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 【譯文】 世上有無數繪畫的高手,但是都無法畫出那種刻骨銘心的傷痛。 【出典】 晚唐 高蟾 《金陵晚望》 注: 1、 《金陵晚望》 高蟾
曾伴浮云歸晚翠,猶陪落日泛秋聲。 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 2、注釋: “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意思是“世間無數大畫家,誰也難畫出此刻的一片傷心之感。” 3、譯文: 那曾經伴隨著翠綠的樹林的浮云在傍晚悄然歸去,秋天的寒風還陪伴著消逝的落日。世間無數大畫家,但誰也難畫出此刻的一片傷心之感。 4、高蟾(約公元八八一年前后在世)字不詳,河朔間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僖宗中和初前后在世。家貧,工詩,氣勢雄偉。性倜儻,然尚氣節,雖人與千金,非義勿取。十年場屋,未得一第,自傷運蹇,有“顏色如花命如葉”句。與郎中鄭谷為友,酬贈稱高先輩。乾符三年,(公元八七六年)以高侍郎之力薦,始登進士。乾寧中,(公元八九六年左右)官至御史中丞。蟾著有詩集一卷,《新唐書·藝文志》傳于世。 唐代詩人。河朔(山西河北北部)人。生卒年不詳。本為寒士,“性倜儻離群,稍尚氣節。人與千金無故,即身死亦不受。”(《唐才子傳》)累舉不第,歷時10年,曾怨而作詩道:“曾和秋雨驅愁入,卻向春風領恨回。”(《下第出春明門》)又曾題詩省墻間:“陽春發處無恨蒂,憑仗東風分外(一作‘次第’)吹”(《春》之一)。唐僖宗乾符三年(876)中進士。唐昭宗乾寧年間,官至御史中丞。與鄭谷、貫休友善,鄭谷有《高蟾先輩以詩筆相示抒成寄酬》詩,貫休有《避地寄高蟾》詩。高蟾工五、七言律絕,多寫感事憤世、嗟老傷懷的悲慨,較好的有《金陵晚望》、《晚思》、《途中除夕》等。其壓卷之作是揭露抨擊晚唐科舉的《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天上碧桃和露種,日邊紅杏倚云栽。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東風怨未開。”詩全用比體,寄興深微。《新唐書·藝文志》著錄有《高蟾詩》1卷。 《全唐詩》卷668亦將其詩編為1卷。 高蟾的詩在《全唐詩》中僅保存36首,但很有特點。總起來看,主觀抒情的多,客觀記事的少,但都浸透著個人的凄楚和時代的悲哀。高蟾的詩大多是律詩、絕句,尤以五絕和七絕為多,這和曹鄴、劉駕、邵謁等以五言古詩為主者不同,又是一種創作傾向。高蟾的詩風與李白相似,清通不尚雕飾,以表情達意為主,有些地方,寧肯不合律,也不以聲害義。高蟾的詩中往往用疊字,與其他字詞搭配,構成美好的詩句,這是他詩歌的獨特之處。 5、秋天的傍晚,詩人登上金陵(今南京)城頭遠望,只見浮云落日映照著這座古城,一種滄桑之感涌上心頭。這里所說的“一片傷心”,即是指這種情緒而言。浮云落日是有形之物,丹青能畫;而“一片傷心”,乃抽象感情,所以縱有丹青妙手,也難以描繪。黃叔燦《唐詩箋注》說:“‘畫不成’三字,是‘傷心’二字之神。”正因為畫不成,故見“傷心”之深;也正因為傷心如此,所以誰也難以傳神地畫出這種心聲。 