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在魏晉南北朝的南朝,梁朝的梁武帝非常崇信佛教。一天夜里,他夢見一位神僧來訪。這位神僧對他建議說:六“道里的眾生,受苦無量,何不作水陸(大齋)普濟群靈?” 夢醒以后,梁武帝將自己的夢境告訴朝內的群臣,大臣們面面相覷,沒有人能懂得夢境的含義。這時候,寶志禪師上奏道,夢境必有緣由,勸武帝廣尋群經,以求答案。于是,梁武帝當即令人將各種佛教經典請到法華殿上來,自己親自早晚和寶志禪師一起閱覽。直到幾日后,當閱及“阿難遇面然鬼王”的典故,他倆這才恍然大悟。 典故里的大致內容是這樣的:某日,佛陀的侍者阿難在林間宴坐時,忽而遇見一位渾身皮包骨頭、腹大如鼓的鬼王,來到他的面前。阿難問:“你是誰?為什么來這里?”鬼王回答說:“我叫面然,特來告訴你:三天之后,你也將墮落餓鬼道,和我一樣痛苦。”阿難焦急地問:“那有什么辦法可以避免這樣的果報呢?”鬼王告訴阿難:“如果你能在明天布施百千個餓鬼及百千個婆羅門仙,各施一斛飲食,并供養佛、法、僧三寶,仗此功德,既可增長壽命,亦可避免此果報。阿難出定后,內心驚恐不已,急急忙忙向佛陀報告。于是,釋迦佛便教阿難修習《陀羅尼施食法》,使得被加持過的食物成為法供養,這樣既可上供佛、法、僧三寶;又能平等下施餓鬼等眾生。食物經觀想修法后,由少量轉為無邊無量,施食給所有的鬼道眾生,消除眾鬼的惡業痛苦,使之們舍去鬼身,生于天上。阿難也因此獲得救拔,脫離了墮落惡趣的果報。 誦經拜懺 得此緣由后,梁武帝即與寶志禪師一起以《無量威德自在光明如來陀羅尼》施食法為核心,花了將近三年時間制成水陸儀文。儀文制成后,梁武帝首先在宮內設立道場,于佛前不點燈燭,手捧儀文,向佛虔誠發愿:“若此水陸儀文能資助六道,廣度有情,符合佛法,愿我禮拜后,燈燭不點自明;否則,燈燭晦暗如初。謹啟。” 梁武帝發愿之后,便在佛前行禮拜。剛一拜下,殿堂之內,頃刻之間,燈燭自然通明,光耀如晝;再次禮拜,整座宮殿有些晃動,出現安祥信號;三拜完畢,天空居然飄下了香花,示現少見祥瑞。由此,梁武帝信心大進,更加堅定不移。 于是,當時農歷的二月十五日,在今天的鎮江金山寺,舉行了我國佛教歷史上第一次水陸法會。梁武帝親臨地席,令著名的僧祐律師宣讀儀文。年代約在梁天監四年(505),一說在天監七年(508)。自是,水陸法會就在國內流傳開來,并發展成為佛教寺院里最為隆重的佛事活動。 梁武帝之后,水陸儀文由于經歷周、隋戰亂而逐漸失傳。直到唐高宗咸亨年間(670-673),長安法海寺的英禪師在夢中得到異人指點,醒后在大覺寺內的一位僧人義濟那里,得到了梁武帝的水陸儀文原本,遂再興法會于山北寺。從此,水陸法會又得以重新風行海內。 |
|
來自: harrychen.me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