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在高考中劃歸文科,但事實上地理是一門亦文亦理的科目,因為當中涉及很多數據、計算類的知識點。以下是高中地理各考點中有關計算題的通用公式,文科生趕快收到,不頭疼。 一、距離計算 1.原理:緯度1°的經線長度=111km;赤道上經度1°的緯線長度=111km 任何緯線上,經度1°的間隔=111·cosφkm 2.運用:首先確定兩點間距離與經度還是緯度大致相當,而后確定大約相當于多少經度或緯度,結合上述原理進行計算。 3.案例:我國的黃河站(78°55ˊΝ,11°56ˊΕ)距離北極多遠? 二、地方時計算 1.計算公式 某地地方時=已知地方時±經度差/15°×l時 2.計算地方時的步驟:確定兩地的經度差;確定兩地的地方時差;確定兩地的東西方向;代入公式計算。 3.案例:當120°Ε地方時為12點時,60°W的地方時是多少? 三、區時計算 1.計算公式 2.計算區時的步驟:確定兩地的時區;確定兩地的時區數差;確定兩地的東西方向;代人公式計算。 3.案例:當某人乘坐的飛機于當地時間5月8日14點從北京起飛時,紐約(74°W)的區時是多少? 計算過程:起飛時是東八區14點,紐約的時區數是74÷15,西五區;兩地時區差是8+5=13;東八區在西五區的東面;計算:14-(8+5)=1。 四、日期計算 1.日期變化原因 2.注意的問題 3.兩個日期所占比例的計算 a.180°經線向西到地方時為0時的經線之間是新的一天范圍。 4.案例:若120°E剛好是t日和t+1日的分界線,則t+1占的范圍是() 計算過程:根據題意知:120°E地方時是0時,此時,180°經線地方時為0+4時。t+1是新的一天,占有的范圍與180°經線地方時相同,為4時,相當于地球范圍的1/6。 五、正午太陽高度計算 1.計算公式:H=90°- 緯度差 2.計算步驟:直射點的緯度(δ)和當地緯度(φ)是決定正午太陽高度的兩個變量。根據公式,知道或間接知道其中的兩個變量,可以求知另一個變量。 3.案例:已知北京位于40°N,冬至日和夏至日其下午太陽高度相差多少? 90°-(40°-23°26ˊ)=73°26ˊ 六、正午太陽高度的應用 1.計算樓距。為了使樓房底層獲得充足的太陽光照,一般來說。緯度較低的地區樓距較小,緯度較高的地區樓距較大。解題關鍵是計算當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陽高度(即一年中最小的正午太陽高度),并計算影長。公式:L=HCotθ 2.計算熱水器安裝角度。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陽能資源,應該合理設計太陽能熱水器的傾斜角度,使太陽能熱水器集熱板與太陽光線垂直,提高太陽能熱水器的效率。 七、晝夜長短計算 1.計算公式 2.案例:某地北京時間6:40日出,19:40日落,求該地的晝長、日出、日落與經度。 八、地形圖中的計算 1.計算公式: 2.案例:計算圖示區域的最大高差;a、b兩點間的坡度;c陡涯的相對高度;此處修筑的大壩海拔高110米,水庫的容量大約是多少? 如想要電子版及習題測試,微信對話框回復#地理計算公式#即可獲取百度云鏈接。收到后請回復一句謝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