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會自處
——《丑小鴨》教學再思考
程予東
安徒生的《丑小鴨》是經典的童話,如果說經典的魅力在于常讀常新,那么教學它呢?自然也是常教常新吧。教學它的時候,曾用過批注方式,引領學生批注閱讀,自己也整理相關批注文字,寫下《行走在〈丑小鴨〉》中的若干思考》一文。后又用三大問題串聯的方式教學,留存拙作《你也可以華麗轉身》。再后來用過現場訪談方式,將林清玄的《心田上的百合花》和《丑下鴨》比較閱讀。現在當我再次走近它的時候,又有了一點新的體味,覺得丑小鴨的生命之旅不僅是安徒生自我人生的藝術折射,更是啟發我們思考當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缺失美好的一面時,自己如何自處。我意在引領學生在把握丑小鴨生命步履的時候,讓他們認識到如何發現自己的本質,如何完成對自我的再教育,最后學會自處,遇到更美好的自己。
我們慣于強調每一個有問題的孩子背后都有一個有問題的家庭。這句話旨在從反面說明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丑小鴨所受到的家庭教育是怎樣呢?文中第一段有這樣的內容:他處處挨啄,被排擠,被訕笑,不僅在鴨群中是如此,連在雞群中也是這樣。這是概括式的敘述,具體細節的地方也有,兄弟姊妹說:“你這個丑八怪,但愿貓兒把你抓去才好!”媽媽也說:“我希望你走遠些。”言為心聲,從他們的語言中不難看到,丑小鴨在家里是被鄙視厭棄的。被鄙視和厭棄的原因就是它的形貌丑陋。它的丑造成了它的不幸,可是它的丑卻不是它的過錯啊。
這多像那些身有殘缺的孩子在家里得不到關愛溫暖,甚至狠心的父母也有把他們拋棄的想法。他們的殘缺絕不是自己的失誤,卻要為此承擔不該有的痛楚。家庭本該是溫暖的,安全的,可資信賴的,可是丑小鴨在家里遭遇的是噩夢一般的不幸,萬般無奈之下,丑小鴨飛過籬笆逃走了。那些被家庭拋棄的孩子呢?他們在社會中又會得到怎樣的運命啊!多的是掩面的悲嘆吧。
離開家庭的丑小鴨來到另一個天地——沼澤地和農家屋(就像孩子離開家來到社會或者學校一樣)。這個天地給丑小鴨的又是什么呢?野鴨們說:“你真是丑得厲害!不過只要你不跟我們族里任何人結婚,這對我們倒也沒有什么大關系。”公雁說:“聽著朋友,你丑得可愛,連我都禁不住要喜歡你了。你是那么丑,可以在她們那兒碰碰運氣!”聽他們的話,也禁不住讓人心生寒冷。當然在人心的凄寒中也有微弱的溫暖。母雞和雄貓們以貌似朋友的語氣對小鴨極盡規勸之意。如果聽從這些規勸,為了成全別人、迎合別人而活著,丑小鴨就要放棄自我,這樣的生存是窩囊的茍且的,他拒絕了這種茍且。聽從了自己內心的聲音,心靈深處的召喚,所以他決然選擇了離開。
冬去春來,丑小鴨經歷寒冬,蘇醒過來,他看到了優雅而美麗的天鵝在湖面起舞,他內心興奮極了,“我要飛向他們,飛向這些高貴的鳥兒!可是他們會把我弄死的,因為我這樣丑……不過這沒什么關系!這比被人們打死,被鴨子咬,被雞群啄,被看管養鴨場的那個女傭人踢和在冬天受苦討好得多!”向往美好的事物,對美好的事物執著追求,即使為此付出生命也無怨無悔。他垂下頭來,卻看到自己魅力的倒影,但那不再是一只粗苯的、深灰色的、又丑又令人討厭的鴨子,而是一只天鵝。他感到太幸福了,但他一點也不驕傲,因為一顆好的心是永遠不會驕傲的。
縱觀丑小鴨的人生之旅,他不被家庭接納不說,反而處處受難,無以自存。不得不逃難似的的離開,在家庭之外的世界也沒有什么溫情可言。他的人生看起來是沒有明天的。現實生活中,有這樣成長環境的孩子命運糟糕的例子比比皆是,多少有問題的孩子,如果追問下去基本都能探源到家庭教育的缺失,童年生活的不幸。可是丑小鴨卻實現了人生的新高度。聯想到生活中,和丑小鴨生活境遇相近,能夠實現人生新高度的也不乏其人。像《風雨哈佛路》中的麗茲、生下來四肢殘缺的胡哲、著名的脫口秀代表歐普拉不都是典型的代表嗎?不僅要問這些實現人生新高度的“丑小鴨們”,他們成功的因素是什么嗎?有共性嗎?麗茲知道,只有讀書成才方能改變自身命運,走出泥潭般的現況。貧困沒有止住麗茲前進的決心,在她的人生里面,勇往直前的奮斗是永恒主題。四肢殘缺的胡哲在多年磨練當中,具備了異常堅韌的心智和豐富的閱歷。這些精神上的素養完全彌補了肉體上的缺陷,幫助他超越了健全的大多數人,取得非凡的成就。歐普拉在繼母和父親的執著追求下努力讀書,每周寫讀書報告,天道酬勤,而后在費城舉行的有萬名會員參加的校園俱樂部演講比賽上憑借一篇短小震撼的演講“黑人·憲法·美國”拔得頭籌,贏得1000美元的獎學金。最后成為著名的電視臺脫口秀風云人物。
從他們的人生旅程來看,“丑小鴨們”獲得成功有一定的共性,那就是自身有一顆向往美好的心靈,并且有執著追求的信念。
我們不能選擇自己成長的家庭,也難以避開社會環境中的糟粕,當家庭和社會的傷害切實存在的時候(這大概是最不堪的成長環境了吧),我們顯得多么無助可憐啊,可是悲嘆哀憐自懲只能讓自己滑向更加暗黑的命運深淵。在這樣的糟粕中,學會自處就是最緊要的事情。學會自處就是要你的眼中看到美好的亮光,執求這樣的亮光,相信吧,你的身上早晚會披上這些光彩。而且披上光彩的人會在不經意間照亮在黑暗處眺望的眼眸,成為別人心中巍巍聳起的燈塔。
【作者 程予東 浙江省象山荔港學校 中學高級教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