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品味] 山抹微云秦學士——北宋言情詞的翹楚 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畫角聲斷譙門。 暫停征棹,聊共引離尊,多少蓬萊舊事, 空回首,煙靄紛紛。 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 銷魂,當此際,香囊暗解,羅帶輕分。 漫贏得青樓,薄幸名存。 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惹啼痕, 傷情處,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 這首《滿庭芳》開篇以“山抹微云,天粘衰草”起筆,猶如一幅精致的山水畫在讀者眼前展開:天光云影共徘徊,空靈虛幻又迷離實務景致里,回望前塵,往事如煙,如暮靄沉沉。只看見斜陽外,幾只寒鴉,一溪流水,孤零零的小村莊,透露出作者無盡的惆悵,無限的滄桑。 后來元代馬致遠的《天凈沙》即由此意境化出:“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同樣的凄涼孤寂,景致極美又極慘淡。 這首詞的下闋忽然轉入“銷魂”,遙想定情之時,羅帶輕解,香囊相贈,何等情深意重。不料想,如今只留下薄情郎的名聲。此去一別,不知何時才能相見,襟袖上,留下情人的點點淚痕。“傷情處,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意境全出,任是無情也動人。 此詞歷來為人所贊賞,蘇軾戲稱,“露華倒影柳屯田,山抹微云秦學士”,說的正是這首詞的作者秦觀。 秦觀是著名的“蘇門四學士”之一,灑脫不羈,才情縱橫,且又溫柔多情,寫得一手好詞。秦觀深得蘇軾賞識,關于他的軼聞到處流傳,比如與蘇小妹的故事最為活靈活現。 秦觀的詞是言情派的翹楚,人們喜愛的是其中關于愛情的名言佳句。比如: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這首《鵲橋仙》寫的是中國傳統又美好的節日“七夕”,即中國式情人節。表面看似寫的是天上牛郎與織女,實際寫人間的悲歡離合:歡樂中有離別的苦楚,相聚后又彼此的期待與眷戀。這里有對愛情的堅貞與篤信,兩個真心相愛的人,不管是否天各一方,就像牛郎和織女,但只要情比金堅,互相信任,總會勝卻人間無數。因為,經得起考驗的愛才彌足珍貴,一生只等那個對的人。 秦觀后來因新舊黨派之爭,屢遭貶謫,最后被貶到郴州,銷去官爵,停了俸祿,于是寫下了有身世之感的《踏莎行》: 霧失樓臺,月迷津渡。 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 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詞作從一片想象的世界入手,霧靄漫漫,月色蒙蒙,看不到渡口的方向,陶淵明當年的桃花源更是無處尋覓。寒舍孤館,夕陽西下,只聽得杜鵑聲聲悲啼。與親友間只能書信往來,形單影只,愁苦無重數。結尾以郴水繞郴山自喻,感嘆好端端的一個讀書人卻被卷進了政治漩渦,對不幸的身世躬身自省。王國維先生盛贊此詞“詞境最為凄婉”。 [心靈驛站] 3 x 8 = 23 顏回是孔子的得意門生。一天,顏回去街上辦事,見一家布店前圍滿了人。他上前一問,才知道是買布的跟賣布的發生了糾紛。 只聽買布的大嚷大叫:三八就是二十三,你為啥要我二十四個錢?顏回走到買布的跟前,施一禮說:“這位大哥,三八是二十四 ,怎么會是二十三呢? 是你算錯了,不要吵啦。”買布的仍不服氣。于是,他們找孔夫子去評理。顏回用自己的冠打賭,買布的人用性命打賭。 孔子問明了情況,對顏回笑笑說:“三八就是二十三!顏回,你輸啦,把冠取下來給人家吧! 顏回從來不跟老師斗嘴。于是,老老實實摘下帽子,交給了買布的人。 對孔子的評判,顏回表面上絕對服從,心里卻想不通。他認為孔子已老糊涂,便不想再跟他學習了。 第二天,顏回借故家中有事,請假回家。孔子明白顏回的心事,也不挑破,點頭準了他的假。臨行前,孔夫子囑咐:千年古樹莫存身,殺人不明勿動手。 顏回應聲記住了,便動身往家走。路上,突然風起云涌,雷鳴電閃,眼看要下大雨。顏回鉆進一棵大樹的空樹干里避雨。他猛然記起孔夫子的話,從空樹干離開。他剛離開不遠,一個炸雷,把那棵古樹劈個粉碎。 顏回趕到家,已是深夜。為了不驚動家人,用隨身佩帶的寶劍,撥開門栓。他到床前一摸,南頭睡個人,北頭睡個人! 他怒從心頭起,舉劍正要砍,又想起孔夫子的話。他點燈一看,床上一頭睡的是妻子,一頭睡的是妹妹。 天明,顏回又返回去,見孔夫子便跪下說:“老師,您那兩句話,救了我、我妻和我妹妹三個人哪! 孔子開導顏回說:“你想想:我說三八二十三是對的,你輸了,不過輸個冠;我若說三八二十四是對的,他輸了,那可是一條人命啊!你說冠重要還是人命重要? 顏回恍然大悟,噗通跪在孔子面前。從這以后,孔子無論去到哪里,顏回再沒離開過他。 讓步,在情感中不是退卻,也不是從權,而是一種尊重,一種人格,一種胸襟,一種涵養! 讓步的人是最可愛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