結尾兩句,感慨深沉。高蟾預感到唐王朝危機四伏,無可挽回地走向崩潰的末日。他為此感到苦惱,而又無能為力。 高蟾的《金陵晚望》和 韋莊的《金陵圖》都寫到了“傷心”,詩人為何傷心?我先講解一下韋莊的《金陵圖》 韋莊《金陵圖》 誰謂傷心畫不成? 畫人心逐世人情。 君看六幅南朝事, 老木寒云滿故城。 畫家是什么人,已不可考。他畫的是南朝六代(東吳、東晉、宋、齊、梁、陳)的故事,因為六代均建都于金陵。這位畫家并沒有為南朝統治者粉飾升平,而是寫出它的凄涼衰敗。他在畫面繪出許多老木寒云,繪出危城破堞,使人看到三百年間的金陵,并非什么郁郁蔥蔥的帝王之州,倒是使人產生傷感的古城。這真是不同于一般的歷史組畫。 高蟾是比韋莊略早的詩人 高蟾的《金陵晚望》結尾兩句,感慨深沉。高蟾預感到唐王朝危機四伏,無可挽回地正在走向總崩潰的末日,他為此感到苦惱,而又無能為力。他把這種潛在的危機歸結為“一片傷心”;而這“一片傷心”,在一般畫家筆下是無法表達出來的。 韋莊顯然是讀過高蟾這首《金陵晚望》的。當他看了這六幅南朝故事的彩繪之后,高蟾“一片傷心畫不成”的詩句,似乎又從記憶中浮現。“真個是畫不成么?”你看這六幅南朝故事,不是已把“一片傷心”畫出來了嗎!于是他就提起筆來,好象針對高蟾反駁道: “誰謂傷心畫不成?畫人心逐世人情。”為什么就畫不成社會的“一片傷心”呢?只是因為一般的畫家只想迎合世人的庸俗心理,專去畫些粉飾升平的東西,而不愿意反映社會的真實面貌罷了。 詩人在否定了“傷心畫不成”的說法后,舉出了一個出色的例證來:“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滿故城。”請看這幅《金陵圖》吧,畫面上古木枯凋,寒云籠罩,一片凄清荒涼。南朝六個小朝廷,哪一個不是昏庸無道,最后向敵人投降而結束了它們的短命歷史的?這就是三百年間金陵慘淡現實的真實寫照。 將高蟾的《金陵晚望》和本篇作一比較,頗耐人尋味。一個感嘆“一片傷心畫不成”,一個反駁說,現在不是畫出來了么!其實,二人都是借六朝舊事抒發對晚唐現實的深憂,在藝術上有異曲同工之妙。 兩首詩均抒發詩人為唐朝的衰敗而傷心的心情。高詩前兩聯寫“伴浮云”,觀晚翠都是曾經之事,如今殘照當樓,遠聞秋聲,無盡傷心。韋詩后兩聯以“老木”、“寒云”“古城”畫盡六朝興廢,不禁傷心難耐。兩首詩都表現出詩人為國家衰敗而傷心,感世傷時的情懷。 兩詩從不同的角度抒情,高詩通過晚望金陵,從“落日”“秋聲”等意象中,由景及情生出一片傷心之情,詩人認為這種深重的傷心,即使是丹青妙手也是畫不出來的。韋詩作者通過觀看金陵圖,認為畫家用“老木”“寒云”等意象,足以表現出對國事衰敗的傷痛之情,幾個簡單的景物便能勾畫出深沉之悲痛。 6、月西斜,填一曲慢詞,我等你。用你心儀的詞句來裝飾我的立意,一段素帛,揮毫潑墨,增詞減句,調宮定律,唯有對你的思念推敲卻刪除不得,成為我詩篇的永恒主題,綿綿心事訴筆底。我把它留在曉風殘月的楊柳岸上,就當是我為再次見到你留下的伏筆。但愿有一天見到你時,你說是它感動了你。哪怕是金風玉露一相逢,也了卻我朝朝暮暮深深濃濃的情愁思念。 夜深沉,描一幅丹青,我依然等你好。燭影下,我守著水墨氤氳的云煙,素墨渲染,畫面上除了我對你的深深思念的留白,就只有雁字行行伴凄涼,半壟花痕風卷霜,再也無法描摹出春天的模樣。