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晚望》 唐:高蟾 秋天的傍晚,詩人登上金陵城頭遠望,只見浮云落日映照著這座古城,一種滄桑之感涌上心頭。他也預感到王朝危機四伏,無可挽回地走向崩潰的末日。無限傷心,而又無能為力。 說不出來的傷心才是真傷心,能說得出來的,終究還是太淺。 “畫不成”三字足見其“傷心”之深,之無可奈何。 “真個是畫不成么?”韋莊偏偏就跟他杠上了。韋莊在《金陵圖》中: 誰謂傷心畫不成,畫人心逐世人情。 你看這六幅南朝故事,不是已把“一片傷心”畫出來了嗎! 請看這幅《金陵圖》吧,畫面上古木枯凋,寒云籠罩,一片凄清荒涼。南朝六個小朝廷,哪一個不是昏庸無道,最后向敵人投降而結束了它們的短命歷史的?這就是三百年間金陵慘淡現實的真實寫照。 其實不管畫成畫不成,兩人都是對唐王朝無可挽回地走向崩潰感到無限傷感和憂懼之情。 《金陵晚望》這首詩簡單易懂沒什么可講的,來說說作者好了。 高蟾是晚唐詩人,小時候家境貧寒,連續十年高考不中。第十年終于受不了,爬到考場院墻上寫了一篇諷刺考試不公的詩: 冰柱數條搘白日,天門幾扇鎖明時。 陽春發處無根蒂,憑仗東風次第吹。 還好后來得到一位朝中官員賞識,第十一年終于考上進士,后來還官至御史中丞,正四品,相當于現在的紀委委員。這官階在詩人里算很不錯了。 他壓卷之作是揭露抨擊晚唐科舉的《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 天上碧桃和露種,日邊紅杏倚云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東風怨未開。 大唐的偉大詩人太多了,高蟾的文采在明星璀璨的唐朝可實在不能說出眾。 “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和“天上碧桃和露種,日邊紅杏倚云栽。”這兩句已是他詩歌的最高峰了。 孫光憲《北夢瑣言》這么評價高蟾:“這個高蟾的詩呀,雖然思路新鮮,但是老在形式上做文章、沒啥深刻內涵,真是一個詩壇罪人。” 有個叫薛能的甚至說:“老子要是見到他,一定要打他幾個大耳刮子。” 我覺得吧,你說人家高蟾寫得不好就算了,你干嘛動手打人呢? 人家高蟾也是上《唐才子傳》的,詩歌自有其獨特之處。你說人家不好,自己應該更高明一些吧? 我特意去查了查這個薛能,嘿!牛逼哄哄的樣子,可是一篇讓人印象深刻的作品都沒有。他的詩在別人眼里是這樣的:“沒啥高明見解,就愛吹牛,還自己說自己寫得一流。” 不吹牛逼會死呀? 咱們給他放大加粗,幫高蟾出口氣! ------END------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 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 迂夫子讀詩詞yufuzids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