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北京進入“高烤模式”以來,我們就以為暑熱天氣已經來臨,其實真正的暑熱天氣卻是處于夏至和立秋之間的,雖然夏至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長的一天,但氣溫還沒有升到一年中最熱的時候,而過了夏至,才意味著炎熱的夏天已經到來,在夏至后的一段時間內,氣溫仍然會繼續升高,白天會慢慢縮短,夜晚會逐漸加長。 俗話說“熱在三伏”,所謂三伏,就是說陽氣之下,埋伏著陰氣,雖然酷暑難當,不過陰涼卻已經在暗地滋生,中醫理論認為,夏至時節正是陽氣最旺盛的時候,養生要順應夏季陽盛于外的特點,注意保護陽氣,夏至與心氣相通,《黃帝內經》認為,津液化而為汗液、血液、唾液,而心主血脈,夏至時節,人們大量出汗,極易使心氣渙散,因而,此時要養生,重在調理心臟,保養心氣。另外,夏至當日的中午,是一年中自然界陽氣最旺盛,陰氣最弱勢的時候,而午時主心經,此時極易誘發心臟疾病,所以夏至一定要注意心臟的調養。 夏至時節的飲食調理,應以低脂、低鹽、多維生素的清淡口味為主。此時人們出汗多,加之濕熱的氣候,難免會有食欲不好的情況,可用各種營養保健粥來開胃,并調理身體。 |
|
來自: smiller2016 > 《2017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