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蜇皮的加工方法與技術
日期:2015-05-12 11:35 作者: 來源:中國漁業報
點擊:18
由于海蜇生長一般都集中在6月~8月的盛夏季節,這時天熱水溫高,加上鮮海蜇含水份極高,捕到的鮮蜇如不立即加工,很快就會腐敗變質,質量大大下降。怎樣提高海蜇皮加工質量?根據各地經驗,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根據海蜇捕撈季節天熱水溫高的特點,在集中產區設置加工點。加工點要搭蓋遮陰通風的棚房,防止烈日照射;要配備大口徑的瓷缸或帆布袋,作為加工器具。切勿在沙灘上加工,以免泥沙滲入海蜇內,降低質量或無法食用。 二、切實推行“三礬二鹽”的工藝流程,提高產品質量。把剛捕到的鮮海蜇,立即放入瓷缸或帆布袋內,按鮮海蜇體重0.2%~0.6%的比例,配制明礬,用水溶解,腌漬2天,使鮮蜇收斂,排出水份,此謂“初礬”。然后按初礬海蜇皮的體重,加鹽12%~20%,加礬0.5%~0.8%,再腌漬7天~10天,進一步排除水分,此謂“二礬一鹽”。最后按二礬蜇皮體重,加鹽20%~30%,加礬0.2%~6.3%,再腌漬10天。這樣經過三周左右,使蜇皮含水分降到8%~10%左右,即成為初級加工產品。 三、選擇的蜇皮要圓而完整,不破碎,直徑33厘米以上,色澤潔白或淡黃,帶有光澤,用手剝盡紅皮、紅點;洗凈泥沙,無異味,這種蜇皮為優質產品,可供出口,每噸售價高達5000美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