我知道,面對寂寞無邊的相思,“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我的畫無法裝裱,也無從落款。唯有在這風輕云淡的夜,獨釣起點點思念,于迢迢山水間,描摹著我等你的色彩。今日的暮靄里,我尋覓著你的身影,讓我今生的愁思,今生的思念,凝結成雪花般的晶瑩留言:我等你。 7、此岸彼岸,你在前朝淺笑一場相逢,我在今朝深憶兩心相溶。“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我的畫終無法裝裱,也無從落款。天青色等一場煙雨,而我在煙雨里撐傘靜靜的等你!如今生能再執你手,扶你之肩,即使三生無愛,迷途百年,也愿! 8、夜未央,燭影搖紅。我在燈下呵手揮毫,以情為筆,以淚勻墨,在宣紙上洇暈開來,工筆細細的描畫,沿著一只蝴蝶的軌跡尋得一朵花,畫出春天的美。落下一滴淚,畫出憂傷的眉。也許,春天就在那道畫簾的后面,等我掀開就會露出輕煙淡水的江南。欲將匿藏在每一黛瓦粉墻柳煙深處的夙愿渲染。倚于三月的斷橋,墨跡輕點著那把碧竹傘,傘下的女子依舊是千年前的模樣,素顏淡淡,握著灞橋煙柳,依舊尋覓著不知那支遺落何處的重逢金釵。在云煙繚繞的深處,靜水之渚,等良人的馬蹄聲歸來。 有時候,想延著水墨氤氳的云煙,與你挽手一起去遠古的朝代。在黃昏時于驛路酒館, 截來一寸月色,倒入陳年的花雕中,守著脈脈燭火,陪你把酒言歡,微醺處,我用指沾酒在桌上寫詩,你斜過高聲吟讀。這樣寂寞的詞章以及酩酊的輕愁,落在酒中亦是幸福;有時候,想循著濃墨重彩鋪設的路徑,邀你坐上我的馬,踏著平平仄仄的辭藻,相攜一起去看你的紅塵你的從前。深深淺淺,穿過一片又一片的塵,策馬執手共天涯。 庭院深深深幾許,我了望在遠古到今昔。一枝三月的桃花從墻頭,探出了前生后事的旌語,慢慢描畫著墻里的故事。你看,庭院里的桃花都落了。有癡人為你畫一幅水彩丹青,有癡人賞看。仰看長天與月色,也許,前世我是位深宮宅院的女子,庭中五言的芙蓉七言的牡丹,被衾下的詞澆灌得姹紫嫣紅,身穿一襲唐詩長裙曳地,獨醉霓裳,只為等那撫琴人相約,一同閑話前世說破今生。也許,前世我是邊寨大理一位姑娘,在郎月風清竹影婆娑下,衣袂飄飄,唇邊的一曲《月光下的鳳尾竹》婉轉深幽,閑閑、淡淡、聲聲、疊疊,不知那知音人是否能一路循著韻來合?是不是昨世的種種因果,才換來今生如此的糾結。 有風過,吹落滿紙的層層謊言,連同飽蘸濃濃墨水的筆一起墜落,落入舊時的江南,輕濺點點斑跡,驚起了一楫楫烏篷船,隨風漾漾招惹來三千江水的閑愁。夢里畫出枕邊花色正紅,夢醒卻畫出十萬八千里相隔太久。記得,你曾說只是暫別離。而今,歸期卻杳如黃鶴,你的一次次的推委,我一次次的妥協,從此,酒醒處曉風殘月。“記住你的臉色,是我等你的執著,你是我一首唱不完的歌。”撫著中指上鉆石子環,昨日的誓言在耳畔回蕩依舊,那個許我一生為侶的男子如今在何處?夜深千丈燈,惟有淚兩行。我一直想問你,誰是你的今生之約?誰是你的畫中之人?誰是你的秦晉之好?而你,會答么?我就這么踮起腳尖,向著天涯,望穿秋水等著答案。 “你的輪廓在黑夜之中淹沒,看桃花開出怎樣的結果?看著你抱著我,目光似月色寂寞,就讓你在別人懷里快樂。愛著你,象心跳能觸摸。畫著你,畫不出你的骨骼……”千帆過盡,你的容顏成了我指下的殤。你的姓氏成了我筆下的疾,唐朝高蟾在《金陵晚望》寫道: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我只得這一筆寂寞的相思畫成一枚溫暖的燭火。