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脈浮者,病在表,可發汗,宜麻黃湯。C52 52脈浮而數者,可發汗,宜麻黃湯。C53 這兩條承接上條并與之對比,指出凡太陽表實證,非尺脈微、尺脈遲者,可以考慮用麻黃湯發汗。 浮脈主表,數有緊之意。從.可發汗,宜麻黃湯.看,其證當屬太陽傷寒表實,應發汗以解表,用麻黃湯。但是,必須是脈陰陽俱緊才能用。如果尺脈微或尺脈遲,則當禁用汗法。因此,這里說脈浮或脈浮而數,意在言外,就是尺脈不微不遲,才.宜麻黃湯.,而不禁之。 53常自病汗出者,此為榮氣和。榮氣和者,外 這一條論述榮衛不和,常自汗出的證治。 .病.,泛指已病之人。證見經常性的自汗出,是榮氣無病而在外的衛氣不與榮氣相和諧的緣故。在正常的生理情況下,榮行脈中為衛之守,衛行脈外為榮之使,榮滋衛而使衛氣不亢,衛護榮而使榮陰不泄。兩者相互為用,相互制約。如果在外的衛氣與榮氣相離而不相將,衛氣失卻固外護榮的作用,使榮氣不能內守,故常自汗出。雖然榮氣本身無病,但衛氣不能固密,二者仍然不能互相協調,即所謂的.以衛氣不共榮氣諧和故爾.。這種營衛不和的自汗出,可以用桂枝湯治療。因為病本自汗出,又用桂枝湯發汗,所以說.復發其汗.。桂枝湯有滋陰和陽,調和營衛的作用,以其發汗可使營衛和合,衛外為固,榮陰內守,則汗出自愈。這是用發汗來止汗的方法。 對于這一條榮衛不和的自汗證,注家有兩種不同解釋。一種意見認 ... |
|
來自: johnney908 > 《讀醫札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