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北黃土高原,十年九旱,土地很多,但都是靠天吃飯,產量極低。很有可能顆粒無收,農民經常會說一句話“收的連籽(種子)都不夠”。過去也沒有什么工礦業,大多數農民靠種地謀生。莊稼就是農民的命根子,春天半天不下雨,種子下不了地。這還不是很重要,可以稍等一段時間,晚種一點。最要命的是夏天連續幾個月不下一滴雨,眼看著莊稼一片一片曬死。這時候很多人就把目光投到溝道里僅有的蔬菜園子和玉米地里,早上早早起來,拼命地舀著溝道里僅存的一點泥糊糊水往地里澆(見下圖,當然多數情況下,沒有這么大的水,就一個泥缽缽)。無奈這點泥糊糊水有時候都沒有,整個河床都干了。平凡的世界里出現了掘壩這一幕,這都是奢侈的,大多數地方根本沒有壩,有壩的地方都是大溝道。在這種情況下,農民幾乎都絕望了。這個時候一種神圣的活動就在黃土高原的溝溝岔岔開始了。黃土高原的廣大農村幾乎每個村莊都有廟,各種各樣的,老爺廟,財神廟,娘娘廟,但最多的是龍王廟。據說龍王是管水的,管下雨的,很多地方都有以龍王廟命名的村莊。廟是陜北勞苦大眾的一個精神寄托,家里人有病了,遇到災難了,就會去廟里祭拜。每當遇到長期旱情,村里人就開始在廟里聚集,商量著抬樓子祈雨。
請神:祈雨一般求的是龍王,龍王廟有很多,一般要用附近比較靈的龍王,我記得我們那會用的是董家坪村的(不知道記得是否正確)。神也不能光明正大的請,你請去了,把人家村里的雨搶走了。一般情況下頭一天晚上派幾個人,偷偷的去那個村廟里,把牌位一拿,回到村里放在村里的廟里,供上。第二天一大早點香,燒黃表紙,請神。把神請來,具體怎么判斷把神請來了,我也不清楚了。把村里的神和請來的神一起放在樓子上,四周綁著柳枝圍成一圈。 祈雨人員:抬樓子用四個人,一人一角,一般都是換著來的,有幾個備用的人。抬樓子的人光著上身,光著腳,頭上戴著用柳枝編的圓圈帽子(見下面圖片)。除了抬樓子的人員,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人員就是主要祈雨的人,這個人打扮的像一個神漢。另外還有一些隨行人員跟在祈雨的隊伍后面。 抬樓子:神請好了,就在牌位跟前請求是否起轎,征得同意后,就抬著樓子到處跑,據說這時候樓子都是聽從神的旨意在走,一會慢走,一會快跑,一會上,一會下,有時能直接跳過廟的院墻。更有傳說說樓子直接可以從黃河里走過去。因為我們和山西隔了黃河相望,經常會有一些交流。說抬樓子的人盡管不穿鞋,但是踩上什么東西都不疼,扎著圪針(酸棗樹刺)也不疼,連續跑很長的路也不累......。一般情況下要去的幾個地方是村里的其他小廟,村里的水井。在村里的水井里要取上圣水(用一個瓶瓶裝一點水),村里沒有廟的話有可能還去附近村里的廟交流一下。一路走一路唱,主要由那個主要祈雨的人唱,唱的內容就是把目前的旱情說一下,譬如莊稼都曬干了,地都冒煙了,然后祈求降雨,和祈雨歌唱的內容差不多,但稍微豐富一些。其他人就跟著喊“救萬民!”連續抬兩三天后,再找個晚上偷偷把神給還回去。一般情況下在祈雨的時候會許下一些愿,比如三日內有雨了,等到8月15(每年定的祭祀的日子,各地各廟不同)給獻一個羊或者一頭豬。很多時候會許下一臺戲,如果真的下了雨第二年或者當年臘月就會給唱戲。 通常情況下,抬完樓子近期都會有一定的降雨,或大或小,也許是老天真的看到了勞苦大眾的誠意了,農民高興的喊著“龍王老家顯靈了”。如果不下了,過一段時間下了,人們會傳著什么什么地方好像抬樓子了,人們就會傳著說這個地方的神真靈。 抬樓子除了祈雨以外,還有一個用處就是治病。過去農村人得了病首先想到的是問神神,去廟里問。有的村里廟很小,神也沒有什么名氣,就去外地請比較靈的神。請來的神有幾種方法治病,有的是神漢,有的是神婆,有的就是抬樓子。抬樓子我見過一回,過程和祈雨抬樓子差不多,先請神,神來了,就起轎了,四個人抬著樓子一會在院子里跑,一會進窯洞里,最后在一個地方前后停留,就證明這個地方有問題,有問題了就要化解,神漢就說出一種方法,開始化解,要么在那個地方貼符,要么撒五谷,有時會捉妖。主家看完了,其他人也可以上去問災看病,神漢會一一解答,有的當場給錢,有的會許下布施,第二年廟會時兌現。 現在抬樓子這項古老的傳統活動基本上不見了,因為現在農民的經濟來源已經多樣化了,不在是土地一種了。另外可能與現在的文明程度也有關。網上看到有些地方在廟會的時候會抬樓子,祈求來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算是把這項民俗活動流傳下來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