守在飛檐漏窗下的一挑哀艷的紅燈籠里,與清風相依為命。若是金風玉露一相逢,哪得朝朝暮暮恩恩怨怨情情愁愁紙上畫白頭?” 欄桿獨倚處誰傷漢宮秋月?良辰美景下誰懂霓裳寂寞?納蘭性德的詞在疑惑中踏香而至:“淚咽更無聲,止向從前悔薄情,憑仗丹青重省識,盈盈,一片傷心畫不成。別語忒分明,午夜鶼鶼夢早醒,卿自早醒儂自夢,更更,泣盡風前夜雨鈴。”輕輕一點,寥寥數字從古徹今的綰就而來,刺破我的心痕。抬頭時也只是云在外邊,月在天邊,低首斂眉,相思句對誰說?婺源硯墨碾過南國之南,流轉成一個人的風滿衣袖。僅此而已。 夏深花凋,蟬鳴聲聲。手中的筆卻再也臨摹不成春天的模樣。曾經的歌吟笙簫,在六月的風中仿若訴說著若隱若現的悼詞。猶記得張愛玲說“到處都是傳奇,可不見都得有這么完美的收場。”所有的經年煙云,我用水墨都畫在曉風殘月的柳堤上,看去皆是澄明,一切都是望不穿的歸。幡然醒悟,我終做不成你百合的妻。注定是那淚痕千點濕紅妝的畫中人。走筆至此擱半,一片傷心畫不成,于重重山水間,何處安身立命?無從落款,也無法將丹青裝裱成幅。 墨香盡處成陌路。 如今,我發未如云,卻手執一支金步搖,淡笑無語。在水墨的畫中,你也只剩風清云淡的影。六月的天空下,正落英如雨。我輕輕回眸,然后轉身離去,從此,不再有故事…… 9、紅塵過客,知己難尋,千百次的相遇,只為今生一次回眸,擦肩而過已是陳年習慣,只因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飛星傳恨,銀漢條條,有誰忘卻煩惱,相遇相守?愛恨皆有因,一切因果自定,一切隨緣即可。 忘卻喜怒哀樂,世間紛紛擾擾,獨自浸沒在亙古的禪院,悠遠的佛音靜靜地穿越在千里之外,禪意的紅塵,禪意的人生,也不過如此。 聆聽一片葉,品味一朵花,翻閱一書籍,也許就是福,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誰有誰的果,誰有誰的因,如若做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也許即使佛。 10、舊時紅顏,今日歡顏,依然笑靨如花,豐潤了點點干枯的青衫。那番嬌嗔,依然在那甜甜酒窩中豐盈了動人的凝眸,魂夢中,暖了一世隔世的柔香。如花纏綿,似水流年,回得了過去,回不了當初。“人世多錯忤,與君永相望。”也許,世間總會有太多的無奈,注定了懷緬。在季節的推移中,默默地開,默默地結果,愁眠詩書,卻沒有能力選擇自己的道路。只能一聲幽嘆,奈何紅塵浮華,錯綜弄人,情深緣慳。到最后,也是“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 11、小樓昨夜又東風,萬物皆變為一味。試把疏狂圖一醉,如今已是少一人。落月搖情滿江樹,柔情撒思蓋全閣。明月樓高休獨倚,試問言語多感傷。 轉頭,低語,不覺,淚千行。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 如是而已。 樓高,月落微光,獨自已憑欄。 今夜,誰又,獨倚高樓? 12、一連串下雨的日子,整個世界不見了陽光的蹤影,漫漫的雨聲彌漫整個世界。突然想起也許《百年孤獨》里的那個關于十年的大雨而荒廢的整個城市的故事是真的,也許用不了十年,一年就夠了,所有的物體都凋零了,然后消逝,連著一起消逝的是所有的記憶。