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專家指出 在朋友圈拼步數,一天走了3萬步,52歲的陳先生怎么也沒想到右膝會因此疼痛難忍。經診斷,陳先生是運動過度導致膝關節積液、半月板撕裂。“患者體重較重,加上運動過量,已引起膝關節損傷,造成膝關節積液、半月板撕裂。目前正進行康復治療,如恢復不佳就只能手術了。”因拼步數引起的膝關節損傷在臨床上并不少見,多是運動過量引起急性損傷。 李女士今年50多歲,平時愛好鍛煉身體的她,經常到附近公園散步,基本上每天兩萬步打底。沒想到,這種追求健康的方式給她帶來大麻煩。正是因為走路太多,對膝蓋產生了損傷,時間長了,原本應該起到潤滑關節作用的關節腔液越來越多,這才形成了積液。 一位60多歲的病人,體重60公斤,身高一米六,每天暴走15公里。剛開始鍛煉有點腰酸背痛也正常,但走了半個月以后,一站起來就覺得右邊大腿根部疼痛,當時還可以走路,就以為是扭傷了,撐著沒到醫院去。后來,越來越疼,病人才到醫院,一檢查才發現,原來是大腿的骨頭“走斷了”...... 你的身體能承受每天這么多步嗎? 每個人承受的運動量不同。如果平時有運動習慣,每天一萬步兩萬步并不困難。但對于平時缺乏運動的人,突然一天內走兩萬步,可能會對心血管系統和運動系統造成太大負擔。如果持續這么做,可能出現關節、韌帶、骨骼損傷。 對中老年人來說,每天可以堅持輕負荷的鍛煉30分鐘以上,但不要超過1小時。如果換算成步數,大概在5000~10000步。 那么,到底怎么走才最健康呢? 走路被世界衛生組織認定為“世界上最好的運動”。研究表明,走路多的人身體會更健康。無論是徒步旅行還是記步運動,都可以起到鍛煉身體的作用。專家認為每天走6000步才能達到健身的效果。 每天走6000步≈3至4千米行走距離≈3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 中國營養學會推薦:《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也建議成年人每天進行累計相當于6000步以上的身體活動。因此每天6000步,是走路最健康的步數! 俗話說“飯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每天,我們上廁所走幾步,上下樓走幾步,辦公室里走幾步……但除了這些零碎的步數,每天能夠一口氣走上6000步是真正能夠改善大家健康的。只要一口氣把這6000步走完,長久堅持下來,健康狀況就會有質的改善。而最佳的鍛煉時間是早上8—10點。 心臟一天通過跳動要往外打10萬次血,血出去后還得回到心臟,誰在起作用?全身的肌肉。通過走路讓心臟好起來的方法,其實很簡單:把胳膊擺起來,最好擺到齊肩平,把步子邁開,配上呼吸。每天堅持15~20分鐘,比走兩個小時都要有效果。 專家表示,長時間、有節奏、速度相對較快的走路能改善健康,在于六方面原因:
▼ 總而言之 運動最好的方法就是走路 但不要盲目的“拼步數” 在健康的基礎上 有意識地加大、加快步伐 將運動融入生活、增加熱量消耗 讓走路這顆“長壽藥”發揮最大效果
|
|
來自: 為什么73 > 《正an個人收藏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