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農民生活條件的改善,飲食也朝著多元化發展,但不管飲食觀念如何變換,人的味蕾是不會撒謊的,吃來吃去,還是覺得一些傳統的美味更具味道,更能吃出滋味來。農村的扣碗就是這么一道“鄉土菜”了。 扣碗,這是農村對這道美味的俗稱,在很多地方也稱之為“老席”或“八大碗”。當然,“八大碗”一般由紅肉、白肉、丸子、拉莫肉、蛋卷等八個菜品組成,再加上雞和魚,這叫“二頂八”,這是農村老席的標配。 別看扣碗的做法簡單,不像其它菜品那樣不斷推陳出新或是花樣翻新,但如果不是農村“紅白事”上的那種老手藝人,還真做不出扣碗的那種原始風味兒。因為扣碗的湯料、食材搭配都是經歷多年才摸索積累下來,且加載了農村紅白事上大廚的個人技藝。 記得原先在農村,不管哪家有“紅白事”,周圍的鄰居都放下農活前來幫廚,都要聽從“紅白理事會”管事人的指揮,買菜做飯、端茶倒水,每件事都有專人負責。最后,幫廚的人也不講究,把客人吃剩的扣碗倒入鍋中來個大雜燴,別說這種大雜燴味道更純正,更能吃出扣碗的味。現如今,農村的紅白事已經見不到這樣的場景,很多都己交給了流動餐車,只有扣碗的味道留在人們的記憶中。扣碗,你吃過嗎?你一次能吃幾碗?歡迎寫下評論,品味濃郁的鄉土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