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職務犯罪案件訊問筆錄的制作技巧 來源:正義網 作者:吳曉健(安徽滁州瑯琊區檢察院) 職務犯罪案件訊問筆錄是檢察機關在辦理自行偵查案件的重要內容。筆錄的制作不但客觀、真實、全面地再現犯罪事實,而且能客觀、真實、全面地反映偵查活動全貌。在現階段的司法實踐中,訊問筆錄是證據效力的法律文書,筆錄制作的水準直接影響辦案質量,關乎案件查處的成敗。因此,對于訊問筆錄的制作,要引起辦案人員足夠的重視,筆者結合辦案工作實際,從宏觀和微觀角度現對訊問筆錄的制作談些粗淺的看法。 一、從犯罪的構成要件方面把握訊問筆錄的制作 在我國,“犯罪構成”實際上是指犯罪的成立要件,傳統刑法理論認為犯罪構成是成立犯罪必須具備的主客觀要件的有機整體,包含四個方面的組成。從職務犯罪案件訊問筆錄制作來看,首先在主體方面,在了解案件情況的基礎上,掌握被詢問人的基本情況。包括姓名、年齡、民族、籍貫、住址、職業、單位、文化程度、個人經歷、家庭情況、社會關系、職權等。其次在主觀方面,應準確了解掌握被訊問人的心理狀況,從作案原因正確分析和判斷被訊問人實施的危害行為和危害后果所持的心理態度。如違法的目的、動機等。再次在客觀方面主要掌握犯罪的危害行為、危害結果、因果關系等。如案件的性質、發現的時間、方式和經過等。最后在犯罪客體上主要突出犯罪行為所侵犯的社會主義社會關系。如犯罪嫌疑人對所違法犯罪的認識等。筆者認為,筆錄的制作應盡量反映訊問活動的全貌,但也應結合案件性質,有針對性地突出詢問重點,以增強筆錄的證據效力。 二、從刑事訴訟證據能力方面把握訊問筆錄的制作 刑事訴訟證據能力是指在訴訟上可允許作為證據的資格。尤其是職務犯罪不同于其它普通的刑事犯罪,犯罪證據的提取主要體現在訊問的各個環節,因此訊問筆錄在整個刑事訴訟證據體系中的地位和證明效力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首先,訊問筆錄的制作充分考慮刑事訴訟證據的法律性。具體如言,就是在制作訊問筆錄的過程中,充分考量訊問筆錄制作的合法性,即是否按照法律規定的要求和法定規定的程序取得違法事實材料。如:我國刑事訴訟法第91條規定:“訊問犯罪嫌疑人必須由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的偵查人員進行。訊問的時候,偵查人員不得少于兩人”。其次,訊問筆錄的制作應充分考慮刑事訴訟證據的關聯性。把握這一屬性主要是指辦案人員在制作訊問筆錄的過程中應強化訊問過程中的偵查意識,訊問中擅于發現客觀事實,證明事實客觀存在,并通過刑事證據的關聯性將客觀事實上升為法律事實,從而最大功能地證實犯罪。最后,訊問筆錄的制作應充分考慮刑事訴訟證據的客觀性。這要求在訊問筆錄所反映的內容必須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客觀真實是筆錄的生命力所在,訊問筆錄的制作要忠實于被訊問人的真實意思表達,不夸大,不縮小,不憑主觀意愿取舍言語的內容。切忌筆錄制作人員以犯罪構成為框架,完全置被詢問人的辯解于不顧,片面采集有罪供述或不利供述,脫離訊問客觀事實而添枝加葉。 三、從實體與程序方面相結合把握訊問筆錄的制作 實體的公正仍然要強調的是訊問筆錄的內容真實、全面、客觀。