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酒與人們的生活自古以來就有著密切的關系,酒量也是人們比較關心的問題,那么,為什么有些人酒量大,喝一斤白酒也不會醉,而有些人偶爾飲一點酒,就面紅心跳甚至醉倒呢? 飲酒時,在人的生理上起作用的是酒精,人們對酒精的耐受量稱為人的酒量,由于每個人的體質不同,人的酒量也各不相同,在飲酒過程中,受環境、情緒、當時生理條件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人的酒量也會相差很大。 現在研究表明,人們飲酒后進入體內的酒精,首先由胃吸收(約占有25%),然后由十二指腸及小腸吸收(約占有75%)。酒精濃度高時吸收速度快,濃度低時則吸收速度慢,人在飽腹時酒精吸收慢,而空腹時吸收快,所以空著肚子喝酒是很容易醉酒的。有研究表明,邊吃飯,邊喝酒血液中酒精含量比空腹飲酒者減少一半。吸收于人體內的酒精,主要由肝臟中的兩種脫氫酶(即乙醇脫氫酶和乙醛脫氫酶)在肝臟中進行分解代謝。即先由乙醇脫氫酶變成乙醛,然后氧化成乙酸,最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釋放出大量的熱量。當人體內這兩種酶含量較匹配時,進入人體內的酒精就能被很快地分解,使人不易喝醉。 一般人體內的乙醇脫氫酶含量差異很小,而乙醛脫氮酶的含量則因民族、個人有較大的差異,有的人甚至有缺陷。此酶含量反映人的酒量,因為此酶含量少,乙醛的代謝能力就低,偶然喝一點酒就會因乙醛在體內的積蓄而引起臉色變紅,心跳加快,頭暈嘔吐等酒精中毒癥狀。相反乙醛脫氫酶含量多,乙醛的代謝能力就強,進入體內的酒精就能被很快的分解,人的酒量就大。 不過,喝酒臉紅未必是壞事,它提示你在代謝乙醛上的缺陷。許多人依據自己是不是醉倒來判斷該不該繼續喝,甚至有人認為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酒量見長就沒事了,這些都是不對的。其實,本來不勝酒力的人經過鍛煉對酒精耐受了,反而會喝更多的酒,導致體內積累更多的乙醛,造成更大的危害。所以,喝酒臉紅的人還是不喝或者少喝為好,不僅僅是為了防范食道癌,對很多疾病都是這樣。 黃種人與歐美人種不同,乙醛脫氫酶缺陷所占的比例較大,所以總體上相對于歐美人種酒量小一些,不勝酒力的人也比較多。 另外,從性別看,一般在女性中,具有乙醛脫氫酶缺陷的比例比男性比例大;以地區看,南方人比北方人占的比例大。人的酒量大小各不相同,飲者要根據自己的酒量,適可而止。 一般來說對于酒量小的人由于酒精及其代謝物在體內代謝能力差,滯留時間比較長,故過量飲酒往往對健康造成的危害比較大。但我們看到在現實生活中被酒精傷害最深的卻常常是那些自認為“海量”的人,就像俗話說的“淹死的都是會水的”。往往自知酒量小的人在飲酒時會比較節制,而那些自認為酒量了得的人,一旦飲酒就容易失控,長期過量飲酒不僅會造成酒精依賴,還會引起胃炎、肝癌、食道癌等疾病的發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