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陰陽失調是治病的重要因素
對于我們來說,最大的陰陽就是男女。男女最大的關系夫婦。很多疾病就是從夫婦那里來的。陰陽要和諧,首先就要夫婦和諧。好多夫婦在一起久了老是吵架,不是你埋怨我就是我埋怨你。
夫妻關系不好,陰陽不和了,那么生出來的子女,在這樣一個陰陽不調和的家里生長,也難以健康成長。
人體的陰陽是相對平衡的,如果陰盛,陽氣就會受損。如果陽盛,陰液就會受損。
陰陽蘊藏在身體的每一個部分,腎有腎陰腎陽,肝有肝陰肝陽,心有心陰心陽,脾有脾陰脾陽,胃有胃陰胃陽,肺有肺陰肺陽……身體每一個部分的陰陽都必須保持平衡,一旦某一個部位的陰陽失調了,那個部位就會出現疾病。
總之,大到心臟病、高血壓,小到感冒發熱,一切疾病皆源于陰陽失衡!陽高壽短,陰重則病,陰陽失調,百病始生!
2 平素養生,處處講陰陽
一個人身上,前為陽后為陰,上為陽下為陰,外形為陽內部為陰,五臟在內為陰,六腑在外為陽……我們把胳膊抬起來,胳膊的內側就為陰,外側為陽。
在敲打經絡時要根據陰陽的特點來,四肢外側的經絡屬陽經,就可以用手法中敲、打、拍、扣這一類振奮的手法去激發,而內側多是陰經,就需要以揉、點、推、撫這一類柔和的方法去激發。很多人不懂這個道理,結果適得其反,越敲反而體質越差。
因為陽經表現出活躍、溫熱、運行快的特點,而陰經則偏向于靜止、寒涼、運行慢,所以手臂外側多是肌肉,而贅肉多堆積在內側。
時間也分陰陽,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白天為陽,夜晚為陰。秋冬和晚上都適合靜養,結果有個朋友不管早晚都狂敲經絡,晚上老出去健身,結果大便秘結,失眠煩躁。
如果一個人陰虛,管他補陰還是補陽,只顧抓一大把補品,一通亂吃,是會出事的。因為 本身陰虛火就旺,若服補陽助火的藥,就如同火上澆油。
3 你屬于陰陽哪種體質 1、陽氣不足的寒性體質 表現為性格偏內向、喜歡安靜、畏寒冷、喜暖熱、愛喝熱水、容易拉肚子、手腳冰涼、沒精神容易乏力,舌苔偏白、津液較多、面色多青白或青黃、體型容易虛胖、脈搏較緩慢。
2、陰虛火旺的熱性體質 表現為性格偏外向、喜動、喜冷寒,不喜暖熱,愛喝涼水冰飲、愛吹風吹空調、口容易苦、小便黃赤、煩躁易怒、便秘、口咽干燥、,舌紅苔黃、面色發紅、脈搏多較快。
4 艾灸調和陰陽,可補可泄
艾灸可補又可泄,首先體現在手法上; 艾灸補法:在點燃艾炷后,不吹其艾火,待其慢慢燃盡自滅,火力微緩而溫和,且時間較長,壯數較多,灸畢用手按施灸的部位,使灸氣聚而不散。可用雀啄灸、溫和灸、回旋灸等手法。
艾灸瀉法:點燃艾炷后,口吹艾火,促其盡快燃燒,火力較猛,快燃快滅,當患者感覺灼燙時,即迅速更換艾炷再灸,灸治時間較短,壯數較少。灸畢不按施灸穴位,以使體內邪氣易從穴位散發,.
很多人認為陰虛不能艾灸。因為這不符合八綱辨證。其實八綱辨證是為湯藥服務的,因為湯藥是作用是單向的,只能以熱治寒,以寒治熱。 而針灸作用是雙向的,是能平衡陰陽的雙向調節療法。熱證用灸,可以運用艾灸的補瀉手法。大椎、涌泉都是很好的去熱的穴位,尤其是大椎,能補陽還能清熱。
5 陰虛陽虛體質如何艾灸
陰性體質多是陽虛體質。這種人就是最適合艾灸的,因為艾灸就是主治祛寒濕之癥的。
陽虛艾灸主穴:神闕(肚臍)、關元、命門、腎俞 腹中冷痛、大便溏薄,加艾灸中脘穴;下肢水腫、小便清長,加艾灸涌泉穴
陽性體質一般都是陰虛體質。這種人開始艾灸可能容易上火,隨著艾灸深入,逐漸調和了陰陽,提高了正氣就很難上火了。
陰虛艾灸取穴:大椎,神闕,關元,足三里,涌泉穴
另外,最好可以配合刮痧一起調養。先刮背部的膀胱經,再刮手臂外側的大腸經,配合艾灸足三里、涌泉。重點調的都是腿部等下半身的穴位,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把熱引下去, 5 覺得自己陰陽兩虛怎么辦
中醫有個派別叫扶陽派火神派,近代代表人物李可老中醫,認為人無論是陽虛、陰虛還是陰陽兩虛,其根本都是陽虛。
陰陽兩虛時,陰虛導致機體不榮,陽虛導致推動無力,假如先補陰,陽氣沒跟上,就很容易淤積,所以要先補陽,當然補陽中可以摻雜補陰療法,這不矛盾。 |
|
來自: 昵稱34392700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