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為官三十多年,清廉剛毅,執(zhí)法如山,不畏權貴,剛正不阿。他的事跡在民間流傳非常廣泛。 為教育子孫后代,他立下家法《包拯家訓》告誡后世子孫,要清正廉潔。 該家訓共有五十一個字: “后世子孫仕宦有犯臟濫者,不放歸本家;亡歿之后,不得葬于大塋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仰工刊石,豎于堂屋東壁,以詔后世?!?/SPAN> 包拯是中國歷史上的清官,一生為官清廉,受到百姓頌揚。臨終前,對子孫后代提出了十分嚴格的要求。 家訓中說,子孫后代有貪贓枉法者,不準回家躲藏;死后不準埋葬在祖墳之中。有誰不服從我的家法,就毫不留情地永遠開除“家籍”,不承認是我的子孫。他要求刻在石碑上,放置家中,讓世世代代遵照執(zhí)行。 我系統(tǒng)研究過中國古代的家訓。在我的印象中,這是最為短小的家訓,也是最為嚴厲的家訓。 雖只是寥寥數語,但確是簡明扼要,態(tài)度鮮明,毫不含糊,對子孫后代提出的可謂是最為根本“剛性行為規(guī)范”,是一種十分嚴厲的警示。 包拯自己不僅一生為官,嚴于律己,忠于職守,剛正不阿;而且對子孫后代嚴格要求,毫不放任,表現出他的遠見卓識和對子孫后代高度負責的精神。 因此,他歷來被人們尊崇為清官的代表,不足為怪。
《包拯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