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題目:Proximal Humerus Fractures, ORIF, and Key Steps in Fracture Reduction and Fixation 原文作者:William N. Levine 原文出處:Techniques in Shoulder & Elbow Surgery:December 2015 - Volume 16 - Issue 4 - p 95–98 肱骨近端骨折的手術處理一直是個難題。有很多方法可以被用于肱骨近端骨折的手術治療,包括閉合復位/經皮克氏針固定、微創復位/內固定以及標準的切開復位內固定。但是由于解剖結構的不同、骨質較差、肌肉牽拉力量巨大以及術中顯露不良等原因,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療非常復雜。來自紐約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的William N. Levine教授在最近一期的Techniques in Shoulder & Elbow Surgery詳細介紹了肱骨近端骨折的手術治療關鍵點。 一、患者體位/手術室布置 關鍵點1:患者的體位對于后續的手術治療非常關鍵,如果沒有很好的擺放體位則很有可能會出現不良結果。
圖1 A-C 56歲女性利手的三部分肱骨近端移位型骨折的術前X線 二、手術入路
關鍵點2:清理肩峰下/三角肌間隙,該部位常常會出現粘連從而影響術后運動。 三、確認骨折塊并進行處理
四、切開復位/臨時固定
圖2 A 手術臺上的皮膚拉鉤; B術中前后位透視顯示將肱骨頭復位至肱骨干,將大結節復位至肱骨頭 關鍵點3 :必須讓患肢外旋以保證解剖復位(圖3)。 使用2.8mm的半螺紋克氏針臨時固定,將其偏前向后置入肱骨頭,以確保不會干擾后期置入前外側肱骨近端鎖定鋼板。(圖4) 圖3 在進行臨時固定前輕度外旋肢體進行術中透視以確保獲得解剖復位減少復位不良 圖4 術中前后位透視:采用2.8mm半螺紋克氏針將肱骨干與肱骨頭關節面固定。注意將克氏針放置于偏前位置以避免影響后期需要放置的前外側鋼板。 五:鋼板內固定 關鍵點5:鋼板的位置
圖5 A術中照片顯示肱骨近端鎖定鋼板,在肱骨距螺釘孔放置的有鉆孔定位套筒; B 術中照片顯示在肱骨距螺紋位置進行鉆孔; C 術中照片顯示肱骨距鉆孔位置以確保鋼板位置合適。 圖6 術中照片顯示在肱骨近端鎖定鋼板的邊緣孔上捆綁固定大小結節/肩袖 六、在手術室拍攝X線片
圖7 術中前后位(A)和腋窩位(B)透視確定最終的復位和內固定效果。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骨今中外官方立場。希望大家理性判斷,有針對性地應用。 投稿郵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