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炳奎治療肺癌經驗
肺癌已成為目前人類死亡的主要原因,在我國肺癌的發生率和死亡率均已上升為癌癥的首位。由于肺癌在發現時往往已失去手術機會,而外科或放射治療屬局部治療,因而現在肺癌治療方案多主張外科、放療、化療、生物治療等多學科綜合治療。在我國,中西醫結合是綜合治療的特色之一,中醫治療具有一定的效果。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全國中醫腫瘤醫療中心主任、中國中西醫結合腫瘤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世中聯腫瘤專業委員會會長樸炳奎教授,多年來從事肺癌的中西醫結合診治、科研工作,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現將其臨床經驗總結如下: 綜合治療、辨證辨病結合
樸炳奎教授認為,對于肺癌的治療,應辨證與辨病相結合。在肺癌的早期,患者常常出現無證可辨的情況,故應熟練應用現代醫學手段,力求早期發現、早期診斷肺癌。而中晚期肺癌患者,可出現眾多癥狀,往往虛實夾雜,故需對患者的治療合理安排,將中醫辨證、辨病與西醫治療方案有機結合起來,以扶正祛邪為原則,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并盡量減輕西醫治療方法引起的毒副作用,提高療效,防止和延緩其復發轉移。
固護后天之本,和諧中西醫治療
在臨床上,或者因放化療的毒副反應,或者因為邪毒痰濕蘊結體內,癌癥患者經常出現脾胃功能失調所致的納呆、大便不調等癥狀。此時,一方面,由于脾胃虛弱,不能進食,機體得不到水谷的滋養而正氣不足,使肺癌出現復發轉移;另一方面,由于脾胃功能虛弱,患者癥狀明顯,給患者帶來痛苦,失去對癌癥治療的信心。故樸炳奎教授在治療時往往首先調理脾胃,以扶助正氣,固護后天之本,使患者臨床癥狀明顯改善,提高機體免疫功能,有利于防止癌瘤的復發和轉移,延長生存期。
研制益肺清化顆粒
樸炳奎教授認為,肺癌治療最重要的是要充分了解手術、放療、化療過程中及晚期患者體內陰陽氣血變化規律,并結合肺癌的生物學特性,進行正確的辨證分型。在合理辨證分型的前提下,方能正確地遣方用藥。經過多年的臨床驗證及系統總結,樸教授將肺癌主要分為五種證型,即肺氣不足型、陰虛內熱型、氣陰兩虛型、氣滯血瘀型、痰濕瘀阻型。在遣方用藥時,樸教授主要選用益氣養陰、清熱解毒、化瘀散結的藥物,并酌加具有一定抗癌作用的中草藥,如白花蛇舌草等。
針對晚期肺癌患者,樸教授總結多年的臨床經驗,擬定益氣養陰、清熱解毒之劑。制劑主要藥物組成有黃芪、黨參、沙參、杏仁、桔梗、敗醬草、白花蛇舌草等。方中黃芪、黨參益氣補肺;杏仁等潤肺止咳;敗醬草、白花蛇舌草清熱解毒;甘草調和諸藥。該方針對癌癥邪實正虛的特點,補氣養陰以助正氣,清熱解毒以祛邪氣,相輔相成。本制劑開始命名為肺瘤平膏,經過臨床驗證后,經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作為治療肺癌的中成藥,后由中國中醫科學院科研人員通過“噴霧干燥,一步制粒”等新工藝開發成顆粒型,命名為益肺清化顆粒。作為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成果,益肺清化顆粒榮獲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成果獎。經臨床前試驗和臨床試驗表明,其對腫瘤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單純應用益肺清化顆粒對肺癌患者有改善癥狀、增強體質、提高生存質量、延緩腫瘤病灶發展、延長生存期的作用,并且與化療配合使用還可增強化療的效果,并能減輕化療對消化道、造血系統、肝腎功能的損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