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瓜(Bitter gourd) 原產于東印度熱帶地區。日本、東南亞栽培歷史悠久,17世紀傳入歐洲,僅供觀賞,不食用。我國明代以前醫書沒有記載苦瓜,明代《救荒本草》、《本草綱目》始列入,疑為三寶太監下西洋時,從南洋群島移植過來。廣東、廣西、福建、臺灣、湖南、四川等省栽培較普遍。 清初屈大均,他在《廣東新語》中說苦瓜:“一名君子菜。其味甚苦,然雜他物煮之,他物弗苦,自苦而不以苦人,有君子之德焉。意思是苦瓜雖苦,但與別的菜一起烹飪時卻不會影響別的菜的味道,絕不會把苦味傳給“別人”。這樣“只苦自己不苦別人”的風范,故苦瓜又有'君子菜'的雅稱。 苦瓜以味得名,苦字不好聽,粵人又喚做涼瓜??喙闲稳缌鰻钔黄穑址Q癩瓜;瓜面起皺紋,似荔枝,遂又稱錦荔枝。 苦瓜(Bitter gourd) 植物分類:葫蘆科(Cucurbitaceae) 土壤酸堿度:pH值在6-6.5之間最好 發芽天數: 4-10天。種子殼很硬,要先放在45 - 55℃的熱水中燙20分鐘,然后放在30℃的溫水中浸泡24小時后,再播種。 成熟天數: 3個月以內。栽種后5-6周就會開花,開花后15-20天就可以采摘. 株距:3米 種子覆土深度:12毫米 栽種時間:3月份即可開始育苗栽種。在寒冷的地區,必須先在溫室里育苗。育苗要提前2-4周。 特性: 原產于東南亞熱帶地區。是一種喜高溫高濕和日照的植物。像黃瓜一樣,苦瓜需水量也非常大,非常吃肥,需多多施肥澆水。苦瓜喜歡排水性好的土壤,不喜歡根部積水。分雄花、雌花。日照不足會出現落花落果。 育苗: 用育苗盆育苗。每盆埋入3粒瓜子,待長出4-5片真葉后,間苗留下最健壯的一棵。幼苗需要多曬太陽,注意澆水和保溫。 移栽: 挖出定植穴,倒入肥料,蓋上一層土。再把幼苗連盆放入,用土埋好。施一些液體肥,澆夠水。周圍鋪上覆蓋物。 直接撒種栽種: 先在定植穴中倒入肥料,然后用土將溝填平。上面撒上3粒種子,埋好。待幼苗長出4-5片真葉后,間苗留下最健壯的一棵。在幼苗周圍鋪上覆蓋物。 日常管理: 1)苦瓜需水量很大,尤其是開花結果期間,更是需要水。要多澆水,注意覆蓋。 2)結果期間多追肥,可促進果實生長。移栽前開的花必須摘除,不然會影響后來結果。 3)在幼苗上架之前,摘除所有側芽,促進主藤生長;上架后,允許側藤生長;主藤、側藤上均會生瓜。 4)病瓜要及時摘除。 采收: 苦瓜要趁嫩采收,開花后15-20天,就可以采摘。經常采摘可以促進新瓜生長。 營養成分及食療功效: 苦瓜每100克含蛋白質 1.2克,脂肪 0.1克,碳水化合物3克,鉀343毫克,鈉1.8毫 克,磷36毫克,胡蘿卜素0.08毫克,尼克酸0.8 毫克,硫胺素O。01毫克,抗壞血酸125毫克。此 外,還含有粗纖維、苦瓜素、苦瓜甙等物質。 中醫認為,苦瓜具有清熱消暑、養血益氣、補腎健脾、滋肝明目之功效,對治療痢疾、瘡腫、熱病煩渴、中暑發熱、痱子過多、眼結膜炎等病有一定的作用??喙闲詻觯诓荒?,在夏季吃后倍感涼爽舒適,有清熱解暑、名目解毒的功效。 看完記得點↙↙↙“大拇指”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