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生活節奏的加快、工作壓力的加大及生存環境的惡化,我國惡性腫瘤發病率明顯上升,癌癥譜也正由發展中國家的高發癌癥譜向發達國家的高發癌癥譜過渡。 整理:好大一只龍貓 來源:醫學界消化頻道 中國食管癌新發病例數約占全球的50%,食管癌一經臨床診斷,往往已經處于中晚期,5年生存率低于20%;而食管早癌經治療后5年生存率達90%以上。胃癌是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就我國胃癌患者而言,早期癌僅占2%~10%,5年生存率達95%~97%,約85進展期癌患者可以手術治療,5年生存率僅20%~30%。結直腸癌是我國常見的惡心腫瘤之一,且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及膳食結構的改變,其發病率逐年提高,而確診的結直腸癌中,晚期患者占大多數,其5年生存率約為50%。及時進行內鏡檢查,發現結腸腺瘤及早期腺癌并處理,可明顯降低結腸癌發病率。 消化道早期癌比較隱匿,內鏡醫生尤其是欠缺經驗的內鏡醫生往往不能發現。近期,醫生站邀請到了上海東方醫院消化科胥明老師,他為大家介紹了《關于如何提高消化道早癌檢查的思考》,小編簡要整理,以饗讀者。 國內外早癌檢出率現狀 我國食管癌年新發生率占世界總數的50%,死亡人口占世界食管癌死亡人口的60%~70%。胃癌年新發患者占世界的42%,男、女性死亡率分別是歐美發達國家的4.2~7.9倍和3.8~8.0倍。近年來,我國的大腸癌發病率以4.71%逐年遞增,遠超2%的國際水平。 再看一組數據:
國內與國外早癌檢查率差異的原因在哪里? 1.設備上的差距 2.相同的內鏡設備,完全不同影像效果? 我們的圖片 日本的圖片 3.術前充分的準備 為充分清洗,大量黏液遮擋視野,容易造成漏診 充分清洗后,視野清晰,避免漏診 4.齊全的內鏡輔助設備 ◇沖洗設備可對顯露不清的部位隨時沖洗; ◇恰當的應用內鏡透明帽有助于保持清晰的內鏡視野; 5.特殊內鏡及內鏡下染色劑的使用 高清內鏡有更好的分辨率,可以提供早期癌的診斷率。其他內鏡,包括放大內鏡、共聚焦內鏡、自體熒光內鏡及電子染色內鏡等,都需要在白光內鏡疑診病變部位后進一步觀察病變特點時使用,可提供早期癌診斷的準確性。因此,各種先進內鏡技術的應用都是以白光內鏡下發現疑診部位為基礎的。而內鏡下染色劑,包括盧戈液、靛胭脂、亞甲藍、醋酸等,單獨或者聯合應用可提高消化道腫瘤早期診斷的準確性,也大多是以白光內鏡發現疑診部位為基礎。可以看出,雖然內鏡技術日新月異,但對白光內鏡下各種消化道早癌形態的熟悉始終是內鏡醫生的基本功。 盧戈氏液染色 靛胭脂染色 早期胃癌的內鏡診斷 組織學分型(中村分型) ◇分化型(來源于腸上皮化生黏膜)乳頭狀腺癌、管狀腺癌 ◇未分化型(來源于胃固有腺)低分化腺癌、印戒細胞癌 經典V.S分型 ◇MV(microvascular pattern):即MV(微血管)表型,包括規則MV表型,不規則MV表型,和MV表型缺失三種。 ◇MS(microsurfare pattern):即MS(微結構)表型,包括規則MS表型,不規則MS表型,和MS表型缺失三種。 ◇DL(Demarcation line):即分界線,癌變組織由于結構改變而與鄰近組織之間形成的邊界線。 早期胃癌的特異性表現 白色不透光物質(White opaque substance,WOS) ◇黏膜上皮內一種白色的不透光物質,細胞吸收脂肪小滴; ◇可鑒別腺瘤和高級別瘤變/EGC,敏感性和特異性分別為94%和96%; ◇WOS可影響對MV觀察,這對病變性質的鑒別也有重要意義。 White globe appearance(WGA) ◇鑒別癌和低級別瘤變; ◇敏感性、特異性21.5%,100%; ◇為腺體內壞死物(intraglandular necrotic debris); ◇WGA存在于EC病變,LGA病變中無WGA出現; ◇是EC病變不一定就有WGA,但又WGA就是EC病變; ◇沒有WGA不一定就是LGA。 淺藍色棘狀結構(Light blue crest,LBC) ◇NBI內鏡下觀察:黏膜上皮表面出現淺藍色棘狀結構。腸化生上皮刷狀緣反光所導致; ◇識別腸上皮化生的敏感性為89%,特異性為93%。 微血管的改變 ◇擴張:微血管管徑超過正常的2倍以上; ◇口徑不均一:同一血管管徑差別在2倍以上; 扭曲 密度改變及明顯邊界 形狀不一 早癌的內鏡分型 ◇隆起型(Ⅰ型):隆起>5 mm; ◇淺表型(Ⅱ型):Ⅱa型淺表隆起型(隆起<5 mm);Ⅱb型淺表平坦型;Ⅱc型淺表凹陷型(凹陷<5 mm); ◇凹陷型(Ⅲ型):凹陷>5 mm。 病變范圍的測定主要依靠白光內鏡、染色內鏡、ME-NBI。 EGC的浸潤深度預測:WLE(隆起型)
ME-NBI在判斷胃癌浸潤深度方面存在爭議,胃癌的組織多樣性和炎癥背景為主要原因。 無MS結構、散在分布的血管、微血管扭曲或擴張對于病灶浸潤深度的判斷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WLE用于EGC的組織學分型(凹陷型病變)
內鏡下對凹陷型癌分化程度的判斷 內鏡對胃癌的浸潤深度的判斷 胃早癌的NBI放大內鏡分型 網格型(fine network pattern):血管呈前述異常改變即擴張、迂曲、多形,排列密集,呈網狀,MS消失,病理呈分化型早癌。 稀疏型(corkscrew pattern):血管呈前述異常改變即擴張、迂曲、多形,血管結構稀疏,色澤蒼白,MS消失,病理呈未分化型早癌。 乳頭樣改變:MS紊亂,微小化,呈乳頭樣改變,病理常呈分化型早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