什么曾經發生過,什么又只是一種類似幻想的虛幻,什么是真實?我們真的能分的清楚嗎? 喜歡用筆去記錄一點東西,因為記憶是彌足珍貴的,關于昨天的記憶,多少還殘留著?甚至是關于今天的。是記憶在衰退,還是我們被時光所匆匆拋棄?激情和天真,在時光中慢慢的消磨,在執著中消耗,它們是那么寶貴的品質。那些曾經讓自己可以無緣由的高興一整天的東西,那些對藝術發自心底的陶醉,那些想走遍世界的激情,那些想做夢想里的自己的那些心愿與付出的義無反顧,那些單純夢想里所散發的純真……記下來,那些彌足珍貴的瞬間,那些小小喜悅,小小的悲傷,小小的瘋狂,那些一切的一切,那些讓自己成為自己的東西,無論是好是壞。像是昨日的自己給明日自己的一份禮物,彌足珍貴。 天終于晴了,在久久的雨后,池塘里的荷花開了,那種遠離塵埃的色彩與清幽的芬芳,有時候會讓人忘卻自己的存在,有時候會懷疑世間怎會有如此的美麗。欲望讓我伸出手,那是怎樣一種丑陋的情緒,我想占有這份美麗,卻明知道這會讓它結束生命。最終沒有摘下它,只是在心底對它說,ED!有空再來看你。 走在路邊,發現在這開始變的熾熱的空氣里,彌漫著各種的味道,那些屬于綠葉的味道;那些屬于花的味道;那些屬于芳草的味道;還有雨后泥土的味道……有時候會被一種獨特的味道所吸引,遠遠的便知道附近有一棵玉蘭,一棵米蘭,或者是一棵梔子花……有人說顏色越淡的花,越是芬芳。看來是真的,她們的內斂決定了她們的色彩,在悠遠的時光里,默默的孕育,在綻放的那一刻,她無需任何言語,滿世界里都是她的芬芳,如同一個人的品質。 當陽光,帶走最后一抹光彩,沉入天邊那無盡的虛空里,微風帶來一絲清涼。走在路邊,突然腿被什么溫熱濕潤的東西柔柔的觸碰著。回過頭,一只可愛的毛融融的白色大家伙正快樂的跟著我,舔著我的腿,其可愛憨厚狀讓人不禁無限愛憐。好想拿根肉骨頭將它誘拐,要不就拿腿腿給它暫時當棒棒糖也是可以的。正在想著如何如何的時候,遠處傳來一聲大喝,它扭動著碩大的尾巴快樂的跑向它的主人,看來誘拐計劃是失敗了。歐!可愛的狗狗,AD!期望明天還能遇見你! 有人說,走在大街上,在人群中,會突然發現,那些洋溢在別人臉上的表情,那些微笑的滿足的臉,似乎代表了一種叫做幸福的東西,那是我們發自內心所渴望的東西。在獨立宣言里,有一種權利叫做追求幸福。在人群尋找那種叫做幸福的東西,從天空到樹梢,從人們的表情到腳下的花花草草,什么是幸福?它和永恒相連嗎?還是會轉瞬而逝?它一定和擁有什么有關嗎?那么作為一無所有的人,就注定和它無緣嗎?有些東西我們真的可以控制嗎?有些努力就真的有回報嗎?有些追求真的值得嗎?有些信仰真的通往幸福嗎?好心就真的就會做好事嗎?歲月流淌,一切的一切真的是像糟糕的地方流淌,還是最終流入大海?沒有答案,只是尋找尋找,在每一個山窮水盡之時,問自己內心里什么才是想要的,有時候那些小小的聲音讓自己不禁心酸。可是人生還是要走下去,在每一個山窮水盡之時尋找或等待柳暗花明。有些東西注定無法擁有,有些安逸注定要舍棄,有些努力注定沒有回報,有些追求看起來是如此荒誕不羈,有些價值在別人看來是如此一無所是……可是這是自己的人生,誰的人生不是只有一次,誰能告訴誰,誰又能否定誰?那些也許無價值,也許無回報的努力,最終在時光里點點滴滴串成了一個形狀,那是屬于自己的形狀,也許量變最終沒有促成質變,也許促成了,但是誰知道呢?只有自己知道發生了什么。