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醫鬧不是一個好事情,術有專攻,治病的事情上,既然進了醫院,就得相信醫生,不能憑自己的主張印象去判斷。 醫鬧當然不好,但可能有的人會說,中國的醫院治療不透明,出了什么事,也不知道是確實如此,還是真的有失誤。 碰到這樣的,應該走法律途徑。 但中國人又不喜歡打官司,寧愿自個瞎琢磨。那就問題大了,很多事情小事變大事,大事變壞事,比如前段時間,一個程序員被老婆敲詐,最后自殺的事。這要隨便咨詢一下律師,不就結了。 這一點,中國的教育要負責任,看法律宣傳片,經常是放一些犯罪行為,最后來一句:莫伸手,伸手被必抓。 這片放給誰看呢?坐在電視前的普通老百姓,有什么機會伸手呢。 要么就是法網恢恢疏而不漏。我一看這樣的就來氣,你丫才露呢。老百姓看個電視,你嚇唬人家干什么? 真要做法律節目 ,多講點打官司的事,把老百姓培養出碰到事了,走法律途徑的習慣。 且說回史上最恐怖醫鬧。 這是什么事呢? 話說道光年間,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赤溪的一個李姓地主家的兒子生病了,請了再世華陀伍醫生來看,結果是再世華雄,一看就看死了。 在古代,有的中醫看病是很懸的,治好治不好,沒有什么說有,跟說書一樣的,就看你講的段子好不好,因為沒有什么大家普知的理論依據。所以,中醫也有風險,因為知識的不透明,常常有醫鬧。皇帝就是最大的醫鬧者,御醫看醫,治好了,升官發財,治不好,直接砍腦袋。 這個李地主家的兒子治死了,那問題就大了,因為人家是七代單傳,家長就帶著自己的家丁,把伍姓家給滅了。 這一下問題更大了,牽扯到另一個重大的問題,李姓家族是客家人,伍姓家族是土著。 我們知道,客家人是中原遷過去的,因為是外來人口,所以在遷移過程中,不可避免的跟本地的原住民,或者說,先遷過來的人產生一些沖突。所以我們看沿海一代的房子,很多修得跟堡壘一樣,獲世界遺產的福建圍屋,其實就是一個軍事工程。 胡伍兩家的事很快被認為是客家人向本土人發起的攻擊, 于是,歷史上的土客械斗開始了,一直打了五六年。打到道光皇帝死了,這個事情還在打,而且出了省,打到了廣東。廣東地區有個造反的,號稱洪兵,向鶴山的客家人打單,就是征糧。結果被客家人拒絕,我們說客家人自成體系,他們有民團的,所以不怕這些造反的。 這樣一來,本來是反野路子征糧,卻變成了廣東的第一批移民廣府人跟客家人之間的械斗。最終這場因醫鬧而起的大械斗從浙江打到福建,從廣東打到廣西,打了數十年,死亡人數近百萬。 同時,中國在發生什么事情呢?鴉片戰爭,英法聯軍打了過來。 這個械斗最后還導致了太平天國的爆發,因為洪秀全就是客家人,借組織土客械斗的機會,發展下線。 而太平天國的壯大,也是一開始披著土客械斗的外衣,所以清政府也不管,他們從來不太管這種地方械斗,等太平天國搞大了,他們反應過來,八旗兵就已經不成了。 從這也可以看出,清朝為什么亡了,就是失去了對基層的控制。不然,以八國聯軍一萬八千人馬,怎么可能打得進北京。可以說,清朝之亡,就亡在村子打架,老佛爺不管了。 其實這種地方械斗不僅僅是土客之間的,比如臺灣省也曾經有大量的械斗,比如閩粵械斗。就是閩籍漳、泉二府的人跟廣東潮汕地區之間的紛爭。在這里,漳泉二府的人是一起的,但到了后面,又發生了漳泉械斗,省內二府的人在臺灣省開始沖突起來。 這種內斗,也不是清朝才有的,早在明朝,就發生了,戚繼光征兵的時候,為什么用義烏兵,就是義烏兵打起架來不要命嘛。 所以,要把人的勇氣進行引導,像秦國一樣,私下約到野湖茬架的要處死,出去打仗有獎賞,所以秦國才恥于內斗,勇于外斗,最后統一了六國。 當然,現在文明社會了,這種械斗是沒有了,還是那句話,以和為貴。 |
|