溝村西23公里處·漢] 溝南岸高山草場上,墓地呈片狀分布,共23座。均為碎石堆,高1米余,直徑4——6米,在石堆外圍有大石圈、圓形、單層平鋪石塊相連。
       阿拉溝Ⅳ號墓地[阿拉溝鄉阿拉溝村·漢] 位于溝底公路旁,東距鄉政府36公里。墓葬共3座,相距各45米均為大封土石堆,圓平頂,高近4米,直徑25-30米。
       燎原廠墓群[阿拉溝鄉夏熱尕村南·漢] 分布在溝南戈壁臺地上,共20余座,成片分布,有積石堆,高0.7——0.8米,直徑2——3米,有些石堆外圍有石圈。
       覺倫吐爾根Ⅰ號墓地[哈爾莫墩鄉覺倫吐爾根村·漢] 墓地位于村西南1公里處的戈壁上,共80余座,多為較集中的碎石堆,其中有一呈鏈狀排列的石堆墓,共14座,向南延伸近百米。
       哈木呼提墓葬[農二師23團機務連·漢] 位于機務連南0.4公里農田中,出土陶片和人骨、銅鏡一面,直徑16.4厘米,厚0.5厘米。
       代吾松其石人墓[克爾古提鄉浩爾哈特村·隋-唐] 石人所在溝1986年修建喇嘛廟時清理地基時出土,同時立于廟東山坡上,石人高1.9米,寬0.51、厚0.32米,戴平頂冠,圓臉小口大眼、溜肩、呈直立狀,端莊靜美,為女性。
       奧巴爾石人墓[巴音布魯克區巴音郭楞鄉阿爾夏特村·隋-唐] 位于村西10公里伊克賽特河上游河叉三角洲草原上。石人面向東,豎栽入地,微向后傾斜,高0.8米,寬0.38,厚0.35米,周圍有小礫石簇擁,還擺放有刻木。石人面目清晰、濃眉大眼、眉中相連、細高鼻、八字胡、山羊須、免冠,左手持杯,形態安祥。石人前方有一圓形石圈墓,直徑5米。
       巴音郭楞石人墓[巴音布魯克區巴音郭楞鄉·隋-唐] 位于鄉政府北2公里獨庫公路西50米草原上,石人高1.8、寬0.48、厚0.36米,呈直立狀,由于風化面目不清,似面向東,其北有連體土墩墓一座,土墩高1.1米,單個直徑4.6米。
       賽熱木石人墓[巴音布魯克區巴音烏魯鄉賽熱木村·隋-唐] 位于村西北9公里草原上,已殘,青石質,高1.03、寬0.8、厚0.16米,陰刻三角形臉,面向東,立在一個長方形石圈中,石圈南北長3.8、寬3.4米。
       烏蘭布拉格木Ⅰ號石人墓[巴音布魯克區伊克扎尕斯臺牧場·隋-唐] 位于區政府至三鄉23公里處,石人砂巖質,面朝東,高0.84、寬0.3、厚0.2米,面目不清,其西側6米處是一個直徑10.3、高0.3米的石堆,石堆處有一長20米、寬18米的長方形石圍。
       烏蘭布拉格木Ⅱ號石人墓[巴音布魯克區伊克扎尕斯臺牧場·隋-唐] 位于區政府至三鄉公路28公里處,石人花崗巖質、面朝東、高0.67、寬0.26、厚0.2米,面目不清,身后有一直徑5米的卵石圈墓。
       希外陶勒蓋墓葬[烏拉斯臺農場希外陶勒蓋哈布圖海村] 位于開都河北2.5公里處,在農田邊緣的半荒漠沙地上,較集中地分布有30余座土墩墓,封土高1米左右,直徑3——4米,不見遺物。
       嘎哈提墓群[克爾古提鄉浩爾哈特村] 位于溝口南,為秋牧場。石堆墓24座,高0.5—0.8米,直徑3—4米,比較分散。石圍墓50余座,圓形,大而集中,直徑5—6米。
       代吾松其墓葬[克爾古提鄉浩爾哈特村] 位于村西喇嘛廟附近,墓地分散在溝南,共發現13座,石堆高1米,直徑5米以上。
       巴音溝墓葬[巴倫臺鎮色格旦郭勒村] 零散分布在巴音溝中,在3公里長地段共發現14座,均為黑色礫石堆,高近1米、直徑3—5米。
       阿爾夏Ⅱ號墓地[巴音布魯克區額勒再特烏魯鄉蓋干塔克勒根村] 位于額勒再特烏魯山東坡高山草場上,共50余座,均土墩墓,高0.75米,直徑1.8米。
       烏呼魯馬尼墓群[克爾古提鄉那英特村] 位于村北烏呼魯馬尼溝口,為石堆墓,散亂分布,面積很大,石堆高0.7米,直徑2—3米,以直徑0.1米大小的黑石塊為主,共30余座。
