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患者都要知道的就醫指南作者:toomax 來源:“醫學界雜志”微信號 中國一線城市大醫院里的專家們就像動物園里的熊貓,永遠都有長長的隊伍等在門診室外,門里門外同樣焦慮。在現今看病難的大環境下,如何與專家有快速而良好的溝通,需要一點小技巧。為了感謝善良的病患及家屬們,以下為大家奉上就醫實操指南。 選擇醫生篇 找臨床型的好醫生,別盲目崇拜高頭銜,院士型專家不在此指南范圍內。 需要找專家看病時,一般都已經對自身病情多少有些知曉,或從單位體檢結果中獲知,或從自身感覺不適中獲知,找專家只是需要確診并決定后續治療方案。 普通感冒發燒咽喉炎不要找專家,純屬浪費大家時間。如何選擇正確的專家很重要,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1.如非急重病,又不清楚應該找哪個專科,可以先去社區醫院找個全科醫生做個初步診斷并確定后續哪個專科治療。如無時間,也可根據不適部位來初步自行判斷對應的???。如果是出現不明原因的持續疼痛,可選擇疼痛科,由醫生判斷病情并轉診相關??评^續治療。 2.了解就診??坪?,可根據正規醫學網站推薦的全國醫生排名來選擇醫生和醫院。 3.利用正規醫學網站的資源,比如好大夫在線。上有專家介紹,科普文章,病例問答,病人口碑等等。專業水平普通患者不可能評估,但從科普文章,問答的數量,口碑傳播等客觀數據可一窺醫生的耐性以及醫德。問答多的,證明此醫生責任心強,耐性好,長年累月肯奉獻業余時間替患者服務,醫德差極有限。這樣的醫生,在人潮如涌的門診中,多半也能保持好脾氣,給患者好心情。另外,喜歡回答患者問題的醫生通常證明其對臨床有較多時間投入,溝通能力好,而非專注于論文的科研型醫生。找理論型專家做手術,冒的風險比較大哦! 好評多的,自然也部分體現了此醫生的醫術水平。至于少量批評的例子,可作為參考,但不能作為評判醫生技術的唯一標準。 4.利用網絡優勢,可以同時咨詢數個醫生,綜合其意見,做到心中有數。 5.不要輕信非正規醫學網站發布的信息,尤其是百度知道,以免耽誤病情或者夸大病情,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負擔,甚至上當受騙。 6.熟人推薦,并非100%可靠,但也可以嘗試。 資料管理篇 這是很重要的技巧,患者必須重視自己所有的檢查報告及病歷保存。 1.建立資料管理意識,能替醫患雙方節省大量時間及金錢,免去不必要的重復檢查和等待,利于醫生快速做出初步診斷,尤其有利于外地患者。無論是在網上還是現場咨詢,有報告就有判斷,否則只能等待下一次的問答,切忌空手找專家。 2.如何管理報告。無論是紙質,還是圖片電子報告,都可以按照檢查的不同部位,時間順序來分類整理。部位不同,對應的專科大多也不相同,這樣咨詢時就可以針對性地向醫生提供有參考意義的報告,而不是以大堆無用的其他報告來擾亂醫生視線。 3.只保留最新的報告是不明智的,因為醫生需要了解一個連續觀察的檢查過程,來判斷病情的輕重。所以,從第一份檢查報告就要注意保留,哪怕是10年,20年前的報告。 掛號篇: 首選預約,下下選為現場排隊! 1.廣州三甲醫院的預約服務十分成熟,從醫院官網到電話,好大夫在線,114到手機APP,微信,甚至醫生問診期間,都可以做到預約?;颊邞走x預約掛號,安排好預約時間,提前鎖定專家號源,避免了高價的黃牛號,避免了不必要的門外等待及路上的奔波。等待幾個小時,只能和專家談幾分鐘的事情,往往是在沒有預約的情況下發生的。 2.診間預約:在問診期間可以直接同醫生預約下次門診時間,當面溝通。但不是每家醫院都有此服務,可直接向醫生咨詢。 3.預約后記得按時就診,如果不能到場,請記得提前取消預約,以免浪費號源,并被醫院或者預約網站列入黑名單。 4.所有預約都不成功的話,現場排隊能即時掛上專家號的幾率極低,所以這是最后才嘗試的辦法,特別是外地患者。 