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香港保險市場頻現內陸客戶的千萬巨額保單,這也讓內陸XX感到不安,陸續出臺了多條“限制令”,試圖給香港保單“降降溫”。但是資本的流動是自由的,如果不能逐本溯源,了解赴港購買大額保單的原因,就很難理解其中原由。 大額保單對于有錢人究竟意味著什么? 在香港,通常將保費達百萬港幣及以上的保險稱作大額保單。大額保單產品通常是杠杠比例高、兼具保障和融資的萬用壽險(高額人壽)、專注于穩定投資回報的儲蓄分紅保險以及滿足富人醫療需求的高端醫療險。 在這三個“富人險”中,高端醫療是為了滿足高凈值人群的健康醫療需求,以財富換取高質量的醫療保障和服務,這是容易理解的。隨著醫療科技的不斷發展,醫療費用不斷攀升,即使是高資產人士也未必能承擔起高昂的醫療費用。舉個簡單例子,香港高端醫療保險最高保額終身保障是5000萬港幣,約640萬美金,如果去美國治療癌癥等重大疾病,可能去看兩次病就花光了!假設沒有買高端醫療保險,而是花自己的錢,即使是高資產人士,也是會很心疼的。 其次關于儲蓄分紅保險,主要是由于全球投資環境不好,回報率較2008年-2014年間的投資回報率大幅下降,同時又伴隨著人民幣進入了長期貶值通道,因此,高資產人士對財富的保值需求要大于資產增值的需求,那么選擇香港儲蓄分紅保險,比如雋X、充X未來、安X等等,通過保險公司進行全球投資,投資機會更廣泛,可以獲得穩定的投資回報,同時可以做合理的美元資產配置。 輕松達到財富保值,又滿足了資產增值的需要。關于萬用壽險,為什么富豪會有較多的現金流購買長線回報的壽險產品呢?留下這些錢做其它投資回報豈不更高? 單單追求投資回報收益,保險并不是最佳的選擇。但是,保險作為一種特殊的保障型市場產品,它對于富豪們來說,有著許多不可言妙的作用。
假設A男投保了4000萬的高額壽險,保費是1000萬,指定兒子為受益人,當A男掛了,其子就能得到4000萬,財富立刻翻4倍,而且沒有任何風險,也沒稅。如果A男用1000萬買房子,第一房產多久可以增值4被,A男掛的時候,房價能翻四倍嗎?房價跌了怎么辦?第二遺產稅推出勢在必行,那需要交多少遺產稅?第三如果有多個子女,遺產變難產!第四財富傳承沒保障。 人壽保單和房產一樣,也是可以在銀行貸款的,假設貸款700萬,實際支付300萬,購買到4000萬人壽,這杠桿比例10倍多,同時香港保險還具備一個關鍵的優勢,就是人壽保險的分紅水平高于銀行的貸款利息,用分紅支付貸款利息,一舉多得。 通過購買壽險,A男實現的家族財富的保值增值和財富傳承。
《保險法》規定,被保險人死亡后,人壽保險金歸受益人所有,不屬于被保險人的遺產,如果沒有指定受益人,保險金算作遺產。 臺灣臺塑集團創始人王永慶,留下近600億新臺幣巨額遺產,相關遺產稅高達119億元,創下了最高遺產稅記錄。2004年曾經的臺灣首富蔡萬霖因突發心肌梗塞去世,留下46億美金的遺產,如果生前不做任何財產安排,上述資產需要繳納高達23億美金的遺產稅。可是家族繼承人總共只交了5億新臺幣遺產稅,約0.15億美金。臺灣國泰人壽是蔡萬霖旗下企業,據估計以壽險和信讬起家的蔡萬霖或購買了數十億的巨額壽險保單,這些大額保單被放置在家族信讬之中,讓自己的實際資產轉移出自己名下,最終起到節稅及保護資產的目的。 《保險法》規定,受益人無需清償被保險人生前所欠的稅款和債務。投保人可以通過保單指定多名受益人(如父母、妻兒),同時安排好受益人的順序以及每位受益人的份額比例,即使遽然離世還沒來得及留下遺囑,也可以一定程度避免家庭內部糾紛。最近的船王遺產爭奪案和拳王阿里遺產分配備受關注,給高資產人士敲響警鐘,盡早安排。據說香港某款萬用壽險,可以在生命末期6個月內就能理賠,意思就是A男可以在掛之前拿到理賠金,這個優勢非常重要。 香港大額人壽保單魅力何在? 內陸富豪偏愛赴港購買保險,原因究竟何在? 一、香港是一個天然的節稅港灣,稅率低、稅種少、而且2006年的時候取消遺產稅。很多高資產人士都將香港保單作為海外配資的重要一環,作為其節稅規劃或者移民的一個重要工具。 大陸雖然目前沒有開征遺產稅,但是很多人都明白這是遲早的事情,貧富差距越大,人民內部矛盾越大,社會越不穩定,對富人征收遺產稅是解決貧富差距的重要手段。基于對財富保值增值的考量,赴港購買大額保單成為一種未雨綢繆的良策。 二、合理配置美元資產;香港保險多以美元/港幣保單為主,購買香港保單相當于擁有了一份美元資產。有的人說外匯有風險,從2008年到2014年人民幣不斷升值,美元貶值,配置美元外匯風險很大,但是,2008年到2014年正是美國的幾輪QE才導致人民幣升值,考慮通貨膨脹和貨幣購買力等因素,美元資產并未貶值,反觀人民幣卻是對外升值對內貶值,通貨膨脹嚴重,人民幣實際購買力水平下降,配置美元非風險而是避險,更重要的是目前人民幣已經進入長期了的持續貶值,人民幣升值已成為歷史,配置美元資產更是刻不容緩。 三、香港保險隱私保護;如果保單持有人不告訴其他人,他人是無法獲取保單的具體情況。法定繼承和遺囑繼承,是要把所有的法定繼承人和遺囑繼承人叫到同一現場,來分配遺產,這是一個面紅耳赤的場面,尤其是關系復雜的家庭。而保險公司讓受益人接受財產時,只會通知受益人或其監護人,而不需要一起到現場。 四、香港保險的分紅水平較高,保單杠桿比例高等優勢也驅動了內陸人士赴港購買保單。內陸保監會副主席也是這樣評價香港保險的分紅能力。 這大概是香港大額保單走俏內陸的幾個原因之一。香港保單的走俏并非一蹴而就,內陸保險和香港保險也并非對立的存在,如何正確引導和規范兩地市場才是未來我們要努力的方向。 來源:整理自網絡,所涉觀點不代表鑫管家。 鑫管家APP新增資產配置功能,歡迎下載使用鑫管家APP并關注微信公眾號:鑫舟鑫管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