一生也許只是為了一番經歷,一番成長,一番最終讓自己無悔的生活。 這一切如同鏡花水月,在時光里蒼然而過,愛上一個人,或許只因為愛上了他的滄桑,就如同愛上自己的影子。是誰說得: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 13、讀著詞,想著遠去的你。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我的身體突然失衡,直直的往懸崖下倒去。盡管我能,能看到你慢慢的離我遠去,水阻山隔我卻不能牽住你的手,你不停的回首,告訴我,生命中注定你我異路。可是我不能,不能左右我對你的想念情愫,看我的眼淚肆意橫流,是你的揮毫潑墨,你還凄切什么? 有風自窗隙間吹來,紫色的花瓣雨一點點又在紛紛颯颯。一定有人如三年前的我一般陶醉著這紫色的花雨,而偷偷的懷有愛恨的心一定為這雨的芬芳而祈禱,一定會在雨中默默地祝福。那種愉悅,那份多情,不能費力躍然紙上的多情,一定為無數人羨慕。只是曾經的愉悅卻為如今的逃避,曾經的等候變成決絕。 記憶若是可以任由人的選擇,不知道我會不會選擇失去?隨然心已痛的不知所謂,雖然,總是想要忘卻。可是,越要忘記的時候就越是記起。真正的心痛是無法說出的,無法說出的才是真正的心痛。雖然這樣的滋味不是第一次如此刻骨銘心,卻是第一次如此痛徹心扉,深入骨髓。我可以不去看那條熟悉的小道,不去嗅那滿鼻的花香,不去欣賞那滿園的紫色怒放。但那記憶卻趕滿腦子,在不知的何時,心中定為終身! 花謝了會再開,人走了會回來嗎?問天問地問自己,沉默依然是唯一的答案。多少個無人的靜夜里,如幽靈般徘徊在長街的身影,孤單而凄清。無所謂尋找,無所謂希望了,更無所謂等候了。哀大莫過于心死,而我已聽到了死亡的聲音。花,依然如期的綻放。心,卻一點點死在花的綻放里。 飛花如雨的歲月轉瞬即逝,淡月疏影的時節伴著我熬過了一天又一天,讓那顆波瀾不驚的心漸漸平靜,雖說未做到心靜如水,卻也可以抵擋外界的紛亂污濁。 一直希望那些癡情纏綿與我無關,設法將自己放置于世外,總想讓自己保持冷漠,化解這些情愛的糾葛,可怎么會眼睜睜的看著一個個靈魂在苦苦的追尋中隕滅!我的心在拗痛著,雖說心存善即縱惡,可誰又能做到無雜念呢?生怕再因為一個“不忍”而傷了你也傷了我。 看著你的眼神,我的心在隱隱的痛著,是你的絕情顛覆了我的處心積慮建立起來的信心。你可曾知道,你在拒絕我的時候也在用堅強掩飾著你的無奈,因為不可以所以你拒絕。愛或被愛都是一種痛楚,我只希望將這份痛減少至最少,讓你與我還能在同一個藍天下彼此關懷,彼此安慰。 我知道生命會處于一種混亂不安,曖昧糊涂的狀態中。只是慶幸自己還擁有漆黑的頭發,明亮的眼睛,雪白的牙齒,甜美的聲音,自由的笑容和獨特的品質。所以能在自戀與自毀的泅渡中,奔向彼岸。 心,空落的沒有一個可存儲的地方,靈魂如流云一般漫無目的的漂浮著,情感如鎖鏈一樣深深的鉸接著,誰又能知我懂我呢?一味愚昧,無可奈何,只為那一絲的純潔,我打碎了一個美麗的童話。所有的一切將隨著破碎一起埋葬,因為我們只是彼此在時空交錯時偶遇的一個擦肩。無情并非是錯,因為我們別無選擇! 愛無悔,青春不瑟。堅持終究是存在的信念,相信自己不是別人青春路上的佛山,別人更不是你的燈塔。
|
|
來自: hjmhjmhjmm > 《唐詩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