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之后,晝夜溫差加大,我國中醫有“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說法,在飲食上應堅持祛暑清熱,多食用一些滋陰潤肺的食物。今天為大家帶來兩道羹湯,幫助大家益氣潤燥過好秋。 1、杏仁川貝百合粥 秋季養生,潤肺是關鍵。秋日里肺火偏旺,此時最容易困倦乏力、虛火上延,這就是“秋燥”。中醫認為,燥易傷肺,秋氣與人體的肺臟相通,肺氣太強,容易導致身體的津液不足,出現諸如津虧液少的“干燥癥”,比如我們會覺得皮膚干燥,又或很容易咳嗽。 秋季膳食要以滋陰潤肺為基本原則,應該少食辛辣之物,多吃酸,適當的選用一些能夠潤肺清燥、養陰生津的食物,比如酸角、西番蓮、梨、甘蔗、荸薺、百合、銀耳等。對于年老胃弱者,吃粥更能滋補脾胃,杏仁川貝百合粥非常適合在這個季節食用。 杏仁有甜苦之分。苦杏仁性味苦、溫,能止咳平喘,潤腸通便。甜杏仁則性味甘、辛,偏于滋潤,有一定的補肺作用。這兩者都有宣肺止咳,清熱潤肺的功效,大家可以根據個人偏好選用。而川貝向來是人們所認定的止咳良藥,川貝母性味苦、甘、涼,入肺經,具有止咳化痰、清熱散結、潤肺的功效。但要注意的是川貝只用于熱癥咳嗽,如風熱咳嗽、燥熱咳嗽、肺火咳嗽等,脾胃虛寒及寒痰、濕痰者不宜或慎服。而百合能夠潤肺十分適合秋季食用。 材料: 杏仁20克、百合50g,川貝25g、糯米50g。 制作方法: 1. 將杏仁、川貝、百合洗凈放入紗布袋內,放入鍋中; 2. 在鍋中添入適當清水,熬煮一小時作用,撇去浮沫; 3. 取出紗布袋,將洗凈的糯米倒入鍋中,熬煮成粥,即可出鍋食用。 用紗布袋將杏仁等食材包裹,是避免渣滓入粥影響口感,如若想要食用這些食材也可直接放入鍋中進行熬煮,具體視個人喜好而定。 2、銀耳紅棗羹 銀耳紅棗羹在日常生活中的出鏡率極高,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但是就這么一道家常簡單的銀耳紅棗羹,對于秋季滋補來說確是十分有效的。 銀耳是一味滋補良品,特點是滋潤而不膩滯,具有補脾開胃、益氣清腸、安眠健胃、補腦、養陰清熱、潤燥之功效,對陰虛火旺不受參茸等溫熱滋補的人是一種良好的補品。此外還有美容養顏的功效。銀耳中富有天然特性膠質,長期食用有助于美膚潤膚。 而紅棗向來被視為“女性之友”,據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記載:“干棗潤心肺、止咳、補五臟、治虛損,除腸胃癖氣。”紅棗中的維生素C含量比其他常見水果高近百倍,被譽為“天然維生素C丸”。所以大家可不要小瞧了這道貌似普通的銀耳紅棗羹啊! 材料: 桂圓20克、枸杞10克、紅棗5枚,銀耳10g。 做法: 1. 將所有食材洗凈,紅棗和銀耳先在水中浸泡一小時左右; 2. 待紅棗和銀耳浸泡好后,將所有食材放入鍋中,添入適量清水,大火燒開后轉用小火燜煮一小時左右; 3. 加入適當冰糖調味,即可出鍋食用。 溫馨提示:有特殊疾病的人,請在食用前先咨詢醫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