       巴希勒克墓葬[巴音布魯克區巴音烏魯鄉巴西里格村] 墓地在村南山包上,墓葬共8座,南北排列,均為碎石堆,間距5米,石堆直徑1米余,高0.25米。
       烏拉斯臺墓地[巴倫臺鎮烏拉斯臺村] 位于村南3公里河水與公路之間的狹長地,在長300米的范圍內有40余座,石堆高1.2—1.5米,直徑5米左右。
       薛洛阿廷塔塔爾墓群[巴音布魯克區巴音烏魯鄉藏德圖哈德村] 位于區鄉公路南側,地面見微突的礫石堆,共有36座,石堆高0.2—0.3米,直徑1.5—3米。
       阿爾斯泰擦汗墓葬 [巴音布魯克區哈爾莫墩牧場] 位于牧場西10公里公路北面草原上,地表見黑色礫石堆,其中一座高0.8、直徑2.2米。共12座。
       古爾溫圖勒尕墓群[巴音布魯克區古爾溫圖勒尕牧場] 位于牧場附近,共200余座,密集,墓地南部為石堆墓。高0.2—0.6米,直徑18—3米,北部為石圈墓,圓形,直徑3—4米。
       察汗烏蘇墓群[巴音布魯克鞏乃斯溝鄉鞏乃斯郭勒牧場] 位于察汗烏蘇溝口以內,從溝口向北延伸1.5公里,墓葬隱沒在草叢中,有150余座,有鏈狀排列的土石墩墓,頂部凹陷;再有巨石圈墓,6座一組,也是南北排列;還有碎石堆墓,成片分布,數量最多。
       阿爾先墓群[巴音布魯克區鞏乃斯溝鄉阿爾先郭勒村] 位于溝口內5公里寬闊的溝底草灘上。在南北長150米,寬80米范圍內分布150余座石堆墓,石堆高0.5米,直徑2—4米不等。
       阿拉斯臺墓葬[巴音布魯克區哈爾莫敦牧場] 分布在公路兩側草原上,路南一片15座,路北一片16座,均為石堆墓,高不足0.3米,直徑1—3米。
       魯烏斯墓葬[巴音布魯克區哈爾莫敦牧場] 位于牧場西的魯烏斯草原上,東旁石堆墓共18座,堆高不足0.3米,徑1—2米。
       包爾艾爾溫墓葬[巴音布魯克區包爾艾爾溫牧場] 位于場部南3公里草原上,為礫石堆墓,兩個一組緊靠在一起,共16座,直徑2—4米,高0.4—0.5米。
       舍采敏墓群[巴音布魯克區巴音烏魯鄉巴西里格村] 位于村西附近,開都河東岸1.5公里,地面見夾砂紅陶片,共有40余座,封土堆上有碎石塊,墓葬封堆大者直徑6米,高1米,小者直徑2.5米,高0.4米。
       拉爾墩赫爾薩拉墓群[巴音布魯克區那熱德牧場] 位于牧場正北6公里山前草原上,集中分布,地面見礫石堆,直徑2米以上,高0.4米,共有50余座。
       肯德棱墓群[巴音布魯克區阿木爾郭勒牧場] 位于肯德棱河兩岸草原上,在南北長300米,寬100余米的范圍內,分布有墓葬120余座,墓葬規模較大,有石堆石圈墓,單石圈墓,長方形石圍墓,圓形石圍墓,胡須墓等多種形式,其中一座胡須墓圓封堆直徑20米,高0.5米,兩列石陣長17.4米。
       塔克勒克墓群[巴音布魯克區阿木爾郭勒牧場] 位于牧場西8公里草原上,多為小型石堆石圈墓,封堆直徑5—10米,高0.3—0.5米,頂部凹陷,有的墓葬周圍還見直徑1米左右的小卵石堆。
       阿木爾滴水墓[巴音布魯克區阿木爾郭勒牧場] 位于牧場西8公里草原上,封堆平面錐形,似水滴,封堆高3米,東西長85米,寬58米,頂部呈斜坡狀,東高西底,高處有1米深凹坑,圓形,直徑5米。在封堆西40米處南北排列4個直徑2——3米的石圍,卵石直徑有半米大小,為墓葬祭祀設施。
       巴克辛庫熱喇嘛廟 [巴潤哈爾莫墩鄉查汗賽爾·清] 建筑為磚結構,呈正方形,邊長12米,高4米,平頂,墻內有雕花方木做骨,門窗沿下用磚砌出花邊。整個建筑用磚外表全部磨光,已有200年歷史的喇嘛廟,1988年,有人在廟后1米處挖菜窖,出土釉陶瓶兩個,白玉盤一只,瓶中有絲綢殘片,疑為元代文物。
       黃水溝巖畫[巴倫臺鎮巴倫臺村] 位于哈布其罕溝口內8公里溝底,為一地面石,為長1.32米的立方體,東、南、上三面均有巖刻畫,動物有羊和鹿,還有幾個人形符號,畫面雜亂,最有特點的是大角羊,夸大的雙角一直彎曲到幾乎與尾相連接。