一份優秀的訊問筆錄首先必須是一份真實的筆錄,制作的過程也真實反映訊問活動全程全貌,在辦案實踐中,有的辦案人員通過自己的經驗摸索出了一套制作訊問筆錄的“模板”,也就是掌握一般職務犯罪的規律及一般常見的訊問要點,生搬硬套地對被訊問人所陳述的事實進行記錄,沒有深刻反映審訊謀略與技巧及審訊對抗與審訊心理強制等實時狀況,其真實性和公正性值得去揣測。造成的結果往往給日后留下隱患,導致犯罪嫌疑人在公訴庭審階段當庭反供。在做到實體公正的同時,訊問筆錄的程序上必然也要反映整個訊問過程程序合法規范。這直接關乎筆錄的法律效力。有些筆錄雖然在實體上反映的內容很真實、全面、客觀,但有時候忽略了程序上的合法規范,在具體司法實踐中,也往往會造成證據瑕疵,輕者削弱筆錄的證明效力,重者致使筆錄被整體排除于證據體系之外。有的辦案人員片面地認為,程序的合法性重要但與實體公正相比,不是十分的重要,只要實體公正了,程序上即便有些瑕疵,只要通過補充相關證據就能達到其證據補強功能,但這也是亡羊補牢,也往往是這樣造成提取職務犯罪相關證據的最佳時機,達不到及時固定違法犯罪的相關證據。如辦案人員應當具備法定資格,訊問的時間、地點、方式應當符合法律規定,避免在筆錄中出現誘供、指供甚至逼供的語句等。 以上談的都是從宏觀方面如何把握好筆錄的制作,但僅把握這些宏觀方面有時候還不足以達到指控犯罪證據的目的,細節往往也決定成敗,以一份筆錄為例,如果滿腹的筆錄內容錯別字連篇,病句橫溢,這樣其證明效力同樣會遭受質疑。因此,筆者這樣認為,從宏觀方面駕馭一份筆錄就好比是搭起了筆錄的骨架,但更要從微觀方面對筆錄的內容進行填充,使筆錄的內容富有感情和血肉。這樣才能使一份筆錄近乎完美、優秀,其筆錄的真實性和效力性才有效地發揮。微觀方面筆者認為筆錄首當其沖的是要過語言文字關,避免使用模糊詞語或帶有歧義的詞語。盡量少用人稱代詞,防止引起指代不明,人物相互混淆現象。要正確選用詞語,注意褒、貶義詞在筆錄中的使用。要正確地使用法言法語,用詞力求做到精確。其次,要忠實于被詢問者的真實意愿和情感,在偵查實踐中,有的辦案人員經常采取事先與被訊問人交談,掌握與案件有關的事實情況后,就獨立把訊問筆錄制作完成,這種制作方法往往使人感覺很粗糙,整個筆錄內容也很難做到細致。如我們經常見到的被訊問人沉默、哭泣、緊張、搖頭等都在筆錄中得不到真實的反映。再次,要合理布局,對訊問事實做到詳略得當。隨著電子筆錄逐步代替手工筆錄,在具體實踐中有的辦案人員大量使用復制、粘貼操作方式,使得有的辦案人員對訊問筆錄的制作千遍一律,達不到審查者或閱讀者賞心悅目之感。最后,要講究一般筆錄制作的基本格式,筆錄的制作某種程度上屬于公文制作之一,因而必須遵循一定的格式和書寫規范要求,決不能隨心所欲,任意而為,如對被訊問人簽名、捺印的要求,對筆墨、紙張的要求等都應符合筆錄制作的基本要求。 當然,一份合格、規范的訊問筆錄制作絕不是單純地從技巧和方法就能解決得了的,還必須依賴于辦案人員一定的辦案經驗和相當的執法水平,簡言之,離不開辦案人員的綜合素養。因此,一方面要求執法辦案人員不斷加強學習,提高執法水平,另一方面要倡導辦案經驗豐富的人員傳幫帶作用,在實際中,有的院在嘗試導師機制,這種做法對初入職務犯罪偵查的同志起到了很好的帶領。總之,訊問筆錄的制作而言各方面的還有許多,在此不再一一贅述,筆者在此僅結合工作實際,談一點自己粗淺的看法,有待于更多地去思考和實踐。 贈書活動第三季,正在進行中。敬請參與。 約稿:檢察百科擬策劃題為“從菜鳥到辦案專家”的實務手冊,特向微友征稿。稿件除通過檢察百科平臺傳播外,如條件具備還將精選編輯出版。投稿信箱:jcy_ljm@163.com。小編微信:jcy_lj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