5.以上所有辦法都不能掛上號的情況下,還有一個特需門診為患者服務,掛號費從100-800元不等,各家醫院不一樣。即使專家沒有在特需門診固定出診,患者也可以咨詢醫院是否可以指定專家遷就患者時間進行特診。與其讓黃牛黨賺錢,換來專家5分鐘的診療,不如讓醫院和專家賺錢,換來專家15分鐘至半小時的單獨貼心服務,達到雙贏效果! 門診篇 如何在5分鐘內讓專家了解病情并作出判斷。 專家門診一號難求,好不容易掛上號奔波等候數小時卻只有短短幾分鐘和專家溝通,如何把握機會讓專家在最短時間內對病情作出判斷,患者自己前期的準備工作很重要!這里主要講首診要注意的事項。 1.在沒有做過任何檢查的情況下,最好不要找專家。先找普通醫生初步判斷病情,把需要做的基礎檢查一次過做完。外地患者在當地正規醫院檢查即可。 2.能在網上問診的先網上處理,縮短專家現場問診的時間,到場后只要提醒一下,醫生就會對你的病情及檢查報告有初步印象,這樣就有更多時間做觸診或其他方面的診療。尤其是外地患者,如果不是重病或者需要馬上手術者,網上咨詢可免去來回奔波的勞累,節省時間和費用。 3.首診要帶齊所有檢查報告和病歷,切忌空手找專家。即使是表面上與專科無關的報告,也建議帶上,隨時供專家參考。 4.把自己的問題,病癥用筆寫在本子或紙條上,問診時一條一條當面與專家溝通,以免因為時間緊迫或心情緊張而遺漏,也避免因為思維混亂而浪費寶貴的問診時間。 5.不要像其他病患一樣未輪到自己就涌進診室把醫生圍住,這對你沒有絲毫好處,還會令醫生缺氧,影響診斷效果。 6.進入診室后,記得第一件事是先向醫生及其助手問好,然后鎖門。這樣既給醫生好印象,又可以享有與專家單獨對話的私密空間,為大家營造一個安靜的環境,不讓其他焦慮的病人或家屬不斷前來打斷醫生的思路。問診完畢離開時,不要忘記向醫生道謝。 7.做一個好學的病人,唯有了解知識,才能消除對疾病的無知恐懼,和醫生有更暢順的交流。凡是喜歡在網上與患者溝通的專家,大都會對病人從網上獲取知識持開放理解的態度,或許因為話題對口,可能醫生給你的時間比給其他病人的時間多一倍不止,笑容也會多一點!遇上一個什么都不懂的病人,醫生反而覺得更難交流,因為患者不理解醫學,所以反而不解釋了,因為解釋病人也聽不懂,也沒有時間和力氣解釋。而討論的話題,當然是從醫生自己寫的科普文章開始。 8.首診應直奔病情陳述,不要問過多關于養生的問題,尤其是網上看來的養生知識,如果同西醫說這些,只會碰一鼻子灰,還給醫生落下不好的印象。所以,養生問題還是咨詢中醫好一些,但也不要賣弄自己的網絡知識,而是虛心向專家請教。因為在醫生眼中,網絡上的大多都是偽科學。 9.聽不明白,看不懂的地方要問清楚,更不能對醫生隱瞞病情。對于醫生開的貴價藥或者檢查,一定要問清楚是否有其他相對低廉的藥品或者項目可以代替。出于對自身病情和經濟方面的考慮,面子不是問題。但切忌裝土豪,切忌拿其他專家來質疑醫生的處方,一切詢問應在相互尊重的氣氛下進行,不卑不亢。 10.如果自己對病情過于恐懼,而面對太過強勢的醫生,把你嚇得發抖怎么辦?建議帶家屬陪同前往,最好一個就夠了,人多了會影響雙方的情緒,也會造成意見不一。 11.問診完畢,該繼續做檢查就做檢查,結果出來后如果醫生已經下班,建議還是走網上復查這條路,節省時間。如果醫生仍在問診中,切忌不要中途闖進診室打斷醫生的問診,可以在門外與其他患者商量先來后到的問題。 12.當病情需要長期隨訪時,請謹遵醫囑定期體檢和吃藥,前期不妨稍微密切一點,以便醫生根據病情調整用藥量,一旦達到穩定狀態,則可按照正常隨訪間隔復診。 13.隨訪期間的開藥,做檢查等基本工作,掛普通號即可,結果出來后再掛專家號復診或者網上復診。 14.與醫生相熟后,醫生不會介意接受患者送的心意小禮物,但不要超過土雞蛋的價格,紅包就免了。 如果你能做個有禮貌,有知識,尊重醫生的患者,醫生怎么會不記得你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