       金礦溝巖畫[和靜鎮克再村] 位于村北二十余公里的烏朗達坂,這里巖畫刻在河西岸平坦傾斜的崖面上,線條是用錘敲砸出的陰刻形式,在長4米,寬3米,面積12平方米的地方單層次鑿出22只(頭)動物,有羊群、梅花鹿和狗,頭向北方,巖畫線條簡樸干練。
       嘎哈提巖畫[克爾古提鄉浩爾哈特村] 位于嘎哈提溝與烏拉斯臺溝交匯處山巖上,最高距地面5米,低處1.5米,長80余米,巖畫密集,主要有大角羊、鹿等。有400余個體,羊大角,矮腿長身,均做食草狀,鹿花角,細長腿,尖尾,巖畫陰鑿,小的5.6厘米,大者100余厘米,巖畫中還間有一處藏文石刻,橫寫三行,筆法工整,行家釋為宗教用語。
       夏克提巖畫[巴音布魯克區巴音烏魯鄉阿勒騰尕松村] 位于村北山頂,巖畫在直立山體的底部,貼近地面,長60余米,共有六幅,從西到東依次為一馬二駝,藏文和虎,大角羊和十字,羊和馬,鹿群,牛群和藏文,藏文和鹿、羊。大多為單線刻鑿,也有用錘砸出的畫面,可明顯分為兩個時期的作品。
       黃廟巖刻[巴倫臺鎮巴倫臺村] 在高聳的巖壁頂端,距地面高16米,橫寫一行,藏文,估計長1.8米,寬0.8米。
       溫泉巖壁畫群 [巴音布魯克區鞏乃斯溝鄉阿爾先郭楞勒村] 位于村北,巖畫共有四處,分布在溫泉兩邊山崖上,一處佛像高3米余,附近還有兩處巖刻,藏文,均為宗教頌詞。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京热一精品无码av| 18禁美女裸体爆乳无遮挡| 我的公强要了我高潮在线观看| 精品少妇人妻AV无码久久| 人人澡人摸人人添| 特黄三级又爽又粗又大| 国产精品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区色欧美另类图片|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国产| 99精品国产99久久久久久97| 国产成AV人片久青草影院|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一线不卡| 免费现黄频在线观看国产| 久久精品99国产精品日本 | 亚洲成在人线在线播放无码| 亚洲国模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瑜伽| 日韩精品人妻中文字幕| 亚洲熟妇少妇任你躁在线观看无码|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专区| 精品无人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国产精品资源| 人妻少妇久久久久久97人妻| 精品无码国产污污污免费| 成 人 色 网 站免费观看| 国产午夜精品福利视频| 88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成人福利网站| 97成人碰碰久久人人超级碰oo| 欧美性XXXX极品HD欧美风情| 怡红院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在线精品无码二区二区| 狠狠色噜噜狠狠亚洲AV| XXXXXHD亚洲日本HD| 2021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日韩欧美群交P内射捆绑| 777米奇色狠狠俺去啦| 久久99热只有频精品8| 西西午夜无码大胆啪啪国模| 亚洲另类精品无码专区| 四虎成人精品永久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