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何謂針灸透天涼
透天涼(涼瀉法)是指施術后病人針下自覺涼感,常用于治療熱癥。它亦是將穴位分為天、人、地三部進行,但此法與燒山火操作相反,由深層即地部開始,操作拇指向后單方向捻轉(逆時針),捻轉同時將針提插,插時用力要輕,提時用力要重,稱輕按重提。地部捻轉提插6次,完畢;然后將針退至人部,同法施術完畢;再將針退至天部,同法施術,完畢后將針進入地部,可重復上述操作,直至病人有涼感。 2 什么是循經取穴法 凡病證呈現在某經循行所及的臟腑、軀干、頭面部,可取用某經上的穴位治療,一般多選用四肢肘、膝以下的腧穴。如胃病,常循經遠取足三里穴;脅痛則取太沖等穴 3 什么是八脈交會穴配穴法 八脈交會穴指十二經脈有8個腧穴與奇經八脈相能。相配方法是:外關配足臨泣,是手足少陽同各經相配,主治耳鳴、耳聾、目疾、偏頭痛、高血壓;后溪配申脈,也是手足太陽同名經相配,主治頭項痛、肩周炎等,同各經相配有上下一氣、同氣相求的作用;公孫配內關,是足太陰和手厥陰相配,在五行中有土火互生關系,主治心胸腹疾患:列缺配照海,是手太陰和足少陰經相配,在五行中有金水關系。 4 什么是表里經取穴法 表里經取穴法是根據太陰與陽明、少陰與太陽、厥陰與少陽互為表里的一種取穴方法。分別手太陰肺經病變:如咳嗽、發熱。胸痛等,可取手陽明大腸經的曲池、合谷穴治療 5 什么是多經取穴法 疾病的發生和變化是復雜的,因此在辯證論治的基礎上,要考慮多條經脈的病變,可以采取多條經脈的腧穴來治療,但要遵循取穴少多占經的原則。 6 什么是局部取穴法 局部取穴法是指凡病證出現在某部位,即在某部位附近取穴。對臟腑及深部以及慢性疾病,多用此法。 7 什么是俞募前后配穴法 俞穴是臟腑經氣輸注于背部的穴位,募穴是臟腑經氣匯集于胸腹部的穴位。俞募配穴其療效相得益彰。 肺,肺俞(俞)、中府(募)。大腸,大腸俞(俞)、天樞(募)。胃,胃俞(俞)、中脘(募)。心,心俞(俞)、巨闕 (募)。 小腸,小腸俞(俞)關元(募)。膀胱,膀胱俞(俞)、中極(募)。腎,腎俞(俞)、京門(募)。心包,厥陰俞(俞)、膻中(募)。三焦,三焦俞(俞)、石門(募)。膽,膽俞(俞)、日月(募)。肝,肝俞(俞)、期門(募)。 8 什么是隨癥取穴法 隨癥取穴是根據病候的癥狀,選取對這此疾病有顯著療法的腧穴進行治療,又稱經驗取穴法。如胎位不正用艾灸至陰穴呃指壓攢竹;痛經針刺至陰穴;閉經針刺長強穴等。 9 根什么是子母經取穴法 據十二經脈五行歸類,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的原則,取其母經或子經的腧穴來治療。如肺經病變之肺氣虛的病人,取脾經的腧穴來治療(肺屬金、脾屬土、土生金)。如肺經實證取腎經的腧穴來治療(腎經為肺經之子經)。 “郄”,有間隙之意,是經脈氣血深聚的部位,全身除十二經脈各有一郄穴外,陰維、陽維、陰喬、陽喬也各有一個,常用于急性病如痛癥等。 10 什么是郄穴循經取穴法 郄穴肺經孔最,大腸經溫留,胃經梁丘,脾經地機,心經陰郄,小腸經養老,膀胱經金門,腎經水泉,心包經郄門,三焦經會宗;膽經外丘,肝經中都,陽喬脈跗陽,陰喬交信,陽維脈陽交,陰維脈筑賓。 原絡表里配穴法,是根據臟腑在生理上相互聯系,病理上相互影響,經絡上相互表里的一種配穴方法。原乃是臟腑經氣所經過和流止部位,絡是聯系表里兩經的腧穴,故有刺一絡治兩經病之說,原絡表里配穴,對各種內傷雜病有較好療效。 11 什么是原絡表里配穴法 肺經原穴太淵,絡穴列缺;大腸經原穴合谷,絡穴偏歷;胃經原穴沖陽,絡穴豐隆;脾經原穴太白,絡穴公孫;心經原穴神門,絡穴通里;小腸經原穴腕骨,絡穴支正;膀胱經腺穴京骨,絡穴飛揚;腎經原穴太溪,絡穴大鐘;心包經原穴大陵,絡穴內關;三焦經原穴陽池,絡穴外關;膽經原穴丘墟,絡穴光明;肝經原穴太沖,絡穴蠡溝. 12 什么是接力針刺 接力針刺是一種多針刺法。當某經絡發生病變時,引起肢體麻木,且病者對針感不易得氣者多用此法,以疏通該病經的經氣。在預定針刺經脈循行路線上,按向心方向成45度角度斜刺,一針連接一針順序針刺,直至使針感越過病區為止。 13 什么是鄰近取穴法 鄰近取穴法是指凡病證出現在某一個部位,即在某部位附近取穴,急慢性疾患多用此法。 14 什么是取穴少、多占經 取穴少,多占經,其含義是如果取決4-5個穴治療疾病時,腧穴不應該在職知或者條經脈上,可以多占幾條經脈,從而達到多經脈治療效果。 15 燒山火何謂針灸 燒山火 (熱補法)是指施術后病人自覺針下有熱感,此法常用于治療寒證。它將穴位分天、人、地三部分進行操作。表層為天,中間為人,深層為地。方法是進針得氣后淺層為天部,操作拇指向前單方向捻轉(順時針),捻轉同時將針提插,插時用力要重,提時用力要輕,稱重按輕提。天部捻轉提插9次,完畢;然后將針進入人部,同法施術,完畢;再將針進入地部,同法施術,完畢后將針提至天部,可重復上述操作,直至病人有熱感。 16 什么是同名經取穴法 同名經取穴法是指手足同各經的一種取穴方法,如手陽明與足陽明、手太陽與足太陽、手少陽與足少陽、手太陰與足太陰、手少陰與足少陰、手厥陰與足厥陰經脈相配的一種取穴方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