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現代教育報記者走進北京十一學校“雷其坤語文教室”,體驗了一堂以“批判性思維”為主題的作文教學課。當天,近2000名來自全國的校長、教師走進十一學校,感受該校獨具特色的教學藝術。“老師講得少,學生說得多”“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批判思維”“提倡以思想碰撞為特征的多重對話”等創新做法,使得雷其坤老師的作文課飽受好評。 教室里的大屏幕上,正播放著CCTV《青年中國說》節目的片段:北京大學法律系碩士研究生張天一,與朋友聯手創立了主營湖南牛肉米粉的北京伏牛堂餐飲文化有限公司。張天一對自己的人生選擇頗感自豪。而嘉賓中有人贊賞張天一的創業,認為創造的不僅僅是商業,而是青春的事業;有人惋惜,認為北京大學研究生賣米粉是浪費人才,也浪費了寶貴的教育資源。 “同學們,面對張天一的選擇,你有哪些看法?”“以上材料引發了你哪些思考?如果請你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你會如何立意?”視頻播放結束,授課教師雷其坤引導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 “我支持他的選擇,通過自主創業實現人生理想。”一個同學發表了自己的看法。“那你怎么解釋浪費教育資源的問題?”另一個同學反駁道。面對學生激烈的爭論,雷老師適時給予點撥:“作文材料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審視,作文立意也可多種多樣,只要觀點正確,能夠自圓其說即可。” 隨后,雷老師邀請5位立論不同的同學展示自己的提綱,講解自己的構思。臺下的同學和老師一起對他們的講解做出評判,肯定其成功之處,指出其不足之處,進一步完善寫作提綱。 “敢說才有可能會寫,敢寫才有可能寫好。”北京九十四中孫世泉老師認為,寫作教學不能只盯著寫,要通過思維和表達訓練,全面提升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雷老師的作文課,老師講得很少,學生爭論得很多。完全體現了語文學科教學改進意見的精神,是推進教與學方式轉變的大膽嘗試。”來自北京東城的劉婭麗老師聽課后發出感言。雷其坤老師積極“鼓勵學生養成獨立思考、反思批判的習慣”,“課堂上提倡以相互交流和思想碰撞為特征的多重對話”,著力提高學生“獨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維能力”等創新做法,受到聽課者的一致好評。 “雷老師把時下最引人關注的自主創業話題引入課堂,引發學生熱烈討論,不但鍛煉了學生議論文立論與駁論的能力,也引發了學生對今后人生道路的思考。因為這些孩子畢業后仍然會面臨就業和創業的選擇。”河北石家莊45中的張海榮老師認為,大學畢業生如何勇敢面對現實、積極創業,人們對北京大學畢業的研究生創業賣米粉應該持什么態度,這些重大的現實問題,都值得師生思考,也大有文章可做,這個作文題具有現實意義。 北京西城教育研修學院語文特級教師邊境在接受現代教育報記者采訪時曾表示,“大作文的核心是寫自我,說真話。”他認為“防止套作、宿構和模式化寫作的傾向”,就是要“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和個性發展”,鼓勵以手寫心的“真寫作”。指導作文就是啟發思考、雕塑心靈——是最直接的育人。這一點在雷其坤的作文課上得到充分印證。 □文/本報記者 韓莉 了解更多教育新聞請關注現代教育報微信號:modedunews |
|
來自: caozhiying929 > 《未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